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

墳墓
墳的意思是土堆,墓是逝世人的住宅。
今人有怪論,也可能是外道的人反對土葬。說:「死人建墳墓便是死人霸活人地?」
這是想多了!

自古以來,都把墳建在荒山野嶺中,這些地方是不適合住宅,也不適合耕種的地方。
古人的這種見解(規定),今人反而沒這個智慧!

入土為安,是華夏民族的生死觀,魂歸陽天(虛空),魄回陰大地(入土);
身體腐爛了,和土地合一,也就是成為土地的一部份。(所有動物屍體都是如此)

今天中國人受西化而平墳,受印度化而火焚。
只要死者真得能“魂安”,那是個人自由。

我們認為祖先是我們的源淵。
有墳有墓,將來讓子孫記上一代兩代人,
如此恩恩相續,延續孝道,
也算是中華文化一課!
子墨 2023.3.30

言行,君子之枢机

言行,君子之枢机

孔子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中華民族自古非常重視「言語」,把「言語」看成一個君子(一個正常的人)品行的重要樞紐。

孔子把言、行视为君子之为君子的关键,「言行」决定人一生的荣辱。

君子的一言一行,可以感动天地,需要特别谨慎小心。

君子之言应该注意:謹慎、訥言、誠信、適宜。

–口德:君子之言—1

子墨 2022-12-08

爭千秋大業


爭千秋大業

百多年來,受盡欺侮、遏制、圍剿,也不講仇恨語言,借此激勵人民的奮鬥潛力。
至有今天暴發“式”的長進,也令凡中必反的漢賊心生懼意。
讓人民清楚清醒,不可夜朗自大,今天要做的工作多著呢!

1.離開“第一流”還遠得很,目前一兩樣科技小成,不可自滿。落後脆弱的地方比比皆是。
2.技術上的奮鬥,並不能維持人民的榮光。深厚文化文明,才是民族雋永的慧命,可以受人尊重。

孔會 2021.9.25
#文化
#文明

我們的文化•中華文化


我們的文化•中華文化
我們有幸是中國人/華人,因為我們的中華文明擁有雋永的條件,等於是我們可以活在不滅的天地之中。
中華文明有四個“最”,別人不能兼具:
一、生成在最廣闊的土地上。
二、擁有最多人口的文化。
三、經過最長久歷史的時間,從沒有中斷過。
四、積墊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獨一無二,象自“自然”的文化。只要自然不滅,就會永存。
前面三項是即成的實事,只要我們生為中國人,便享有了它;我們生為中華民族的無比福報。
第四項就不能“不勞而獲”了,而是要有後天的努乃 ,才能擁有!
「後天」有兩項内容:
只要出生在有福的家庭,能夠和父母/家人一起成長,無論是窮是富,就會不知不覺地受到熏陶;因為中華文化已經形成“日用常行而不知”的地步。有人形容,中華文化是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
從這個基礎上,進而“學” 。學習經典,就能夠進入高層次的文化殿堂之中,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夏民族,龍的傳人。
不當個“中國人”,還想當什麽東西?
孔會 2021.9.26

美國對中國的基本誤解

我覺得這個國家(美國)對中國有一個根本上的誤解,現在讓我來告訴你這個錯誤是啥。

你知道中共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在1979年,2019年的時候仍然是中共在統治。

然後你就以爲中國沒變過,仍然由同一個共產黨在領導著,但中共已經很明顯地有了根本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