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韩星

韩星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汉服运动是当代中国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服装、民族、历史、信仰、礼仪等许多方面。对待汉服运动社会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我们现在的文化发展呈现多元的状况,各种文化现象纷然杂出,在繁荣中显得有些混乱,在追求中表现些许迷茫,这都是缺乏文化整合的结果。我们应在反思基础上促使汉服运动的发展方向与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合拍,使汉服运动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当代整合当中,为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复兴;汉服;文化整合

分类号:G112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97-9838(2012)04-0038-8

汉服复兴运动简称“汉服运动”,是当代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汉民族藉由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汉服运动在近代就有过,但更多的是本世纪初在中国综合国力上升,一部分国人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知识分子、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并试图影响大众,以此达到宏扬汉族传统文化的效用,以复兴华夏文化为最终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一、汉服及其他

汉服的界定。什么是“汉服”?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因此,汉服的界定标准可以用以下文字进行表述:“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①]

汉服的主要特点。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服的风格与特性。

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汉服的特性。汉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性:

(1)历史性
  剃发易服的暴力强制已经消失,汉服趋向于复兴。

(2)传承性

传承性即汉服历史具有传承性。在这漫长的时间中,汉服历史的发展一直遵循着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这体现了汉服历史发展的传承性。

(3)多样性与同一性

多样性与同一性是指汉服款式的多样性与汉服型制(或样式)的同一性。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事物,汉服从来就不是一种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丰富多彩的款式体现了作为一种悠久的民族服饰应有的多样性。虽然汉服历来款式丰富,但汉服的基本形制(或样式)“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的特点却是千古未便的,这就是汉服的同一性。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汉服的一大特色。

(4)完备性
  完备性是指汉服自身内部体系的完备性。经过千年的发展,汉服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服饰了,它不但内部种类丰富,工艺考究,而且汉服的配饰也非常繁多而丰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汉服与传统文化的相融性,汉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被视为正宗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而且汉服本身就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汉服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一家。

汉服与深衣。广义的汉服,包括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深衣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郑玄曰:“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狭义的汉服,本来专指汉朝时的服饰,是继承着深衣的最根本特征,同时又款式多样的服饰,现在我们可以用来作为56民族之一的汉族的服饰。汉服推广者主张,把深衣作为华夏民族的代表性服饰,把汉服作为汉族的代表性服饰。

汉服与唐装旗袍、马褂。汉服为华夏族至明朝人所穿着的汉族服饰,与唐装、旗袍、马褂有根本区别。

唐装原指唐代的汉服,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清末指中式着装风格的服装,也即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这种服装事实上是满清马褂的延续与改良,属于满服的范畴,与“唐朝的服装”(汉服)在风格、款式上面并无丝毫相似之处。现在人们看到的“唐装”,并不是真正唐朝的服装,而是借唐朝的名义而结合满清服饰而“创新”出来的仿古服饰。

女性的旗袍、男性的长衫和马褂,都是满族的民族服饰及其延续,而非汉族的民族服饰,也不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上一直传承的服饰。旗袍、长衫、马褂作为满族的服饰,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就像满族同胞不会穿藏族、蒙古族或者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作为汉族也没有理由去穿满族的服饰。

汉服与国服。台湾与中国大陆名词的使用习惯有所不同,台湾将一系列汉名称冠以“国”字头,如国字(汉字)、国语(汉语)等。汉服推广者不认为“汉服”能与“国服”混为一谈,汉服支持者更乐于称为“汉服”以突显汉文化特色,而不称为“国服”或“中国服”。没有支持者去定义所谓的国服,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不支持国服,那样可能造成汉族与各民族之间的摩擦。

中山装曾经民国初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民国服制条例》中就已确定中山装为礼服,建国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穿中山装出席国家大典。所以中山装和旗袍都是吸收西服的审美价值,结合中国人穿着的习惯,对传统服装加以改造而创制的新服式,在国际上已被视为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成为中国的国服。

当代汉服运动中有人提出“从西方民主/三个代表/民族团结三个角度论证国服应是汉服”:

