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講《大學》治平
子墨講義2016/4/25
治國
馬來西亞一九五七年八月卅一自獨立至今有61年,都是巫統一党獨大統治,種族主義一直困擾著華人的心境。今年2018年5月9日舉行第十四屆大選,令人意外的事,馬來人可以改朝換代。舊的執政黨倒台了,事後軍師都議論紛紛,我們的課程也正好進入“治國”,談談華夏古代治國的理念。
今天我們面對的治國,是有很嚴重的危機,甚至關係到華人生命生存。雖然說是改朝換代了,還要很努力來消弭,否則我們和子子孫孫都會活在恐懼之中。
現在我們看到政客的貪婪,毫無忌憚地掠奪國家的財產,對人民予取予求,把人民陷進苦難的生活之中。
那麼新的政權會是怎麼樣呢?政黨名字是改了,但領導的人卻是舊中之舊的舊人;而且是曾經造成我們華人苦難的“權力之手”!這樣的選擇,讓我們有苦澀的感覺,更令人擔心是,新的政府,也是幾個黨聯合起來的。其中有伊士蘭主義者,有馬來人主義者,有喊“馬來西亞人”,有“烈火莫熄”者!
各有主義,如何合作,恐怕難度很大。這樣的聯合政府是世界上沒有例子可尋!無論如何,能夠把前朝的苛政惡法,保護黑箱型操作不透明,為滥权者掩饰内部腐烂的“机密文件”。“买贵了”合法贪腐… 減滅幾條滥权腐败的法令也是“恩惠”了百姓!最低限度,可以有一段時間不會叫囂“華人滾回唐山”“華人!你們到底要什麼?”
馬來西亞有兩項最大的治國挑戰。
一.種族衝突。這是政客為了選票,一向以來慣用的搧情題目,華巫已經埋下了相當嚴重的不和種子,只要有搧風撥火的事件,可以成為定時炸彈!
二.宗教不和。馬來西亞穆斯林本來是一個以忠恕和平為信仰的信徒。但是政客的搧情,恐怖主義的入侵,這些友善的教徒都有傾向“極端” ,非穆斯林的華人越感危機降臨。
馬來西亞的人口結構,偏偏是宗教和種族合一,還是不可以被討論,情況難以克服!必須依靠本身的開明人士解鈴!目前好像没有這樣的“政治人物”出現。目前不可有太高的寄望,只有少一點宗教種族搧動,已經是大有進步了。
治國,在馬來西亞多元種族,多元宗教信仰,多元文化,多元教育體系,中外古今無法找尋一個例子供遵循。只有從古人的經典中,找尋智慧。
最早的治國理念“允執厥中”
“允”是“允當適切”,“誠信無假之心”之意。
“執”是“保持把握”,“堅守”之意。
“厥”語助詞,用以加重語氣。
“中”是“中正不偏”,不偏不倚的“中道” 。
“允執厥中”是“要以誠信無假之心堅守中正不偏的中道”,用以個人修養、做人處事、參政治國之法。
“允執厥中”是《古文尚書‧大禹謨》的用辭,《論語》用的則是“允執其中”,“厥”與“其”都是語助詞,二者意義上並無差異。
中:《中庸》第一章對“中”的論述。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自然法則就是“性”,隨順自然法則就是“道”,修習自然的法則就是“教” ;自然法則本來存在於萬物之中,萬物只需依本性發展自然就符合“道”了;但萬物或因所處環境、或因所生時節造成氣質不同、稟賦各異,難免有過與不及的差異,將過與不及之處予以調節使符原本自有之“道”,這就是“教”。
“道”就是“中”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未發” ── 未有之前;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 在還沒有喜怒哀樂的情緒之前,那個本然之性、如如不動的本性無所偏倚,就是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一旦生起喜怒哀樂的情緒,這些情緒都適得其度沒有乖戾逾越,就是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中”是天下萬物的根本,一切天命、自性與道之所共由;“和”是率性成道所應依循的精神與原理。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能夠把“中”與“和”做到極致的程度,天下自然會安於所處之境,萬物自然會生養順遂,呈現一片祥和與繁榮的景象。人的心性功夫,其理相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此十六個字源於堯、舜、禹禪讓帝位時,前人託付給後人的治國理念。後來禹又傳給湯,湯傳給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又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軻,歷代聖王主張以“十六字心傳”治理國家、教化人民。
“人心惟危” :是指人心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很難具有常性,所以人心是最具潛藏危險的。人心“或在聲色,或在貨利,或在名高,一切勝心、妒心、慳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不一而足。“危”之甲骨古字形乃是上人,中為山崖,崖下有斷骨狀。以寓意臨高而危的意思。
“道心惟微” :道心非常微妙。“道心”乃天地自然之心。道心的微妙,可從《道德經》中得以引證:“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之玄妙,襯托出道心的微妙。
“惟精惟一” :領悟道心要精益求精、專一其心,王陽明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實為闡述及實證“惟精惟一”最精確要義。
“允執厥中”就是要真誠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朱熹對中庸之解見於《四書章句集注》“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能夠恆久做正確且明德的事情而不廢怠是為中庸。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宋朝大儒朱熹說:“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 ──本來堯那一句話就夠盡至透徹了,為何還要再另加前面三句話呢?用意是要更深入明白允執厥中,一定要了解前三句話,才能達成最後一句話。“允執厥中”是十六字心法的精要。
孔子《論語‧堯曰》:論“允執厥中。”
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堯帝說:“對!你是舜帝啊,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讓你繼承帝位,要以誠信無假之心堅守中正不偏中道治理國家。如果百姓都受困貧窮,你的帝位也就永遠結束了。”
舜帝也這樣告誡禹帝:“上天要你執行天命,讓你用壯牛來祭祀,向皇皇天帝稟告:若我有罪,絕不敢求赦免。不敢隱瞞一切善惡,上天是無所不知,上帝心中有數。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禍延百姓;如果百姓有罪,都是我工作不力,應該歸罪於我。”
“周朝大恩賜(大賚lai)天下,使好人都富有;(武王說:)我雖然有至親,都不如有仁人;百姓有錯,在我一人。”
“謹慎地審查計量,週密地制定法度,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復興敗絕的諸候國,扶持臨滅的世族,提拔被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服。”
掌權者應該重視:民心、糧食、喪葬、祭祀。寬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誠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勤敏就能取得功績,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
另一個例子是
孔子《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說:“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會自行在周圍旋轉運行。”
為政者:指政治領導人。
政:是政治,
德:是德行,
國家政治本於道德,合理、利民,則得民眾擁護,譬如北辰之得眾星圍繞。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魯國大夫,向孔子問政。
政:端正,統治者要端正。
帥:以身作出表率走正道。
誰人敢不走正道呢?
