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普及部分、改定)
董乃强,男,壮族。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董淮(渭川)养子。祖籍山东省邹县(现邹城市),1941年5月出生于广西桂林。1960年到新疆电影制片厂工作。1963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学习。1968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从事过多种劳动和工作。1978年12月末返京到北京师范大学做图书情报工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教授)。在职时任该馆研究培训中心主任暨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图书馆学硕士生导师;退休后被增补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库成员。与儒学相关的社会学术兼职是: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学术顾问。
1979年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到北京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董乃强在为杜维明提供图书资料时首次深入接触了孔子儒学并被中华传统文化所震撼,遂萌生在图书情报咨询工作中主动向社会普及孔子儒学之念。于是先编出《孔子研究论著索引(1900-1983.6)》,以利研究者查寻资料;再主编《孔学知识词典》,开以工具书形式及使用通俗语言向社会传播孔子儒学基础知识之路,得到新加坡吴德耀的支持和中国张岱年的赞许。
2002年董乃强退休后,便将全部精力投入普及孔子儒学之中,主要形式是宣讲。其中有向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宣讲,有向专业人士的宣讲,但更多的是向广大社区居民的宣讲。向学生宣讲的事例主要有:1989年在山西临汾山西师大讲《孔子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2003年在河北廊坊海淀走读大学冬令营讲《中华传统文化之美》、2004年至2007年在北京京西学校(使馆区外国子弟学校)讲中华传统习俗、2006年在河北廊坊北京城市学院讲《孔子思想在今天的价值》、2007年在广东顺德西山小学国学夏令营开设“国学知识讲座”四讲,等等;向专业人士宣讲的事例主要有: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全球祭孔直播组讲《关于孔子》、2005年在山东曲阜国际儒商论坛上讲《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200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发展论坛讲《中外“和”思想与商务交往》、2006年在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家历史文化高级研修班讲《孔子》、2011年在河北曲阳河北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连讲《国学和中外文化》三整天、2014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汉办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案例培训班讲《中国古代科技的叙事》和《中西对比谈孝道》,等等;向社区居民宣讲的事例主要有:2001年在首都孔庙安定门街道市民文明学校示范课上讲《孔子和家长里短》、2004年在马来西亚的槟州槟城、吉打州双溪大年、玻璃市巴东勿刹三地讲《儒学与人生》、2006年在广东深圳大同研究会讲《孔子及其相关问题》、2007年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大家开讲”栏目中讲《谈对国学的误读》八讲、2008年在湖南株洲“国学进万家”活动中到天元区栗雨街道和泰山路街道二地讲《“孝”和家庭教育》,据株洲当地媒体报导,有居民给“国学进万家”活动组织者发短信称:“听董先生讲,我三次流泪!”还有年轻母亲说:“我曾想尝试一下用西方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可从现在起我会用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中华美德来教育他。”等等。
董乃强普及儒学的另一个形式是撰写展览大纲,用博物馆的展版形象直观地向观众宣传介绍孔子儒学。1989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李学勤、钟肇鹏、孙开泰合作完成《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大纲,该展览在首都博物馆长期展出,并在国内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巡展。2006年执笔完成《孔子生平事迹展览》的升级版《“大哉孔子”展览大纲(含面向低幼观众的孔子生活小故事动画片脚本九集)》,开从文化史视角诠释孔子及其思想的展览之路,该展览作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基本展陈于2007年在该馆展出至今,2013年经缩编后赴德国、意大利巡展。
此外,董乃强还在多种图书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用来普及孔子儒学。这方面的文章占去了他正式出版的18种专著与公开发表的140余篇论文中的相当数量。这些文章中有的是会议或宣讲的发言稿、有的被转载多次,使文章中所宣扬的祖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在长期普及孔子儒学过程中,董乃强一再向公众表述自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研孔专家的不称职的“复述者”身份。为使自己称职,他从未间断对古籍元典和今人研究成果的研读,并频频将从元典和今人研究成果中获取的新鲜见解与自己的独特心得向社会复述推介。他普及孔子儒学的特点是有明确的指向性,如20世纪末群众尚存全盘否定传统的观念时,他就大讲中华传统之美;当发现群众将孔子儒学的某一部分视作孔子儒学整体时,他就用全面描述孔子和儒学来提醒人们不要误读传统;在为了普及孔子儒学而改动古籍字句的思潮前,他坚守不真正读懂传统就绝不更改传统提法的主张;近些年来,他又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揭示中西文化的不同本质及外国人对孔子儒学的认识,以帮助国人更好地认识和发扬中华传统。他认为只有把古籍元典和今人研究成果的精华都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文字并加以传播,才有利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广大民众间的扎根与传承。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自觉地使用教育这一传递文化的手段,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永远承传下去。
附:董乃强论著目录
(说明:1、只收录已铅印并有书刊号或准印证号的与孔子儒学相关的论著;2、先将文章性质及内容相近者归拢一处,再按出版年月排序)
专著、光盘:
1、《孔子研究论著索引(1900—1983.6)》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4年10月铅印 1987年发现被剽窃并报国家版权局 1989年12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10周年二次文献成果奖”
2、《孔学知识词典(并撰〈前言〉、编〈孔子年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1998年12月获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二等奖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年6月再版
3、(光盘)《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市民素质—-孔子和家长里短》 在首都孔庙为北京安定门街道市民文明学校所讲示范课 国家经贸委中经录音录像中心2001年12月录制出版后下发北京市各街道市民文明学校
4、(光盘)《谈对国学的误读》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大家开讲”栏目2007年10月份录制,同年11月3、4、10、11、18、24、25日八次播完
论文:
1、《〈论语〉·〈圣经〉·佛经》—-从典籍交流看中外文化交流》 原为2000年图书馆业务讲座稿 载《中外文化交流》2001年1期、《中国画研究》2003年5、6期合刊
2、《儒学与科学》 载《孔庙国子监丛刊(2007)》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3、《在对比中认识中华文化》 载《孔庙国子监丛刊(2009)》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1月版、国际儒教大会网刊《儒教邮刊》2011年35期
4、《不同文化对孔子思想的不同读取》 载《孔庙国子监论丛(2011)》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11月版、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网刊《读经通讯》2012年35期