从三个代表角度,应该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由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民族服装应该选为国服;从维护民族团结的角度,应该摒弃伤害汉族三百年的清服,清服同时也是种族歧视种族压迫种族奴役的象征,会唤起广大汉族人民对种族压迫的愤恨,影响民族团结,所以必须摒弃;从西方民主的角度,国服是要公民投票的,自然要选择汉服。国服选为汉服时,并不排斥各少数民族保留他们自己的民族服装,比如藏回满蒙等,都可以保留他们自己的民族服装.但是在藏回满蒙等少数民族同胞出任国家领导人代表国家的场合,则其服装一定要代表绝大多数公民的汉服.在出席各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等场合,可以穿戴自己的民族服装[②]

汉服与和服、韩服。和服主要模仿汉服中的深衣,至今日本仍将和服称“吴服”,意思就是指从中国吴地传来的衣服。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比汉服更宽大;和服的线条都是直线形的,袖子也是方方直直的,汉服不仅袖子是圆形,整个线条,尤其是衣服的摆,还有袄,裳都是上窄下宽线条;总之确切地说,是和服起源于汉服,但后期的发展,已经明显不是汉服了。韩服与日本和服有所不同,它所模仿的是汉服中的襦裙,但也有变化,即朝鲜服装的裙子束得特别高,而且下摆十分宽大、蓬松。

二、当代汉服运动的起源和现状

2003年11月22日,王乐天第一次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街头。这是自顺治帝下令改穿满服,汉族服饰绝迹了三百多年以后,第一次在街头出现。王乐天穿的这件汉服是由薄绒深衣和茧绸外衣两部分组成,不同于长袍马褂的是,汉服没有纽扣,全部都是系带。这件汉服虽然简陋,甚至有点不合身,却是由王乐天和他的朋友们一针一线缝制的,这帮志同道合的大男人甚至组建了一个工作室,他们查文献,找规制,自己手脚笨拙地缝起了衣服。王乐天的举动经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响应,并在全国掀起了汉服复兴的浪潮。

汉服运动是由民间发起的草根文化运动,主体参与人群以70后、80后和部分90后居多(80后、90后占主体),中心力量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也有初中、高中学生。甚至有不少受周围亲友影响的儿童及成熟、稳重的中老年人加入。这样,就形成了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传统文化支持者,以复兴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试图影响大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其活动区域除组织及讨论活动计划的互联网外,多为大中城市所在的高等院校、具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景点、公园等。汉服运动参与者认为,汉服运动是当前时期的华夏文化复兴和中华民族复兴运动在文化领域的形式之一。目前汉服运动的当前重要网上基地是百度汉服吧、汉网、汉社,及一些论坛等。近来由于不少城市实体汉服店或与汉文化相关的文化机构、商业场所的应运而生,汉服运动也开始从网络上的热议更近一步地迈向公众的日常生活,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观念深入人心,获得民众支持和赞同。2009年包括英国,北美,欧洲,印度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汉服宣传活动。汉服运动本身无疑已经成为汉民族全面崛起的重要标志。

汉服倡导者在汉网上发贴[③]说:一路走来,经历了心理情感的变化,逐渐顺应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从最初的兴奋,到然后的积极,再到然后的失望,但是到今天,我选择平静的坚持……平静的坚持,平和的心态,理智的视角,这也许就是更多圈内老人、前辈依然默默的坚持汉服宣传与推广的动力。汉服也需要更多人,更好的心态去对待。如今,汉服圈里的更多的朋友们,默默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切就如生活日常饮食般,习以为常,不可或缺。 汉服,需要平静的坚持,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从心里做到平静的去坚守。

三、汉服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变化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的民族服装基本定型,这就是宽衣肥袖的汉式服装。宽衣大袖的汉族服装也反映了汉族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活,不喜欢搞激烈冒险的活动。宽衣大袖的服装,对于观月赏花、吟诗作画、抚琴下棋的悠闲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但穿这样的服装搞骑马打猎等激烈活动就非常不便了。自古以来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采用窄袖紧身的服装,以适应他们喜欢骑射冒险的生活方式。战国时赵武灵王曾经想推行窄袖紧身“胡服”,但由于传统势力太大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窄袖紧身的胡服也曾风行过一时,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汉族服饰造成很大影响。顺治二年,清军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从此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头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从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内要将全体男子统统剃头,改梳发辫。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汉族宽衣大袍传统服饰从此灭绝,汉族成了没有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④]

