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典故完結篇第29-談年十五
元宵節:
新年佳节,度过了十五元宵节,才算是真正过完年。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宵”, 元月之宵又稱為“上元節”。 這天皓月高懸,人們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
元宵節也稱燈節,燃燈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
元宵節活動越來越多,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在漢文帝時,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各朝代節期長短不同,漢代才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自初八點燈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清代,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習俗: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由來已久。宋代即流行 “ 浮元子”後稱“元宵” ,即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 “湯圓”有團圓美滿之意。
觀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唐代元宵燈節更是盛況空前,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巨型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燈飾奇幻精美更勝唐代,活動民間化。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清代民間的燈會仍然壯觀,為五天,此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子墨 2022.2.12 正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