學《論語》季氏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通“智”。
乐:喜爱。
孔子说:“智慧者喜歡水,仁德者喜歡山;智慧者喜歡动,仁德之人喜歡静;智慧者快乐,仁德者长寿。”
孔夫子分別「智者」与「仁者」之间的不同。
夫子把仁者和智者以水、山比喻。
水者,最大的特性就是动,是乐。
山者,最大的特点就是静,是久。
智者,思考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学而思还是思而学都需要动。
有這樣形容:“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自古以来,智仁勇为君子之三达德也。知者不感,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集三者于一身者,方为君子也。
在《宪问篇》之第28章记载:“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在子贡看来,只有孔子达到了这个标准。
子墨 202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