1911年满清灭亡之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族男子改穿西装和继续穿清朝时期满汉融合的马褂,汉族女子则穿着从旗装改良后的旗袍。旗袍是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

但是,有不少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清朝被推翻后不断地努力进行汉服复兴,如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甲寅于(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书(给妻子的遗书): “……知君存念,今寄故衣以为记志,观之亦如对我耳。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员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十年矣……”是说章太炎先生流亡日本,改和服而标“汉”字,成为近代汉服第一人。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一登上大总统的宝座,先是尊孔教为国教,又是戴平天冠穿汉服祭天,他试图走从官员开始再到老百姓即上行下效推广汉服的道路。

1914(民国三年),颁定民国礼制七种,包括祀天通礼,祭祀冠服制、祭祀冠服图、祀孔典礼、关岳合祭礼、忠烈祠祭礼、相见礼。

近代民囯鼎革伊始,儒者夏震武 先生即深衣、束髮。

  1913年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居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 

  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宽袍大袖游历欧洲。

  1968-1969年,台湾参照宋史、大明集礼、南雍志、三礼图等制定中华民国祭孔冠服。

新中国以来,影视工作者在影视剧中向国人展示了曾经的辉煌衣冠,所以今天的老百姓对汉服都不陌生。

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

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传统的汉式服装在中国绝迹,却在日本与韩国生根开花。日本在推古朝代,汉族服饰就逐步进入日本,奈良朝代向中国大量派遣“遣唐使”后,日本更是积极引进唐朝汉式服饰,日本民间也大举流行所谓“唐风”服装,日本今天的“和服”,就是在唐朝汉式服饰基础上形成的;而作为受汉文化影响极大的民族,韩国传统服装更具汉服风韵[⑤]

四、汉服以及汉服运动的意义

汉服作为汉族代表性服饰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各民族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中华民族的服饰是由各民族的服饰共同构成的大体系。在56个民族之中,汉族的人数占绝大多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数字来看,汉族在大陆占92%,在台湾占98%,在香港占95%,在澳门占97%。即使是在世界上,汉族也是人口最多的民族,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在56民族中,汉族不能没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饰。

汉服运动是中国人民民间发起的文化复兴运动,汉服倡导者认为55个少数民族皆有穿着民族服装的权利,而历来56个民族全家福照惟独只有汉族代表穿着完全不能代表汉族的T恤甚至西装。因此穿着汉族传统服装乃宪法赋予汉民族的权利。

支持者坚信,西方思潮泛滥的今天,只有汉文化能承担扭转华夏命运的历史使命,而汉服,就是续接那被斩断文明的纽带。

汉服复兴,复兴的不只是一件衣裳,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民族服饰与一般的服饰不同,它不仅仅是一件御寒裹体的衣服,不仅仅是追求美丽的装饰,汉服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汉服的复兴,是华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国际上来看,作为各国文化象征而存在的民族服饰,已不单单是一件能够蔽体保暖的外套,更加承担了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因此,汉服的复兴有利于人们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华夏文化的风采,当然有利于华夏文化的复兴。

汉服倡导者特别强调汉本位观念。认为汉本位是对一种独立思想的概念性描述,它跟民族主义是两回事。汉本位核心关注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在作出自己民族属性判断后的一种文字概括。简单地说来,就是汉人在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两者间获得的统一性——我认为我是汉人,别人也认为我是。汉本位是比较成体系的解释方式,它是价值观、历史观、道德观在民族归属感上全面统一的结果。支持汉服与接受汉本位思想是因果关系,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如果将二者割裂开来,甚至打着汉服旗号反对汉本位思想,不是自己将陷入逻辑混乱,就是别有用心企图令汉服变质[⑥]

在此基础上,汉服倡导者还进一步提倡汉服活动的信仰化与礼制化。他们指出:

今天在汉服活动中播种汉本位思想的方法就是:汉服正规化,活动礼制化(即信仰化)。

要带领汉服运动走向汉本位的终点,却必须回归礼制,只有回归礼制,才能重新回归天地祖先的信仰系统。

我们的活动就是要通过“民族服装——华”,“礼仪民俗——夏”,来推动“华夏的内涵——“耻”和“义””的回归,找回华夏民族的信仰!欲找回信仰,则必重塑神圣,所以,冠、祭、昏、丧、射、饮、茶、拜师、出生、相见诸礼的发掘与展示及相关典章制度的恢复应成为未来汉服活动、汉服运动的主流。重塑“神圣”是汉服运动推动者无可逃避的责任[⑦]

