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五講 – 子墨講義

5大學》修身二

子墨講義2016/4/25

長孝父母

    人生、養、育、教,都是父母所賜,所以第一的德就是要盡孝,中華文化的教育」「字就是來自文以子背老,一切教育也確是以教導為先,作人也一定要為先

    「在文化中甚至有專著《孝經》,德生若讀一遍《孝經》,就能了解協天頒十德的用心了

    孔子把孝道中的敬老申延孝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順父母,尊敬家中長輩,很自然地可以讓悲心廣延到其他老人,社會便溫馨了

孝親敬老五個要點: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最要的道德,是人倫道德的基石,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是道德的重點,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皆由父母生養,為人子女者愛敬贍養是天職,弘揚孝道功在千秋的使命。

    古聖先賢的孝道經典,歸納孝親敬老有五個要點:

一、要重視尊親養老

    孝道內容有物質上的「口體」贍養,精神上的「心志」贍養,可簡稱為「養親」和「尊親」兩個方面。

    韓非子說:「家貧則富之,父母則樂之」。養親是基礎,尊親是升華,尊親比養親更高一個層次。

    《文昌孝經》中說:「養親口體,未足為孝養親心志,方為至孝」。只給父母有吃有住,不夠稱為孝;孝養父母用心,才是真正的「」。

    《鹽鐵論》說:「上孝養志,其次養色,其次養體」。《禮記·祭義》將「尊親」排在首位:「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佛辱,其下能養」。意思是孝有三個等次,大孝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要辱沒父母的清名,再其次是能贍養父母。《孝經》中說:「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為孝者,雖為孝養,猶不孝也。」

    孔子在《論語》回答子游問孝:「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子女養父母而不禮敬,和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孔子在《孝經》告誡弟子「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在居家生活之中,女子要竭盡全力,以最高的敬意和禮節去侍奉父母在贍養上中,子女要以最愉快的心態和情緒去對待父母,以讓父母高興。

    《勸報親恩篇》對「養」與「敬」的道理講得非常通俗易懂:「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僅吃和穿孝親不叫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學孝篇》中也說:「孝是人道第一步,奉親不僅供吃穿;精神慰籍尤重要尊敬父母大如天。」

    《大戴禮記》明代學者呂維祺對「愛」與「敬」做了具體分析:「愛敬者孝子實際也。愛而不敬,則愛不至敬而不愛,則愛不真。二者缺一焉不可也……孝道無方愛敬而已矣。」他還說:「子事父母聚順,常使父母悅有不悅弗既安。隨力所至以奉養之,不敢有諉。其致養也必和敬色必和。」,做子女的侍奉父母一定要和順要常常使父母快樂如果父母有不高興的地方,子女就有所不安了。於是要更加竭力奉養父母而不推卸而且侍奉父母一定要尊敬神色必須溫和。

     古人常說:「柴門貧寒之家,若養出於敬,雖粗飯淡茶,不失孝之真;朱門富貴之家,若養而不敬,雖食百味衣錦繡,亦為不真孝。」孝之真偽在於敬與不敬。養父母不止給他們吃穿,不凍不餓而已還要有愛親的誠意和敬意使老人感到愉怏。

    處理好「養」與「敬」的關係,就是把物質「孝養」提高到「孝敬」的高度,從而豐富孝親敬老的內涵提升孝親敬老的境界。

二、要講究禮節態度

    敬是表現在「禮」,敬與禮本質是一樣的。孔子說「禮者,敬也。禮者敬而己矣。」孟子也說「恭敬之心,禮也。」尊敬父母要十分注重禮節態度,使父母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古人稱之為「色養」。

    孔子在《論語》回答弟子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子女對父母應該永遠保持愉悅臉色,使父母心裡高興,臉上永遠露出笑容。父母有事女子去做,有好吃的東西讓父母先吃,認為這就是孝了嗎?不是,這是永遠不夠的。」