5、《认识三大元典之“和”,促进世界和平》 系2012年印度尼西亚棉兰“儒学践行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儒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五位主题发言者之一的讲稿 载国际儒教大会网
6、《“德”、“赛”二先生的再认识》 载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网刊《读经通讯》2015年76期、国际儒教大会网刊《儒教邮刊》2015年77期、《孔庙国子监论丛(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7、《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系2003至2004年在北京安定门国学馆对学生家长的讲授稿 收入《国学•国粹•国策教育读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9月版
8、《孔庙与中国儒学》 载《游遍天下》2003年8月号、收入《寻访往日家园》海天出版社2006年4月版
9、《过春节还是过“洋节”?》 载《北京纪事• “嘉宾有约话春节”栏》1999年2期、《文摘报》1999年2月14日
10、《公历年与中国年》 载国际儒教大会网刊《儒教邮刊》2015年74期
11、《关于姓名辈字的答问》 系回复中青报记者的文字 载国际儒教大会网刊《儒教邮刊》2014年70期
12、《大禹精神论析》 收入《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3、《“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析》 收入《惠风和畅——全国首届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4、《全国首届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收入《惠风和畅——全国首届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5、《孔子女性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载《传统文化》1991年3期
16、《关于孔子“孝”的思想》 系2003年山东济南“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国际论坛”论文 收入《中华孝文化专辑》五洲文明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7、《曾子对儒学的两大贡献》 载《曾子研究》2002年1期、收入《曾子及其孝道》群言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8、《曾子“孝”思想与和谐社会——谈曾子孝道中“谏”的原则》 系2006年在香港“第三届曾子思想研讨会”的发言稿 载《曾子宗亲联合总会会刊》2009年第2期、收入《曾子故里论孝道》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3月版
19、《关注孝道实践,深入孝道研究》 载《温岭孔学》2013年2期、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网刊《家园》2013年57期、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网刊《读经通讯》2014年60期
20、《中国文人应该有“罪感”吗?》 载《读书时报》2004年5月26日21期③
21、《找回中华民族的教育记忆》 载《孔庙国子监论丛(2010)》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1月版、腾讯网儒释道频道2013年10月25日转载时更名为《科举真是万恶之渊吗?》
22、《从教育视角看辛亥革命》 系在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大纲 载国际儒教大会网刊《儒教邮刊》2011年35期、收入《东方道德研究(11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23、《传统文化与图书馆》 载《图书馆馆讯》1997年总3期
24、《略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载《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年3期
25、《对索引的哲学思考》 载《中国索引》2005年第3卷第3期
26、《雕塑与中国哲学》 载《雕塑》2005年1期
27、《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认识“风水”》 系在“2012中国建材家居绿色年会”上的讲词 载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网刊《读经通讯》2013年55期
28、《儒、医三题》 系1999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上的讲稿 收入《孔孟之乡论养生之道》济宁市新闻出版局1999年4月版
29、《儒家学者论养生》 系《养生大世界》记者对钱逊、郭齐家、董乃强的访谈录 载《养生大世界》2004年5期
30、《儒商范蠡》 系1999年“第一次陶朱公学术研讨会”论文 载《菏泽师专学报》2000年1期、收入《商祖陶朱公》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5月版、《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集》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儒商古今谈》群言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1、《管理与诚信原则》 系2002年在山东济宁“首届东亚文化论坛”上的发言稿 收入《孔孟之乡论诚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32、《重本抑末与诚信义利》 系在“2008/国际儒商论坛”上的发言稿 载《财富智慧》2008年8-9月合刊、《孔庙国子监丛刊(2008)》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3、《38年来孔子研究概述(1949–1986)》 系1986年“中华孔子研究所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 收入《图书情报工作方法谈》现代出版社1996年3月版
34、《1989年研孔活动述要》 系1989年在山西临汾“山西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的讲稿 收入《孔子思想研究文集(二)》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年2月版
35、《有关孔子的文艺作品简介(故事,小说部分)》 载《中国思想与文化》1992年总8期
36、《儒学研究百年回顾》 系2004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首届国际儒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载国际儒教大会网、收入《孔学论文集(三)》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2004年8月编印
37、《〈儒家法思想通论〉读后》 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2期
38、《形象地展现出儒家思想的传承:史传小说〈孟子传〉读后》 载《中国图书评论》1994年3期、《胶东文学》1994年5期
39、《我看〈演说《论语》〉》 载《儒家文化与企业发展》2010年1期
40、《孔学研究·序》 《孔学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3月版、收入《圣地学孔子的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1、《〈石涛画语录〉新解·序》 《〈石涛画语录〉新解》长城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1月版
42、《骆承烈讲〈论语〉·序》 《骆承烈讲〈论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
43、《儒商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学术研讨会研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儒商现象》 载《人民日报》1999年1月30日⑥
44、《1998年夏邑“儒商现象与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入《儒商古今谈》群言出版社2005年1月版
45、《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促动》 系2006年对北京市社科院“2008年奥运会对首都文化发展的影响”课题结题的评审文章 收入《2008与首都文化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出版
(原载《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学术小传(第一辑)》,曹凤泉、洪修平主编,中华书局2017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