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九個思考

君子九個思考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

看要看得明白,

听要听得清楚,

待人接物脸色要温和,

容貌要恭敬,

言语要忠实,

做事要认真负责,

有问题要发问,

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果,

看见利益要想想是否该得。

–口德:君子之言—7

子墨 2022-12-14

君子以行証言

君子以行証言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出来。

孔子强调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一言以蔽之,讷言敏行就是少说多做,这是重要的君子之道。

重行动,轻言语,不要以言害行。

如果一个人做得好,业绩突出,但不善言谈,没有问题;

反之,只说不做,没有成绩,就会给人不好的印象。“

–口德:君子之言–6

子墨 2022-12-13

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对那些能说会道、夸夸其谈的人没有好印象,毫不留情地说他们“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伪善的面貌,这样的人仁德不会多。

“巧言乱德。”油嘴滑舌会败坏道德。

朱熹对此注曰:“巧言,变乱是非,听之使人丧其所守。”

孔子推崇的是“刚毅木讷”,

即性格刚强坚毅,为人质朴,不善辞令,这种人接近仁德。

–口德:君子之言–5

子墨 2022-12-12

君子言“讷”

君子言“讷”

孔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谓君子言语要「迟」「钝」,工作動作要敏捷。

还说:“仁者,其言也讱。”

《说文解字》释“讱”为“顿也”,指言之「钝」也。

《广雅》释“讱”为“难也”,即说话慢又难,不大容易说出口。

为什么不容易出口?

孔子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即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不迟钝吗?

一個有思考的人,說話的時候,要有“顿”一顿,想一想,不要信口開河!

–口德:君子之言–4

子墨 2022-12-11

簡述《孝經》(13)

簡述《#孝經》(13)

《孝經》第九章:沒有其他德行比孝道更崇高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助祭。

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其父母曰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曾子問老師:聖人的各種道德行為,還有比孝道更偉大崇高的嗎?

🔖孔子說:在天地之間,人是萬物中靈性最高層次的物類,所以人的行為,最崇高就是「孝道」。

🏮人和萬物都是受著天地氣機而生成的,因此都具備了天地本來擁有的素質。但是各種物種因體質和慧根比較遲鈍和愚拙,發揮天地氣機便有偏頗,而人類的體質和慧根質量是最為精靈,得到的氣機便非常完整的。因此,人可以盡收天地的本性,做到參透天地之德行,能夠完全達到天地的質量,其他物體是不能辦到。可以和天地之性並齊,所以說萬物裏,只有人最為珍貴。如此可見人的道德行為,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比孝道更為崇高了。

🏮萬物出自於天地,人倫的開始是出自於「嚴父」(「嚴父」的含義是上敬歷代祖先,下有兒女子孫),因此最大的孝行,不會超過「嚴父」了,「嚴父」又沒有超越祭天的偉大,「祭天」是尊敬的極點了,而祭天的時候又配合著祖先的祭祀,就是「配天」了;自古以來能夠舉行「配天」之禮,只有周公做到這一點。

🏮從前周朝立國的初期,周公輔佐成王管理國家,在郊外舉行祭拜上天的大禮,同時在宗廟明堂祭祀周文王與祖先,就是「配天」禮儀。如此做到「尊天敬祖」,四方的諸侯官員都前來來拜祭。由此可見,聖人所講的道德行為,再也沒有可以超越「孝道」!

❤️父母生下孩子,並在膝下養育長大,孩子成人之後,回過來對父母敬養反哺,就稱為「嚴」。聖人以這個「嚴」啟發人們的內心本性,強化了本來具備敬愛的人性,因此聖人的教化工作,不必採取嚴厲的禁戒手段而自然容易成功;不必用強制執行控管而自然會順理治安,所憑藉的,就是啟發原來人生固有的本性吧了。

❤️父母親和子女的關係,父慈子孝是天生的,這種情感自然就有含著上輩和晚輩的身份,有上下君臣之意義在內。

❤️父母生育孩子,就是子孫繼承宗嗣,家族的繼續延綿,沒有比得上這件事。父親對待孩子,即是慈親,又是嚴君,有愛有恩,恩愛之厚,再也沒有比這個更為厚重。

❤️假如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而去愛別人,那就叫「違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父母而去尊敬別人,那就叫「違背禮法」。愛親敬親,是順從天道規則而實踐的道德行學,不愛不敬父母卻去敬愛別人,這樣的人等於沒有了法理。看起來好像是個有敬有愛的人,其實是違背天道而行的「凶德」,就算會有些社會上的成果,也不是一個有高貴的人。

📚有道德的君子是不做那樣虛假的事。而是要有:

講出口的話,一定有思量的價值,可以讓人稱讚的內容才講出來;

行事一定可以被人考量做作用,讓人心中感受到值得欣慰,才付之行動;

所實踐的德行或義理,必定是為人們所尊敬的;

每辦理一件事情都可以讓人學習和漠模倣:

自己的容貌和舉止,必定是端莊可親,讓人可以觀摩;

進退都是合乎禮儀,可以做為人們的法度,做為人民居下向上臨摹的對象。

📚這樣行為的君子,老百姓會生起又敬畏又愛戴之心,並以他為模範而倣傚。因此就可以很順利完成「德育教化」,而不必用嚴格的行政手段督促,自然就能成功推行了。

💯《詩經‧曹風‧鳲鳩篇》說:「一個能夠為人做模範的忠厚善良君子,有威儀有禮節,端莊又正道,沒有過錯,他便可以成為老百姓所學習的對象了。」

子墨2022.12.10

君子慎言是 “好学”

君子慎言是 “好学”

孔子說“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饭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工作上勤劳敏捷,说话小心,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意存雙關,作人不耍只是求吃飽、或求住好,止於物質生活,還要做一些有益群眾的事,進行教育,傳達正道,有益於後世,「可谓好学」!

