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說之一 – 揚錦富

    孟子提性善的說法,他的理論架構可從底下幾個意涵加以說明。

(1)善端本來就存在心中

   〈告子上〉講「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指仁,義、禮、智,並不是外人給我的,是我自己本來就有的,只是不去探索它罷了。意指內在的理性具體且先於經驗,由此見出人本來的真實。

(2)善端的具體呈現

    〈公孫丑上〉講「惻隱之心,人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指有憐憫傷痛的心,是仁的善端;有羞恥憎惡的心,是義的善端;有謙辭禮讓的心,是禮的善端,有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善端。一個人的心裡存有這四個善端,就如同他身上有手腳四肢一樣。整句用「皆」 字連結四德,並說明四德的普遍性。明顯提出內在理性的道德的既具體又普遍。說它是具體的,如惻隱的仁、羞惡的義,是當下就能表現在行為中的,它們是行為的真實,不是行為的抽象。進一層說,凡是行為正常的人,在正常且沒有喪失心智的情況下,對人心的純良都能自然流露。比如見人溺水或見火炎燒,都毫不猶豫地去就水救火,那就是善端普遍性的印證。

(3)善端是經驗的累積卻不具知識的意義

    〈公孫丑上〉講「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指人都有不忍別人受害的心理。比如突然看到一個小孩掉到井裡,無論他是怎樣的人,都會立刻產生傷痛憐憫的心,那種心完全出於天性,並不是借這機會要結交孩子的父母,也不是想得到鄰里朋友的稱讚,更不是因為怕得到殘忍的惡名才會如此,這樣看來,沒有憐憫傷痛的心,算不得是好人。……

    從知識觀點看,假如人都不具有落入井裡會死的知識,那人既不會死,又何必表現惻隱怵惕,其實孟子所講的惻隱怵惕是出自人性的本能,是超越人的經驗,也就是不受人經驗的限制。說起來,善的人性本來就存在,會去同情人憐憫人,必是自然的流露,不必訴諸任何條件。換句話說,看小孩落入井中伸手去救,是自然的反應,也就是本當如此,跟知識的有無全然沒有關係,那是人的真實真性毫無捏造。孟子根據的就是這樣的真實,所以他肯定人的善性。

(4)心性的工夫

    孟子心性論主要的意義,在促進道德自我的實現,也在成就一個道德的完人。用這樣的概念來說,如果只講性善還是不夠,必須進一步講求實踐的工夫,實踐的工夫,在孟子來說,可有順進和反逆兩種作為。就擴充四端來講,那是順進的工夫,所謂的惻隱、辭讓、是非、羞惡等心的表現,都是人善性的根本流露,把這善性推拓出去,使生活如意踏實充滿慈祥,便是順進,便是所說的「推恩」,心能推恩,四端就能擴充,在近處,可以保妻兒,在遠處,可以保四海。因此在順進的層面說,就必須聯結實際生活,「推」才合誼,才有意義。

    道德實踐和現實生活聯結,便是「推」的基本要件,但現實生活多樣多變,不是順著推就能解決問題,遭遇的仍是許多阻力。阻力的來源又來自人類的欲望,欲望同於人內在的理性,是先天的,具體的,也是普遍的。人有欲望得以追求,生命就能延展能維護,它的強弱即當然影響生命的強弱。但如欲望僅止於生命的維護或平淡的生活,那只能稱作是生命的自然狀態,這種狀態的欲望沒有所謂的惡與不惡,是自然的反應,沒有是非的判別,舉例說,如見男女赤裸裸,旁觀者會引起性的欲求,那是自的反應,無是非的判別。其次,人的欲望一旦受到物質的刺激及環境的引誘,甚至受到人為計畫的牽引,欲望就會越出生命的限制,成為支持人行為的動力,動力無善無惡,卻隨人的理想而有助有違,它的是助是違,端視人的運用而定。人把它用在理性的目標,它就有助於理性的實現;用在反理性的目標,它就違逆現實成為罪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