    《禮記祭義》強調:「孝子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人外在的和氣、愉色、婉容都發源於內心之敬愛,稱之為「相隨心生,相隨心感」、「誠於中,行於外」之「深愛」。語言是心靈的聲音,「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亦可喪邦」,「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明言語之重要。在現實生活中,一句語可以使父母興高采烈,心花怒放,一句話也可以把父母「嗆」到南牆上,氣死過去。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明朝呂坤在《呻吟語》中說:「孝子事親,不要有沉靜態,不可有莊肅態,不可有枯淡態,不可有豪雄態,不可有勞倦態,不可有疾病態,不可有苦愁態,不可有怨怒態。」因為這些態度有的使父母涼心——心灰意冷;有的使父母擔心――心驚膽戰;有的使父母煩心——心寒如冰;有的使父母痛心――心如刀割。

    清朝的陳宏謀強調:「和敬二字,是孝之根底:處逆處順,無往不宜,身居膝下,須時記此格言。」女子對父母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也無論在容貌上、動作上、語言上、眼神上都要文質彬彬、柔柔順順、恭恭敬敬、和顏悅色。

    老人會還童,就像小孩子一樣。有些老人愛嘮叨,愛管閒事,容易生氣,但他們往往不挑吃穿老人最忌諱別人給「甩臉子」,所以做兒女的一定要了解老人的心思,讓老人生活得幸福快樂對老人物質贍養雖不可少,但笑臉、孝心也非常重要。每天為老人送去一個笑臉、一句問候,輕聲細語地和老人說說話,會讓老人寬心、順心又開心,這才是真正的孝。

    學者在農村調查「色難」,結果是:100位父親見到兒子,91人表示愉悅,面帶微笑,僅有9人表情顯得平靜、嚴肅。100位兒子見到父親,就有46人板著面孔臉色難看,41人平淡無情,無動於衷,僅有13人笑臉相迎,問寒問暖,情意融融。這是是值得深思的現象。

三、要善於理解寬容

    老年階層是個弱勢群體,孝敬老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理解、善解老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人老了工作,没有收入不是家庭經濟支柱,需要依靠子女;人老了,智力下降,新知識貧乏,稍微複雜家庭用具也不會操縱了,需要依靠子女

    人老了體力下降,自己的事也無能為力,需要依靠子女……這些免不了的客觀事實,造成老年人在家庭的地位下降。心理落差大,適應能力差;稍不如意就就心酸消極,越來越變得遲鈍、健忘、嘮叨、孤獨、焦慮、失落、冷漠、傷感、懷舊、固執、過激、挑剔、專斷、偏袒、懷疑、猜忌……當然這些變化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是因人而異的。作為子女,要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加以寬容和理解。古人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修性和「寬容忍讓」的態度作為孝道的一項重要內容。

   《八字覺》中說:「大凡孝子,滿面春風,外與人接,勿交罵父母,入侍家庭,事必奉命,氣勿趨暴,聲無咆嘩,性情無乖張」。萬萬不可在父母面前高聲大氣,粗暴無禮,甚至嘴裡不乾不淨,口吐穢言。

    子女不能強行改變老人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不能「耍性子」、「給臉子」,甚至呵斥、訓斥父母,萬萬不可傷害老人的自尊心。因為年紀大,往往眼花、耳聾、記憶差,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難解的小錯誤,子女也不應該與之爭執、較真,傷害老人的自尊心。

    「百病生於氣」講,子女的父母的理解和寬容、慰藉和尊敬能把老人憂郁傷感寂寞多愁等不良心態變為樂觀舒暢和奮發向上的心態神經系統有效調控,促進各器官生理功能加強, 可以促進健康。

    有許多子女不是這樣的,老人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就開始厭煩起來,態度感情就變了。甚至稱呼都没有禮貌了,什麼「老頭子」「老太婆」「老幫子」「老傢伙」「老不死」「他媽」「他爸」「你媽」「你爸」等等。叫得乾脆利落,毫不感到歉慧。或者老人一句話說錯了,一件事做錯了,甚至做飯燒糊了,鹽放重了,子女就沒完沒了地責怪,毫無理解寬容之意。

    一個人在家庭對父母是否理解寬容,在社會止對老年人是否理解寬容,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檢驗,是有無孝心的標尺。一個對父母不理解、不寬容的人,到自己做了父母的時候也將得不到兒女的理解和寬容,正如古人所言:「檐前滴水無羞錯,忤逆必有忤逆兒」。

四、要保持終生敬慕

    敬慕,即尊敬、仰慕之意:孔子說的「色難」有一層意思是,女子對父母保持一時的「愉悅之色」容易,但始終如一持久不衰,一輩子都保持「愉悅之色」,「終身愛慕」父母是最難最難的啊!

