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面孔:孔子长什么样
孔夫子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是千百年来研究儒学的专家以及爱戴孔夫子的人们关心的问题。孔子距离我们 两千多年了,我们今天人们见到的孔子形象,都是后世想象而来。实际上,在孔子去世后近三百年时间里,他一直保持着布衣学者的身份,直到公元前195年,汉 高祖刘邦到山东时祭祀过孔子,并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后来,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历代帝王纷纷对孔子及其子 孙加封加号,各种孔子的画像才纷纷出现。那么,真实的孔子长得什么样子呢?
为《史记》作索隐的司马贞描述说,孔子脑袋的形状好像倒过来的屋顶,中间低,四周高,因此孔子也叫孔丘。实际上,孔子之所以叫孔丘,还有一种说法是 他的父母为了生个儿子,在尼丘祷告,因此生下他后,便取名为丘,取字为尼,又因排行第二,叫仲尼。有关孔子的身高,司马迁的《孔子世家》里,称“孔子长九 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西汉尺23.1厘米计算,是2米21,在平均身材不高的古代,孔子如果长得如此伟岸,在他死后,他的弟子子贡、宰 予等肯定不会忽略这个足以显示“圣人”高大形象的数据,在他们的言论中会有提及。
《春秋演孔图》说:“孔子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均颐,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胼肩修肱参膺,圩顶山脐林背,翼臂汪 头阜脥,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修上趋下,末偻后耳,面如蒙共,手垂过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崎,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宇, 望之如林,就之如升腰大十围,胸应矩,舌理七重,钧文在掌。胸文曰:‘制作定世符运’。”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里说‘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 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羽’,意思是黄帝的长得像龙,颛顼的头上长角,喾的牙齿连成一片, 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的眼睛有双瞳,禹的耳朵有三个孔,汤的胳膊上有两肘,周文王有四个乳房,周武王眼高可以看见头顶上的太阳,周公旦的驼背,皋陶的嘴 像马,孔子圩顶。其他如《孝经钩命诀》、《孝经援神契》、《白虎通》、《荀子》等都有类似描述。
实际上,孔子并没有如此伟岸。顾颉刚先生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一文中就澄清了这个事实:“到了汉朝,真是闹得不成样子了。我们只要把纬 书翻出一看,真是笑歪了嘴。他们说,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人皆称他为长人。……”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大概是汉初一些儒生们臆想的“杰作”。司马迁撰《孔子 世家》,却还是采信了“身长九尺六寸”之说。于是,纬书里的臆语,转换成了史籍中的正言。
孔府档案中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材料,还说到了孔子的腰围:“先圣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所谓“围”,《辞海》如是解释:“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亦指两臂合抱的长度。”按照这种标准,“十围”是三米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关于孔子的长相,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还曾有一段记载,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去郑国,却和弟子走散了。孔子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城东门口,一副 失魂落魄的样子。郑国人看见了,就对寻找老师的子贡说:“东门那里站着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后颈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落魄得 像个丧家狗。”当子贡把这话转告给孔子后,他对前面什么类同古代圣人长相的说法表示谦虚不受,但对“丧家之犬”的说法却欣然受之,并连声称赞:“说得真像 啊,真像啊。”
孔夫子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是千百年来研究儒学的专家以及爱戴孔夫子的人们关心的问题。孔子距离我们两千多年了,我们今天人们见到的孔子形象,都是后世想象而来。
中国古代画像中的孔子也在不断实现着身份的转变。汉画像石中所出现的孔子,多半是一位学者形象。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是唐朝吴道子所绘《孔子行教 像》。这幅画中的孔子宽衣博带,不着官服,拱手站立,面目慈祥。至顾恺之所画《孔子为鲁司寇像》中,孔子着官服、戴官帽,一副官员气派,体现了孔子较高的 政治地位,但也是面容和蔼,一副“为政以德”之态。自宋元以后,孔子相继被谥为“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其服饰便由公侯制进到帝王制。
孔子的长相到底如何,在历史上有多种版本,既有栩栩如生的民间传说,也有言之凿凿的历史记载,而在中外、古今流传的孔子画像更是形态各异。这些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给我们的处世标准正一代代的影响着我们中国人。
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 由于发布标准像初稿引发的争议,这次发布格外引人注目。23日举行的孔子标准像新闻发布会上,孔子像的主创人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胡希佳说:“我们重 点从形象定位和精神气质等方面作了修改完善,更注重体现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内涵,表现他的博大儒雅。”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经过修改后的孔子像,这尊孔子像看上去比原来更加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眼神比原来的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
据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介绍,标准像是在尊重历史依据,尊重约定俗成形象,以唐代吴道子所绘的行教像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吸收历代孔子像作品中的优秀元素设计而成,力求形神统一。
从今年1月起,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制定孔子标准像,在广泛征集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基础上,组织儒家专家、历史学家、雕塑绘画艺术家及孔氏后裔等人士,对孔子标准像雕塑方案进行设计。6月份,标准像的征集意见稿向海内外发布。
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样貌。
张树骅说:“孔子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片,他的学说正被越来越多不同地域的民众所关注、认同,而孔子形象不统一,不利于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孔子形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把中国这位至圣先贤的长相标准化,有学者甚至将这一行为称为“文化暴力”。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王殿卿说:“我们已经有被经过历史检验、被世人普遍认同的吴道子所绘像,为什么还要再创造一个标准像去让全世界公认呢?现在的作品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吗?”
针对一些学者怀疑有商业炒作行为,张树骅23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没有商业目的,就是想制定一个统 一的孔子像,以利于孔子文化的对外传播。”。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孔祥林认为,孔子形象不一,对中国人也许不是个问题,但对接触孔子形象不多的外国人就是个大 问题,孔子千像千面,外国人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孔子。随着对外友好交往的增多,制作一个统一的孔子像势在必行、大有必要。
据悉,同一天,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孔子教育奖”奖章首次使用了孔子的这一标准像。
孔子标准像
孔子雕像
孔子讲学图
孔子行教像唐·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