五、社会上对汉服的态度与争议

(一)官方态度

文化部长孙家正2006 年5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的提问:“最近我们注意到民间有一些年轻人在提倡穿传统汉服的运动,不知道孙部长对此有何看法?传统汉服有没有可能最终成为保护的文物呢?”时说:“有些地方有些青年人在提倡穿汉服,但是我到现在都搞不清楚什么服装是能够真正成为代表中国的服装,这恐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惑。总体上我的观点是,吃饭也好、饮食也好、穿戴也好,各有所爱,百花齐放,都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我也衷心 地希望我们能够创造出广受大家欢迎的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⑧]

《新快报》2007年04月26日报道:复兴汉服的声音在中国持续升温,上个月就有逾百名学者提倡用汉服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礼仪服饰,但是,他们的愿望落空了。官方首度表态不会用汉服,并且指奥运礼服的设计理念,将包含历史的元素、现代的创意和未来的概念,颜色主要可能是红黄两色,也可以考虑祥云、莲花等中国古代流行图案。

2008年,中国政府官方网站的“中国56个民族”介绍的服饰,汉族服饰采用汉服女装的图片作为代表。

(二)社会反应

对于目前出现的汉服热潮,质疑者认为其可能触发极端的民族主义;批评者认为,汉服运动带有浓厚的汉民族主义色彩,无视其他55个民族的感受,因而无法代表中华民族;批评者还认为,汉服是否能代表汉族,应当12亿汉族人民中的大多数以适当程序共同决定,而不是极少数人自行代表。

支持者则表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且反映中国民间对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形式。

具体涉及到下面问题:

1、什么是汉服?

反方: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中华各个民族的文化和服饰相互影响,各朝各代的服装都有所不同,没有纯粹的汉民族服装的说法。比如,清朝的汉族服饰已经和满族服饰融合在一起。

正方:汉民族服装尽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但其基本民族特徵则并未改变,只有各朝流行时尚花色品种习惯穿法的不同。在民族服饰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事实是汉族服饰更多的影响到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汉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各个朝代根据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审美标准的不同而有不同变化,但是章法未变。历史上根据不同职业、社会阶层、年龄、场合等因素都有其对应的不同的衣冠制度,庶民怎么穿、学者文人怎么穿、官员怎么穿、在家怎么穿、会客和仪式等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章法。

中立方:清朝初期血腥的政策只针对男性。清初,满族妇女以旗装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泾渭分明;清中期,满汉女子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诗句里“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汉服最终的消亡是近代发展的一个结果。

2、应不应该恢复汉服?

反方:汉服的消失虽然是历史原因,是一个非正常消亡的过程。但是,历史是不能重来的。对于现代汉族来说,传统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当作历史文化加以保存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现代恢复传统汉装。

正方:各民族的民族传统服装都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这正是民族性与传统性的体现。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汉族服装又是汉族的文化的载体,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推行汉服,有利于汉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在现代恢复汉服十分必要。

中立方:在自由的现代社会,服饰是多种多样包罗万千的,汉服恢复与否不应当取决于一部法律,而是人民是否愿意再接受它。

3、应不应该全面恢复汉服?

反方:可在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大庆典、婚礼、寿辰、丧礼以及休闲时穿着汉服的礼服和常服。认为平时穿着汉服会不方便,应该仍着现在的服装。也有人认为,当代交际礼仪有其通行规则,在很多场合都有着装标准,不能因此而破坏。即便是传统保存较好的韩国和日本也并非完全着民族服装(韩服、和服)生活,亦有人提出制造改良汉服或生活汉服作日常穿著用。

正方:正如韩服和和服一样,汉服既有可以用於重大仪式和节日穿着的宽袍大袖的礼服,也有紧身窄袖便於运动的居家便服。至於日常的工作和乘车出行等,汉服也是跟日韩两国一样的道理。作为民族服装,它的使用场合有着一样的弹性空间,汉服运动并不追求不现实的汉服全面日常化,而是在节日、婚礼、重大仪式、太极和武术、射箭射礼等场合穿着。这一点包括日、韩、匈牙利等在内的许多民族都是一样的,所以日常工作出行可以与上述国家一样穿着西式服装或者便服。

中立方:共和国公民有权选择穿戴什么样的礼服,常服,所以汉服若想复兴,需要做的是迎合现代人民生活的需求,创造出美观舒适又不失现代感的新汉服。

4、汉服运动是否会是否会引发大汉族主义?并影响汉族与中国其他民族的共处?