    《孟子》說:「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敬者予以大舜見矣。」,一個人在幼年的時候,會愛慕自己的父母;當到了喜歡女子的時候,就會愛慕年輕漂亮的姑娘;當有了妻子,就會愛慕妻子,當做了官以後會愛慕君王;當自己得不到君王賞識的時候,心中就會焦躁發熱。孝子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愛慕自己的父母,到了五十歲還是一如既往地愛慕自己父母的人,我在大舜身上見到了。這就是大孝「終身慕父母」的來源。

    只有做到「敬慕」,父母才能心情舒暢,笑口常開,否則父母愁緒滿懷,事無生趣,女子必須牢記在心。

五、要注重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是精神贍養,在物質或經濟上奉養老人的同時,要努力讓老年人精神快樂。

   明朝呂坤《坤吟語》中說:「人子之事親也,事心為上,事身次之,最下事身而恤心。」,子女侍奉雙親,最好的是體諒慰藉他的心,次一點是照顧他們的身體,再次一點的是只照顧他們的飲食而不體諒慰藉他們的心。

    絕大多數老人經常產生害怕、孤獨、抑鬱等不良心理問題。有一短片:老母親為兒子,兒媳和孫子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此時電話鈴響了兒子打來的「媽媽,我忙,不能回家吃飯了。」;一會兒又響了兒媳婦打來「媽媽,我忙,不能回家吃飯了。」;電話又響: 孫女打來的「奶奶,我忙,不能回家吃晚飯了。」。老人無可奈何、自言自語地說:「忙,,,忙點好啊!」可以看出老人孤獨、悲觀、失望的心情。每天不知有多少父母在苦苦地等候著兒女的歸來!有統計:30%上的老人患有不程度的「親情缺乏症」。

    清朝康熙皇帝《庭訓格言》說:「朕曾恩,先王以孝治天下,故夫子稱『至德要道』,莫加於此。自唐宋以來,人君往往疏於『定省』有經年不一見者,獨不思朝夕承歡,至天子以至於庶人,家庭常禮出於天倫至理,何嘗以上下而有別也?」,我曾想,先古君王以孝來治理天下,所以孔夫子認為最主要的德行,沒有能超過孝道的。自唐以來,做君主的人,往往疏於對父母的「晨省昏定」,早晚問安,有些人甚至整年沒有去拜見一次父母,他們怎麼沒有想到早晚問安, 讓父母安心和歡樂,這是從天子到百姓,出自天性至理和家庭常規所決定的,哪還有上下的區別呢

    連日理萬機的康熙都常常反省自己和教育為人子女,更何況平民百姓呢!要知道,精神上的摧殘與折磨比物質上的困苦更加殘忍。

    《遠行憶念恩》所頌曰:「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關山外,母憶在他鄉。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心腸。」

   《究竟憐愍恩》中頌曰:「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

    這些詩句將父母想念兒女之心表觀得淋漓盡致。為了學業、工作和生活必須遠遊的話,也是應該的,必要的,老人們也是理解和支持的。

    「揚名聲,顯父母,雖遠遊亦孝,執干戈,衛社稷,早死亦忠。此既忠孝兩全也。」在外奔波的兒女,應理解父母的感受,除定期回家「探親」之外,還應當經常給父母郵錢寄物、寫信通活,有條件的還可以給父母安上電腦,在網上「面對面」地交流,以免父母擔心和思念。干萬別「離了家鄉忘了親娘」。(老齡辦供稿)

不妒賢者能人

    “妒嫉賢者能人”有三句成語:“妒賢嫉能”“嫉賢妒能” “妒能害賢”。妒忌妒;嫉怨恨。憎恨、嫉妒比自己有才能有德望的人。

    “不妒嫉賢者能人”是心德修行的一項非常重要行為。

()

