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舉辦母親節 2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舉辦母親節 2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舉辦母親節開始於1998年,當時是與「美國母親節」同期,只是內容上講「孟母的故事」,孩子給父母親跪敬茶禮,和兒童讀經班同學表演。

2007年開始稱「中華母親節」,並廣揚至各小學和華團。以下是2009年「中華母親節」活動報告:

“雙親節” 在即,恭祝天下父母親:
身體健康 快樂如意
謹致 週日讀經班,幼兒園,小學讀經班,儒學會,儒教會:

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無人不是在父母親的慈愛之下孕育長大,許多偉人乃至聖賢,都是在父母呵護下成才,其中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一位中華賢母;孟子三歲喪父,孟母擔負起全部教養孟子的責任”。

“孟子誕辰日”為“中華母親節”

農曆四月初二,人們隆重祭拜孟子,這一天是孟子的誕辰!孟子的誕辰正是孟母仉氏成為母親的那一天;成為母親的那一天做為“母親節”是最具義意,這種理念,可為天下母親樹立榜樣,可使每個人在“生日”那天,不是向母親索求,而是提醒子女為母親盡一分孝心,使母親得到欣慰。”生兒育女是為人母的開始,中國 傳統稱生日為“母難”之日,這表明為人子者勿忘母恩。”

“天下誰人無母親!天下誰人不受母愛!天下誰人不愛母!母愛,愛母,是人之天性,是愛心的起點和基石,是提高人母的素質、促進溫馨家庭教育、培育社會的愛心、提升社會的道德,是人類和諧的泉源。”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是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仁慈之心的民族,自古以來,母親無私的愛護,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很有影響的聖賢,諸如孟母、岳母、陶母、歐母等賢母,其中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一位中華賢母,在孟子三歲喪父後,她就擔負起教養孟子的全部責任。

經典《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就是“孟母三遷”和“斷織喻學”的孟母教子的佳話,至今已被世人傳頌兩千多年。“孟母三遷”、“ 斷織教子”的故事,是講孟母為了提供孩子有個好的外在環境,而遷居三次;為勉勵孩子勤學,以割斷織布,示教為人不可荒廢時間、輟學懈習,將如割斷織好布, 造成的損害是無以彌補;孟母關注外境影響和內在的學習精神,終於把孩子培育成了大器,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博得“亞聖”美譽。她自己成為名垂千秋的“母教第一人”,教育子女的母親典範,至今仍傳為懿範。孟母堪可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用以彰顯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激勵世世代代的母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

子墨敬敬上
202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