治國
《論語‧為政》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道:有三種解釋:一為“依自然法則” ;二為“引導”; 三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中者最常被引用。
齊:整齊、約束。
免:避免、躲避。
恥:羞恥之心。
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用政治法律去領導人民,這為政者制定很多施政條文,讓老百姓去遵行。如果老百姓不遵行就加以刑罰,去處罰,逼着他們要遵行,這樣得到的效果就是“民免,而無恥”。
人民百姓免而無恥,免叫苟免。苟免於刑罰,也就是說,他被迫服從政令,勉強去遵行,但心裡是不服的,他沒有羞愧之心。雖然他不敢去作惡,是因為他怕法律制裁,可是他為惡之心沒有忘記。也就是說他沒有羞恥心,不會以惡為恥,等到刑罰稍一鬆弛,他們就會犯法了,這叫“民免而無恥”,這樣的一個效果並不是很好。我們講到的用法治,強調法治的結果就會是這樣,所以不能光用法治。應該什麼?要用禮治,用禮治為主,輔之以法治,這才有好的效果。
《管子•牧民篇》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治國,這四個方面很重要,禮義廉恥。禮義廉恥需要怎麼樣成立?
要教育。用倫理、道德、因果來教育國民,國民就懂得道德。懂得道德,他恥於作惡,不用刑法去威逼他,他自己就不會作惡。如果國民無恥了,不以作惡為羞恥。
德就是道德,用道德去引導人民。如果人民不能夠遵從道德,就要用禮去整飭之。這個禮就像規矩,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用禮來統一大家的行為,所得到的效果,是人民“有恥,且格”。有恥就是恥心,老百姓懂得作惡是羞恥的,不去作惡,那怎麼會去犯法?其實法律就是道德規範的一種強硬的維護措施,法律是保護道德的。不可能說有不道德的法律,這個法律一定是不好的,法律一定是保護道德,以道德為目標。
為政者,就是國家的領導人,“躬行以率之”,他自己能夠努力落實道德,遵循禮儀,這躬行。率之就是為人民做好表率,那麼人民自然就有所觀感,他就看到你的所行,知道你這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禮儀,他就有感悟,他就興起效法的心,他也來遵循道德仁義,遵循禮。
遵循禮,講道德,肯定有淺深厚薄,程度有差;有的比較好,有的比較差,但是同一個方向,都是要遵循道德、禮儀。總是有先進的、後進的,那怎麼辦?總要有一個行為標準,於是就制定禮,以禮一之,把不一的、有差異的這些行為,我們統統做一個最低的規範標準,這就是禮。
禮是道德的規範,人人必定要遵守。所以儒家講的“道、德、仁、義、禮,”最高的是道,有道者必定有德;其次是德,有德者未必有道。有德就很難得了,有德,就得講仁,仁者愛人,想到自己要想到別人。講道、講德,心裡要存別人,大公無私,這是道德。
講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
講義:義“宜也”,就是應該做的。這個應該也是以道德、仁做為標準。應該做的就做,不應該做的就不做,這叫義。
講禮:禮是一個最低的道德標準,符合禮的就要遵守,不符合禮的就不能去做,這是禮。
等到禮治都沒有,只好講法治了,大家都不講禮,那社會不就亂了嗎?所以不得不制定一套法律,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不遵守法律的就要制裁,就要去坐牢,甚至槍斃,這就是法治,就是“民免而無恥”的。
所以孔子教導我們,特別是為政者,最低限度要有禮,法是不得已。禮都被破壞了,那只好用法了。社會安定的層次有高低不同,最高的是以“道”治國,其次是以“德”治國,再其次是以“仁”治國,以“義”治國,以“禮”治國,再最後不行了,才以“法”治國。所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人民百姓就有恥心,恥於不善,以不善為恥,他就不去行不善了。而又有以至於善也,他才能夠去斷惡修善,所以這個是用“至”來講這個格。
孫中山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又被稱為“孫學” ,孫中山思想、“總理遺教”,孫中山是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三民主義為中國國民黨的基本理論,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中華民族主義:恢復中國民族固有能力,然後結成家族,聯成宗族,建立“民族國家”恢復中國民族精神與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礎,濟弱扶傾,成一個大同之治。
民權主義–平民所共有國家主權的民主政治:有直接行使之選舉、罷免、創製、複決四權(政權)以支配政府,政府則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治權)以管理國家。強調直接民權與五權憲法之權能區分,亦即政府擁有治權服務人民,人民則擁有政權支配政府。
民生主義–-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民眾的生命:人民的六大基本需求“食、衣、住、行、育、樂”。
美國三權分立
三權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三種不同職能的國家機關行使、互相制約和平衡,是當前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的一種政治制度。
天下太平:禮記-禮運大同篇與小康篇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 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 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