    一個無權無勢的普通人心中生起妒嫉心,就會對有才幹的人做出毀謗、阻止,破壞、陷害的行為。就算是說說壞話,謠言散播出去,讓人對他誤會,已經是項罪惡的事,假如因為毀謗而影響了他的善行功德,那麼罪惡更大了。

    修行人要了解自己有沒有“妒賢嫉能”的業障,稍微自我觀察便可以得知。看見人家成功、有作為、有成就,心中便酸溜溜的;好像聽講座、上課,吹毛求疵的心態,老是想找出講師的弱點,讀音準不準,有沒有錯別字,講得順不順暢⋯⋯,想從中找出毛病短處,來讓自己覺得比他更好。卻不去吸收有益的內容,學習講師的台風、心態、貢獻精神。當發現到有這樣的傾向,就說明“妒賢嫉能”心毒已經在燃燒,便要趕緊下工夫克服,别讓惡障擴大。

    “吹毛求疵”是一句成語,典故出處《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難。” 求:找尋;疵: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找裡面的小毛病。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尋找差錯。


    有一位心理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四道題

1+1=2  2+2=4  4+4=8  8+8=15。

老師問學生有什麼想法,很多學生說 8+8=15 錯了!

老師靜了一陣子看着學生,有幾個人舉手說“教授,三題都對!一題錯了!” 有人看到正面的,不會只有負面。

    “杯內一半是空的”“這個杯裝滿了一半”,有差別嗎?從數量來說是半斤八兩。以心理上來分析,或是從個人心性修行來說,就大大不同

    人們看到“一半是滿的”,所以心中會生起歡喜心有歡喜心的人,口中會講出鼓勵的芬芳

    不要輕看“杯是一半滿”的念頭,這是看人看事能看到美好的一面。《周易·繫辭上》就講“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一個仁者見的是仁的一面,一個智者見的是智的一面,比喻一個人不同的心地,所看的答案就如他的心思;有感恩心人看到的都是恩惠。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慈悲”修行,才能薰陶出來的。 

()

    地位高的人“妒賢嫉能”,其結果會是禍國殃民。回顧中華歷史長流,凡妒賢嫉能 者不只是自己受惡報,也禍延子子孫孫。給自己有所警惕!不可不慎啊!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秦朝末年,項羽是楚國楚王,劉邦稱漢王,項羽和劉邦先後起兵反秦。初期項羽有范增、陳平、英布、韓信等,不少賢臣名將補佐。由於項羽有嫉妒能人的作風,致使這些人先後離開他,而歸服漢王劉邦。

    秦朝滅后,項羽和劉邦“楚漢相爭”爭奪天下。項羽的軍力比劉邦強大,可惜項羽失去許多將才,被史學家譽為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的霸王最終自刎死於烏江之邊。劉邦問臣子:“為什麼我能取得天下,而項羽卻不能呢?”大臣高起回答道:“項羽妒賢嫉能,殺害有功的臣民,老是懷疑有賢才的人;對於戰勝的將領卻不承認他們的功績,獲到了國土又不給於獎賞,所以失去了天下。”

    妒嫉賢能者往往會有很壞的行為。

口蜜腹劍,

    資治通鑑卷第二一五唐紀三十一玄宗天寶元年》:李林甫為相,凡才望功業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天寶二年)時李林甫專權,公卿之進,有不出其門者,必以罪去之。

    李林甫是唐玄宗時的宰相,他對於朝中官員有才能,聲望和功勞事業在自己之上,受到玄宗信任的人,化感覺自己的權勢受威脅,一定會想方設法除去,尤其忌恨有文學才能的人。表面上裝出友好的樣子,說些動聽稱揚的話,而暗中陰謀陷害。所以世人形容李林甫口中有蜜,腹中藏劍……(天寶二年)當時李林甫專權,凡是封官進爵不通過他的門路,一定設法加罪而除去。

