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會元》卷五載秀州德誠禪師的偈語: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從詩的層面說,象徵千尺的絲繩由上直下,垂入湖中。繩的抖動,瞬間展現一輪波紋;波紋湧動,層層蕩去,瞬間又展現萬輪的波紋,由一牽萬,層疊轉進。
而時值深夜,湖水寒冷,游魚受寒,竟都不來覓食。船夫即使用力拋網也補不到魚,他是難過了,但在明月照射下,影像落湖,補到的竟然不是魚,卻是圓輪的明月。月映搖船,雖然是空相,相對的,得到的卻是滿滿的真實。
偈的本意,在於闡明「不計功效」的內省工夫,但意境幽深清遠,景物孤明歷歷,就有著另一番的寫照。試看萬頃盈海,遼闊無垠,上下波光,空明澄澈,
一只漁舟獨下千尺釣絲,惹動平滑水面,蕩起微微波紋,順著中心之點,在芸空中,放散而去,形成一幅平面兼立體的畫境。而那千尺所喻的絲綸,垂釣所至意在魚又不在魚;滿船月明,意在月又不在月。一切看似動,而其動寫實且自然;看似靜,而其靜幽闃且寂寥,動亦寓靜,實亦隱虛,合而觀之,根本上已無動靜、虛實與色空,是在聳動中得到靜謐,在實境中得到虛意,在現象中得到本體。
感情是平靜閑適的,節奏是迂徐舒緩的,色彩是平淡和易的,舒展開來,景況就如幽谷,如荒寺,如月夜、寒蟬,如秋水、孤舟等等清靜淡泊,是精神自然的解脫,亦是心性自然的流轉,不刻意雕飾,卻得真正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