朱熹对其中所提到的“言行”注曰:“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从来不会马马虎虎去对待。

–口德:君子之言—3

子墨 2022-12-10

君子之言要“慎”

君子之言要“慎”

孔子告诫君子,“驷不及舌。”

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

舌,指说的话;形容话语传播之快,只要说出口,就再也无法收回。

因此出言务必慎重,说出的话要真实可信,经得住检验,不能信口开河。

孔子說“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在路上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这是无德的表现,应该杜绝这种现象。

孔子又強調:“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就是说话大言不惭、言过其实的人,往往很难说到做到。

–口德:君子之言–2

子墨 2022-12-09

可亡也!

韓非子有一句話,供參考。
「國小而不處卑,力小而不卑強,
無禮而侮大鄰,
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國家很弱小,卻不知道如何韜光養晦;
力量微小,卻不知道如何避開強霸;
以傲慢無禮的態度去羞辱強大的鄰居,貪婪剛愎自用的人,不懂得交往的禮節,這樣的情況,不會被滅亡,才是怪事!

現代人另有方式。
貧窮得三餐不續,卻喜歡上賭場或吸毒!
讀書不成,卻愛有博士街頭。
跑不贏人家,卻設法打斷對方的腳。
想最快的致富,最好當政客。
子墨2022.12.8

言行,君子之枢机

言行,君子之枢机

孔子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中華民族自古非常重視「言語」,把「言語」看成一個君子(一個正常的人)品行的重要樞紐。

孔子把言、行视为君子之为君子的关键,「言行」决定人一生的荣辱。

君子的一言一行,可以感动天地,需要特别谨慎小心。

君子之言应该注意:謹慎、訥言、誠信、適宜。

–口德:君子之言—1

子墨 2022-12-08

簡述《孝經》(12)

簡述《孝經》(12)

《孝經》第八章: 以孝道治理國家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古代聖哲的英明領袖,用「孝道」來治理國家,啟發人們天性具備父母親的愛敬之心,強化乃至伸延到也敬愛別人的父母。因此,培養出來的仁厚品質,對待附屬小國派來的使臣,不會失禮失敬,所以對待自己直屬、封疆的官員,公、侯、伯、子、男,更不會會有輕視或慢待了,莫說有失禮的地方。

以禮相敬,所以各國的諸侯就會欣然對聖王生起服從的心了,就好像事奉他們自己的先王一般。

管理國家的官員,連孤獨的鰥夫寡婦,不會有欺侮和傲慢的態度,何況是對待一般的下屬和人民呢?因此,能夠得到全國百姓的歡心,好像對待自己的祖先一般竭誠擁戴。

治理族人的家長,推展這份孝道的敬愛之情,下達到臣妾方面,對僕人女傭都不會失禮,何況是對待恩愛自己的妻子呢?如此行為的家長,一定得到家人的歡心,會以事奉自己親人般對待。

孝道的實行,在生的時候可以得到兒女的孝敬奉養,安心享有天年,去世以後會受到兒女們的恭敬祭拜。

有了這樣的風氣,必然造就了和諧和平的社會環境,因此災害不會生起,禍亂也不會興作。

達到這樣的環境效果,就可以明白歷代英明聖王會以孝道治理國家的原因。

《詩經‧大雅‧抑篇》就有強調:國家元首有崇高的道德行為,四方各國都會被感化而心悅誠服,大家就沒有不順從他的領導了。

說明:孝敬父母者,必定是有感恩的品格,這就是道德素質,這樣的人無論地位貴低,權力大小,待人接物的態度一定會彬彬有禮。沒有傲慢的驕橫,而是溫和可親,身為下屬、晚輩們一定會生起愛戴和擁護。上下不交爭,和諧和平,水火刀兵、災疫疾厄就不會降禍了。

子墨2022-12-1

宣教工作

宣教工作。

講課、講座,負責演講者,是一陣輕鬆簡單的事。

只要多參考一點資料,把它依主題綜合一下,然後有次序地講出來,便可以了。

有興趣的人便可以做到,做好!

每個人都會講話,一天也講很多話,所以不必練習,只要把話題轉一轉,專一地闡述,便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講演人”。

真正困難的事,是那些建立演講“平台”的工作。

1.要找個場所。
2.佈置場地。
3.準備招待來賓。
4.要大力宣傳找人來出席(在不想學習的環境中,再加上欠福扳而三餐也找不到之下,找人來聽講,難如登天)。

這幾項工作都非常不簡單。

所以主辦講課活動的人,主辦講座的人,才是一項最偉大的事業,最大的功德。

子墨 2022-12-07

宣教

宣教

可以解釋為“宣說道理以達到教育教化”,就是把最好的道路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明白“道理”,走向康莊大道,有個光輝的生命(少犯錯的人生)。

這是一件最困難,且不易看到成果的工作,

所以做這個工作的人,要發出“大心”之外,毅力要特別強盛,否則是無法堅持下去。

佛教把“法佈施”放在最大功德的位子,道理就在這兒。

我們眾生的習慣是學好三年,學壞三天,對於幹壞事、貪懶妒恨天生俱來,而“學習”就是要清除這些惡根,可見得多麼困難的事。

難怪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諺語。

因此“宣教”的時候,有人謾罵、有人對抗、有人毀謗……聽不進去,根本拒絕……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本來就是這樣!

子墨 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