    李林甫當唐朝宰相十九年,專政自恣,杜絕言路,排斥忠良,遂釀成安史之亂,斷送唐朝江山。由於李林甫為人陰險,妒賢嫉能,所以當時的人都稱他為肉腰刀,嘴裡有蜜,腹中藏劍。

    “口蜜腹劍妒嫉賢能者的一種作風嘴上說得很好聽,但心裡卻想著害人的念頭。 

笑裡藏刀

  唐朝還有一個中書侍郎李義府,外貌裝得忠厚溫和,不管和誰說話總是面帶微笑,其實他有很嚴重妒嫉賢能的內心,常使奸詐陰謀陷害賢才,日子一久,假面具掩藏不了,別人就在背後形容笑中有刀    

  古人的記載中,凡是內心妒嫉賢能的人,往往會以口蜜腹劍笑中有刀來遮蓋自己的毒心。

欺下瞞上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妒賢嫉能,御下蔽上。”妒賢嫉能的人,都會壓制下級,矇騙上級,欺下瞞上。

    從古代妒賢嫉能的例子,說明了社上很多這種人,避也避不開。這一種人既沒有能力、品德又卑劣,大多數卻是很有本事於抵賴、誹謗、嫉妒,有才幹肯幹的人往住無端遭到他們誹謗、詆毀,給社會造成損失;無能無學的人,大部分是要破壞有才有識肯幹之士的。

()

    所以古人也從另一個度分析,有對聯寫道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要成為一個大丈夫的鐵漢子 (不向困難低頭,越挫越勇,不輕言放棄) ,是經得起“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說:上天要把使命降落到他身上,一定要先磨練他的意志,勞累他的筋骨,讓他的身體經得起忍飢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啟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一個人在社做事如果沒人嫉妒,那麼這人是個庸才。能幹又有本事的人,一定有人吃醋。在團體裡沒有人妒嫉的,恐怕是没有用。一個個閒人,有你不多,沒你也不少,沒有價值,常當然不會 有被嫉妒。

待人接物  彬彬有禮

    古代小學教育的灑掃、應對、進退就是培養身德”的開始。“待人接物 就是應對、進退” 。

待人接物是指跟别人相處、来往、接触,处事、应世

彬彬有禮指言行舉止有禮貌、溫和、文雅文質彬彬溫文爾雅

古人是如何做待人接物

    元朝末年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寫道先輩謙讓:“武林錢思復先生,惟善嘗言,年十六七時以詩,見息齋李公於州橋寓居。既拜公,公答拜,命坐,辭之再。公曰:「仲尼之席,童子隅坐。」因不敢辭。

    徐永之先生為江浙提舉日,客往訪之者,無間親疏貴賤,必送之門外。凡客請納步,則曰:「不可,婦人送迎不踰閾。」(逾閾 1. 跨過門限, 出家室)

    右二事,可見前輩諸老,謙恭退抑,汲引後進,待人接物者如此。”

1. 對待長輩,前進則要快,謙虛恭敬,後退要慢且仰敬。

2. 對待晚輩,則要提攜、鼓勵、引導他。

待人接物” 的人就要做這兩件事。

  亦作。

    宋朝俞文豹《吹劍四錄》:“內而存心養性、立身行己無所歉,外而待人接物、處事應世無所戾。” 內在要修心養性,行事處世就不會有對不起人了;表現在外就會有良好的待人接物態度,處事應世就溫和恭敬了。

    漢朝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士為務。”– 教導學生的內容,首先是學好待人接物的態度,而推舉賢人或有志之士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行為。

    《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 –叔孫通訂定了人們學禮習儀的教育,並利用學習文章,提高學問,來增進彬彬有禮的素質。–一個民族的文明,與彬彬有禮是正比的。

品行端正,修持謹慎;

    “品行端正”是指有道德素質的品格,行為端正不阿,正直厚道。
    “修持謹慎”:修是指修練,持是指執行,謹是拘束,慎是小心在意。

    修行人要處處關照自己內心,知敬畏,行為謹慎,甚至是自己一個人獨處都要“慎”,稱為獨慎。一個人能夠做到獨慎,品行必會端正。

   《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意思是說:道,是不可(與萬物)分離的,而能夠分離開來的東西,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也要謹慎自己的言行。”一個君子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行止!  