反方:对此感到担忧。由于汉族人占中国国内人口的大多数,并且汉服运动可能会造成汉族历史受迫害意识的过度膨胀;过分的强调那段历史对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抬头,激化民族矛盾,继而引发民族问题、影响民族共处。此外部分观点认为汉服运动与美国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种族主义组织,两者都有部分极端者对其他民族表现出不宽容的态度,而最重要是两者都穿着源自古代的服饰来区分成员与非成员。

正方:对此表示乐观。他们认为汉服运动是汉族内部进行的文化运动,并非针对其他少数民族,汉族穿汉服的同时,满族可以穿旗袍,藏族可以穿藏袍……等等,少数民族的一切都不会发生变化。而且是非官方的文化运动,跟三百多年前清朝推行的“剃发易服”完全不同。更主要的是,一个自主的民族本来就享有这种使用偏好的权利。

中立方:不会。民众有选择何种服饰的权力。

5、是否可以把马褂、旗袍作为现代汉族的民族服装?

反方:马褂、旗袍在国外有较大影响。不少外国人把马褂、旗袍当作中国的传统服饰,已经默认为中国的形象。因而,把它们顺延作为现代汉族人的传统服饰,也未尝不可。

正方:外国人不了解汉族传统服饰,汉族不能不了解汉族传统服饰。众所周知马褂、旗袍是满装的改良及其延续,跟汉族传统民族服装差别较大,无法代表汉族传统文化。何况一个民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不是由外国人说的算的。中国汉族已经失去了民族服饰,无论汉服还是旗袍、马褂(唐装)、中山装,在汉族都无法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真的要选汉族的民族服装,与其选择满族服饰演变成,而汉族祖先根本不穿的旗袍、马褂,或者历史很短,由日本学生装改进鲜有民族特色的中山装,不如选择具有五千年历史、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且美观、大方的汉服。

中立方:和服是日本人对汉服的改良与延续,跟日本传统民族服装差别应该更大,是否说和服无法代表日本文化?

6、唤醒文化记忆,还是抢占商机?

支持者:“汉服热”体现民族文化自觉。“我们主要是想通过汉服运动,来唤醒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一位热心倡导者告诉记者,很多人认为汉服就是汉朝的服装,其实是误解。汉服指的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汉民族服装。

一些人更提议将“汉服”定为“国服”。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应在我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提倡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全国人大代表叶宏明说,中山装、旗袍虽被不少西方人视为中国的“国服”,但这些还不够体现民族精神。汉服体现了中华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饰的标志,应该加以推动复兴。

“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人类通过服装系统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越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认同和辨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表示,近几年的“汉服热”,体现了青年人的一种民族文化自觉。

反对者:打着奥运的旗号赚取“眼球”,抢占商机。

7、民族自信,还是狭隘民族主义?

反对者:汉服作为一种个人喜好和民间文化活动,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定要上升到“国服”的高度,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强制推行显然不合时宜。

支持者:“汉服”要定为“国服”。

8、复兴传统,还是复古表演?

反对者:像是一场“表演秀”。

专家:汉服热也反映出一个礼仪文化的问题。

六、怎么认识“汉服运动”?

有学者认为,“汉服运动”是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的一种反应,它只能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它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甚至于在一个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它的炒作基础都很薄弱。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审美的文化形式,无论是“汉服”、“京剧”、“春节”、“太极拳”等等等等,都沦为文化消费的工具,而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全民的民族认同感。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不断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包括现在的“汉服运动”,但即便是“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也不可能完整还原传统的生活方式了。所以,类似于“汉服运动”这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最好不要打着虚妄的文化复兴的大旗,还是作为一种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怀旧和文化凭吊比较合适。而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民族认同的维系却又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了[⑨]

