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疫中看一歌一記

2思20200418肺疫思俄歌想大同

2020/4/14

    肺疫肆虐三個月,人被關到厭倦,緊張的心情也麻木了。中國疫情緩和下來,西方未見頂……前面有多遠?心理上已經浮起:應該“夠了”!

    每次大瘟疫,都以非常靂來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這一次,看來也不會有例外,那麼會改變些什麽?

     世界經濟的經營方式與中心會改變;世界政治權力中心會改變;世界文化,普世價值的觀點會改變。

    人們的信仰會不會改變,看來不容易。但是,經此衝擊,對烏托邦的假設,人對生命的看法,恐怕會有更深入的思考。

    先進的西方國家,因爲遇上肺疫侵襲,醫療設備和人手居然會有不足,需要直接放棄六十五歲以上的病患,讓位給較年青的。讓老人回家“好好養病”!這何嘗不是人間的悲歌。

    一生勞勞碌碌奮鬥,養兒育女,年華逝去,臨近暮年,職責兩無虧,理應好好過個安樂的夕陽黃昏。怎知,會被歸納在“放棄”的位置。

(一) 《多想活著》

    俄國從前民間有一流行曲,在肺疫肆虐中國時,民間被響起《多想活著》。生命的可貴,在人間!

“你知道嗎,我多想活着。

活着就是爲了欣賞紅彤彤的日出;

爲了去愛,在世人尚在甜睡的黎明,與你一同醒來,去煲咖啡;

為了讓孩子記住,在犧牲的那一瞬間,

我會站着宣告,

即使倒下,我仍會回來,

忘掉所有的不快,寬恕所有人;

我將化為冬室裡沉睡的櫻桃仙子,

在春天開花,長成新生大樹。”

(二) 《禮運 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07字)

    一歌一記是多麽的相似,人間美好是這麽簡單,樸實無華,簡單明瞭,不必好高騖遠。

@@@@@@@@@@@@@@@

《禮運 大同》全文:

昔者,仲尼與於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07字)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 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孔子感嘆:大道得以施行的世代,夏、商 、周三代賢君當政的時代,我沒能趕 上,可以知道大慨的情況。

當大道得以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民所共有的。
社會上是選賢能的人做事,講求信義,教人團結和睦。
所以每個人不僅是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單愛護自己的子女,還使社會上的老年人得以安享天年;
壯年人能發揮所長,貢獻社會;
幼年人能好好地成長起來。
鰥夫、寡婦、孤兒、沒有子女的老人家,以至殘廢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顧。
讓男子都有本身適當的工作,女子都有歸宿的家庭。
人們不讓財貨資源白白浪費於地上,
於是努力開發,然而不必據 為己有;
人人惟恐自己不出力工作,可是並不是為自己私底下的利益。
既然這樣的話,社會上就再不會有陰謀詭計的使用,也不會有搶劫、偷竊和作亂的事發生了。
因此,人們也不用關上戶外的門,彼此防範。
這就叫做『大同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