    “慎獨” 的修養是強調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小心、自覺以道德行事,不會肆意妄行。

君子慎獨

    《後漢書楊震傳》記載:楊震四次調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上任路過昌邑時候,過去他曾經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縣令。夜裡,王密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

    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這是怎麼回事呀?」

    王密說:「深夜沒有人能知道的。」

    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說沒人知道呢!」王密羞愧的退出去了。

    劉向《烈女傳衛靈夫人》記載: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夜裡在宮中坐著,聽到車輪聲由遠而近,到宮門前就停下來,停一會兒,聲音又響起來。

    靈公問南子說:「你知道這是誰嗎?」

    南子回答道:「這一定是蘧伯玉啊。」

    靈公說:「你怎麼知道呢?」

    南子說:「….凡是忠臣孝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有禮節,在沒有人的地方,也不會放棄他的品行。蘧伯玉是個賢人君子,平日服事君上很盡敬禮,這個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禮節。」

    衛靈公差人去問,果然是蘧伯玉。

不驕不傲,待人友善;

    “不驕不傲”,這句話和八則的“不驕”是相同的,後面接一句“待人友善”,合起來閱讀,就容易明白。

    自己有了驕或傲的態度,待人一定不能做到友善。要有友善的言行舉止,就要拼除傲慢的態度,而改為謙虛態度;“满招損,謙得益。”

易經謙卦》是第十五卦,也是唯一沒有凶象之卦

卦辭曰:謙,亨。君子有終。

彖傳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彖傳》說:有謙讓之德的人,將會暢行天下而無往不利。“天道” 的行為就是“不驕不傲” 。正如天在上,其陽氣下降,能普濟萬物帶來光明;地在下,其陰氣上行與陽氣交合,相得益彰。自然界的萬物也就是遵守謙之道,鬼神也不會厲威,因此受到供奉。人類的道德本質是厭惡驕傲自滿而崇尚謙虛。地位高貴的人,如能用謙讓之德,他的道德會更顯光輝;地位卑下之人,如能用謙讓之德,其行為必不會逾越禮儀法度。具有謙德的君子一定會有好的結局。

    天之運行法則,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之轉動法則,是傾壞滿盈者而流注于謙卑者,鬼神之行動法則,是加害驕盈者而福佑謙恭者,人之處事原則,是厭惡驕盈者而喜好謙恭者。天地鬼神人皆好謙,此謙之所以亨也。

    崔憬曰:若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損有餘以補不足,天之道也。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是為變盈而流謙,地之道也。朱門之家,鬼闞其室,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鬼神之道也。滿招損,謙受益,人之道也。

“不驕不傲”的寓言故事很多:

    兔子和烏龜準備賽跑

    半杯牛奶的比喻:兩個小孩同有杯牛奶。這兩杯牛奶都只盛一半,一個看著笑,一個卻哭了。同樣看半杯奶,竟有不同的反應。為什麼一個笑呢?一個哭呢?原來一個看的是牛奶滿的下半杯,一個看的是牛奶空的上半杯。

    這個說出如果老是看空的一面就不能知足,挑剔別人不好的一面就必須愁煩。如果看滿的一面,看人的長處就會知足就會快樂。任何人都有他滿的一半,也有他空的一半,有弱點,也有優點,有長處,也有短處,有好處,也有壞處,沒有完全好的人,也沒有完全壞的人。

    所以不管人好歹如何?我們只可欣賞他的長處,以欣賞代替嫉妒,就會笑。他有短處,包容他,不挑剔他,不打擊他,你就會快樂;否則,只會愁煩。

    一個人的生命越成熟,必定越謙卑;越成熟的麥穗越往下垂。謙卑是生命成熟的表記。驕傲是一種慢性病心靈的慢性病它一時之間不會有立即致命的影響,而當它在一個人的體內久了,甚至還會讓一個人對這樣的「心病」習慣化、合理化,進而對一個人的性格造成長遠、長期的傷害與扭曲,亦會使一個人的成就陷入停滯、空轉人非聖賢,難免都會驕傲有時候,但不要讓驕傲變成病願我們都能從自身做起,常提醒自己,盡量做一個謙卑的人。