优秀的传统文化自然要继承并发扬,但,凡是传统的,未必就都是好的。“复兴”绝不是单纯“复古”。说到底,振兴传统文化,既要认真研究和身体力行,也要避免陷入形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我们今天身处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激荡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是能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需要的是能够虚心学习其他优秀文化的心灵。与外在的霓裳华服相比,这样的精神和心灵,恐怕才更有助于打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时代新文化[⑩]

在我看来,汉服运动是当代中国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服装、民族、历史、信仰、礼仪等许多方面。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来看,汉服只是个载体,其背后涉及到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复兴,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因此,对待汉服运动社会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特别是同情地理解。当然,我们现在的文化发展呈现多元的状况,各种文化现象纷然杂出,在繁荣中显得有些混乱,在追求中表现些许迷茫,这都是缺乏文化整合的结果。

文化整合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阶段,各种不同特质,不同目的文化行为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接触、冲突、交流、融汇最后发生形态转变被整合在一个新的文化整体之中。这一文化整体的形成往往是社会主导潮流的结果。在文化整合过程中,这一文化整体对其它文化特质的选择、舍弃、改造是有一定目的性的。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就起了这样的作用。文化整合表示各种文化的结构、形式、功能、意义上的改变,它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经过选择、涵化、融合而达到新的适应,因而是文化创新的过程。

对于当前的汉服运动我想倡导者应该关注整体的中国文化自明清,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

这三百年的中国是在剧烈的社会、政治变革过程中以加速的方式“走”过来的,文化上是在中西古今文化冲突的错综复杂,变换不定的历史潮流中“走”过来的,有热情、奋斗、追求、急流勇进、激浊扬清,也有灰心、沉溺、被动无奈、随波逐流,政治的选择,文化的分化、人生的跌荡,社会历史、个人命运,都出现了太多的矛盾、冲突、裂变,中国人承受了太多的痛苦、灾难、牺牲,现在确实有必要进行全面、深刻的历史反思。所谓历史反思,并不是要人们去纠缠于那些历史的陈年旧帐,也不在于简单地去判清那些历史上的是是非非,而是要人们从中找寻出现在和未来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并根据现实进行新的探索和规划[11]

在这样的反思基础上促使汉服运动的发展方向与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合拍,使汉服运动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当代整合当中,在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使汉服运动逐渐成为中国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密:《二十一世纪汉服运动史》自序,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54a5d90100eqsw.html

刘志琴:《国学何须时尚化——从“汉服运动”说起》,《中华读书报》2008-12-15

赵宗来 傅奇 傅路江:《百名学者: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http://www.hanminzu.cn/bbs/dispbbs.asp?boardID=42&ID=153365&page=1

《汉服》,http://www.endq.com/view/15506452

《汉服运动》,http://baike.baidu.com/view/732492.htm

兰芷芳兮:《汉服运动大事件记》,http://bbs.tianjinwe.com/viewthread.php?tid=36896

《2006:汉服骚动》,《时代信报》,2006年02月07日

《如果你是汉人,请不要忘了汉服》,http://tieba.baidu.com/f?kz=715193735

吕绍刚:《三问“汉服热”:复兴情,还是复古秀?》,《人民日报》,2007年04月06日。

学者联名倡议选择汉服作为北京奥运礼服(图)http://cq.QQ.com  2007年04月05日09:20   国际在线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第38-45


[①]《汉服》:http://baike.baidu.com/view/4514.htm

[②] 汉网http://www.hanminzu.com

[③] 鱼中:《汉服,平静的坚持!》,汉网http://www.hanminzu.com

[④]《2006:汉服骚动》,《时代信报》,2006年02月07日。

[⑤]《2006:汉服骚动》,《时代信报》,2006年02月07日。

[⑥]燕南天:《剥离漢本位思想的漢服复兴将是一场缘木求鱼的闹剧》,来源:汉网(http://www.hanminzu.com)

[⑦]曾德纲:《衣正华夏——对汉服运动的总结与展望》,来源:汉网(http://www.hanminzu.com)

[⑧]《孙家正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情况》,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60525/wz.htm

[⑨]何同彬:《汉服运动: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江南时报》,2006-08-07

[⑩]吕绍刚:《三问“汉服热”:复兴情,还是复古秀?》,《人民日报》,2007年04月06日。

[11]韩星:《中国文化通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