中規中矩,凡事以身做則。

    “中規中矩”,莊子的遺著《南華經》徐天鬼篇相馬中說:“⋯⋯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
矩是指方,規是指圓,中規中矩是指符合規矩,沒有偏差。

    “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特別是父母親,若不以身作則,孩子就很難學得好。伸延到團體,領導人就如父母一般,要“以身作則”,那麼團員就會跟隨。

    《論語·子路》: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說:“領導自己身正,即使不下達命令,群衆也會自覺去做;領導自身不正,即使下達了命令,群衆也不會服從。”

    綜合來說,身德的修持,是要老老實實去落實實踐;實踐“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品行端正,修持謹慎”,“不驕不傲,待人友善”。就是有規有矩的身教了。

儒、釋、道及外教是異口同聲,要求人們修行“口德”。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中華民族有一句形容口德的嚴重性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論語·子路》定公問孔子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意思是:

    定公問孔子: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旺起來,有這樣的事嗎?

    孔子答:雖然不可以形容得如此嚴重,但是實事也差不多這樣。有人說:『做君難,做臣不易。』如果知道做君難了,不是等於是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旺嗎?

    說:一句話可以使國家滅亡,有這樣的說話嗎?

    孔子回答:雖然不可以形容得如此嚴重,但是實事也差不多這樣。有的君主說:『我的樂趣不在於做君主,而在於沒人敢違抗我說的話。』如果他的話正確,那很好;如果他的話不對卻沒人敢反抗,不是等於是一句話可以亡國嗎?

    孔子認為,如果君主知道“為君難”,出言必會謹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知道“為臣不易”,就會禮遇臣下,廣開言路,虛懷納諫,而不會暴戾恣睢。這樣,君臣同心,國家有治,就等於“一言興邦”。

    反之,如果君主剛愎自用,獨裁專制,那麼如果這個君主說得對倒也罷了;如果說得不對,沒人敢提出反對意見,臣子投其所好,阿諛奉迎,直臣進諫則忠言逆耳難聽,最終就要自食惡果。

    這樣,就等於“一言喪邦”,也就是決策者的言行關係到國家興亡,不可不慎。

一言九鼎

    古人以一言九鼎形容一個人說話的力量。一言九鼎是一句成語,形容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鼎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九鼎是指國家寶器,象徵九州,為夏禹所鑄。。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

    “一言九鼎” 是源自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春秋戰國時,秦國軍隊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毛遂用“三寸之舌”說服楚王出兵援趙。

    師尊莊子教導修行,續心德,身德,再講口。

    一個人先學習“言語溫柔”,這兒的溫柔不是強調細聲輕語,而說話內容的“溫柔” :

第一項:“不說人是非”。現代人豐衣足食,生活是吃喝拉撒睡,所以有很多時間對別人吹毛求疵,已經成為常態,以傷人作為消遣,所要要學習“不說人是非”。

第二項:“不論人長短”,人總是只看到別人的短處,卻很少照鏡子看看自己。別人有錯便如抓到辮子不放,而自己犯錯了,卻有百般找理由原諒。所要要學習“原諒别人好像原諒自己” 。

第三項:“不出怨言”,不要講出怨言的話,等於不講惡毒,責人,罵人的話了!
    這確是悟道之言,說出人的嚴重弊病,從個人來說口業最嚴重的罪惡是斷絕了人的善根。肌膚被打傷了,可以復原,被語言所傷害,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中華歷史上,經歷過最野蠻的十年浩劫,給人隨便套上一頂帽子(安個罪名)便可以把對方鬥臭鬥跨鬥死,打入十八層地獄。因此十年浩劫之後,人心大壞,為了自保,先行傷人,埋末良心,半個世紀也不能恢復,幾乎把整個民族的靈魂毀掉。

    講話要有信用,講了就要去落實實踐;華人對開會的批評,會而不議,議而不行,行而無效,譏笑集體失信。在團體之中 最大的弊病是,建議很慷慨,提出一大堆意見,當叫他去做時,就會說我不得空,推掉一切。不久之後,他會強調我不是已經講了嗎!” 華人社團中最普遍,那些從來不做事的人, 因為沒有處事的經驗,或者不知動手辨事的困難,所以養成很會批評人或者命令人。

“言而有信”可是大修行。不可以“信口雌黃”,“信口開河”,或是講話胡扯。講了以後要去實行,稱為言行一致,要克服只講不做的通病。

“常以聖語勸世,導人向善”,這就是宣教了!也是作人的基本本份。

常:常常進行,是指無時無刻。借用聖人的言語來勸導世人,使世人向上向善。

聖語:“聖人言,大人言”,就是聖賢的經傳所寫的內容,都是傳道、授業、解惑之哲言。

    “導人向善”是一世人的功德。導人向善莫過於進行教育教化的工作。

    “戒除惡習,感化人心”。德門宣教有多種,可以用語言文字來傳道傳法,出書,講座會,生活營⋯⋯都是教化的平台。

    慈善,施醫贈藥也是宣教的一種。

莊嚴道場,把德教會建設為一個溫馨的地方,所有人和和氣氣,產生了正能量的磁場,任誰一進來,都會因此被“感化”。

    眾人的地方,除了有禮的約束,大家中規中矩,人人口出芬芳,語言溫和,說話有營養,就是修己及人。

口出芬芳:講話讓人如沐春風。

說話有營養:講話的內容都能讓人受益。


    佛教對修
口德講得很仔細,有惡口、妄語、綺語、兩舌四種惡的口業

    惡口是很傷人心的,人和我的是非都是由惡口引起,一說話就傷到人,就要罵人。罵人的人血氣會旺盛,被罵的人心中會生起煩惱,彼此的心情都不能平靜;傷害了他人也自己造業,因此惡口是自傷也傷人。惡口就等於詛咒,詛咒別人也詛咒自己,因而使得人與人之間無法祥和,社會就無法安定,所以惡口實在是很可怕!作人要鍛鍊不惡口;還要學會溫柔愛語,以內心的愛去安撫心靈受傷的人。

    “妄語就是說謊話,顛倒是非,令人真假莫辨,這都是起於妄言。《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妄語有十罪。一者口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語議,常不參與。五者常被誹謗 ,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可見妄語之害甚大。常說謊的人,人格無法建立,別人不信任他,他也懷疑他人,終至使得彼此人格皆受到傷害。

    “兩舌”就是東家長西家短,在兩者間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破壞彼此和諧。《成實論‧卷八》謂兩舌屬微細過,守護不易。經文亦說,兩舌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亦得惡眷屬與不和眷屬之果報。兩舌的業報很可怕,不只自己失德,還使兩邊的人都受傷害。有的人甚至會到處散播謠言,而使整個社會動亂起來。如果有人心中對某人不滿,把你當成知己,而說出一些心靈不快之事,我們應該在他們中間以愛語做橋樑,讓他們的誤會能消除。如果憑一時口快,就馬上去跟對方說:“某某人說你怎樣,你要好好反省一下。”如此,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因而對他們彼此的關係和聽者的心靈上,都又添加了一層傷害。“所以要當和事佬,就要運用智慧。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業,會讓這邊和那邊的煩惱都增加,怨與恨愈積愈厚。”

    “綺語”就是口是心非、口蜜腹劍,也就是心裡沒有誠意,嘴巴卻不停講好聽的話。人與人相交,要如君子一般,其淡如水;不要為了聽好聽的話,而和綺語的人相交。水是世人不可或缺之物,交情能如水,就代表自己是每個人所需要的,當人需要我們時,就要盡心去付出。

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會犯了這四項口業。惡口傷害感情,妄言傷害人格,兩舌搬弄是非,都會使人與人之間無法合心。要防止口業,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待人以誠;用誠意、誠懇、誠實的心來待人。

若用至誠的心,說話就不會大小聲;用誠意的心,就能建立信譽;有誠意,就不會說謊話,不會搬弄是非,知道要運用智慧建造愛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