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孔子》展览中的“孔子宰中都” – 董乃強

  《大哉孔子》展览中的“孔子宰中都”

                      (改定)

    孔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是孔子参与政治活动、展示其政治抱负的开端,虽然任职仅有一年,但政绩和影响都不小。我们对这段史实应该认真研究。

    《大哉孔子》展览是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基本展陈,至今已展出10年,现正遵照“十年改陈”的惯例进行展览改陈工作。因该展览改陈前的大纲是我执笔完成,所以在这里可以向诸位介绍当初我们在写作展览大纲前所做的收集孔子宰中都资料及其研究工作。

    文献中有关孔子宰中都的记载很少,只有《孔子家语·相鲁》篇中“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不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这66个字。我们以为用这66个字来写篇论文不难,但却很难放在展板上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便扩大了资料收集的范围。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确定鲁国中都的地理位置。普遍的说法是鲁中都就是今天的汶上县。据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编修的《汶上县志·方域志》的记载是:“汶上在古为厥国,于春秋为鲁中都。”但古厥国的中心位置并不在今汶上县城所在地,而是在今汶上县的次邱镇一带。有记载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汶上县知县祁恕士曾在那里立过一通石碑,上刻“中都故邑”四字。北京孔庙正巧藏有这通古碑的照片,我们就把这张照片放大后做到《大哉孔子》展览的展板上去了。

    关于古厥国是如何被纳入鲁国版图的,我们没有查找到相关记载;而“厥国”称谓又是如何变作“中都”称谓的,更没有翔实的文字可资证明。但社会上流传着“中都”这个名称是孔子叫起来的说法。对此又有两种不同的解说:一种是埋葬了鲁国几代君主的墓地阚城即春秋时鲁国的下邑,下邑东北方向十余里处即古厥国故址。根据风水学说中以北为上以南为下的方位原则,古厥国故址虽在下邑以北但距离较近,孔子认为这还达不到可以称“上”的位置,只能称“中”;又因地缘距鲁君墓地极近,可以称“都”。故此,将下邑之北的古厥国故址称做中都最为得体。另一种认为“中”是孔子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精髓,在《论语》和其他著述中都可看到他对“中”、“中庸”、“中和”的精彩论述,所以孔子就将这片鲁公让自己得以实现政治抱负的地方命名为中都。因这种种说法都未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大哉孔子》展览最终都没有采用。

    孔子在中都制定并推行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生产和生活的措施,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做到了百姓安居乐业,并使尊老爱幼、路不拾遗等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为展示这些极不容易表现的抽象概念,我们只能从几种不同版本的《孔子圣迹图》中选择出一幅品相较好的“化行中都”图,拍照放大后放上了展板。

    但“化行中都”图的不足之处是画上的孔子在室外办公,没有表现出孔子所在的县衙建筑的形象式样。当然,孔子任中都宰只不过一年,其县衙处所后世屡有变动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当年的衙所故址确实难寻。后世在此地为官者有感于孔子突出的政绩,都很想用修造一座建筑来表达感念之情。宋代元祜三年(1088年),时任汶上县令的周师中为能得孔子之意而能行孔子之政,便在县衙之内建造了一处房屋,命名为“思圣堂”。后虽时兴时废,但却也是一所能够表达后人对孔子思念敬仰之情的古代建筑。于是,我们找到了“思圣堂”的老照片,也把它放大做到了展板上。

    我们认为,孔子在中都制定并推行的种种举措能得以落实,是孔子在中都宰任上致力教化的结果。因为只有上下思想认识一致,官民才能行动一致,利民举措才能迅速收效。相传孔子于公务之余常在府衙旁的一所讲堂里讲学。这所讲堂便被时人称为孔堂即孔子讲堂。我们想,当年在孔堂里听讲的可绝不止是孔子弟子,肯定中都的不少百姓也湧入其中旁听。可见孔堂就是孔子在中都宣传道德、传播知识的最好见证,最好能在展览中有所展示。可是孔堂原建无存,也找不见直接资料,但从元代李谦的《圣泽书院记略》文中查到北魏明帝孝昌二年(526年)的一块碑石上有后人刻录下的建立“圣泽书院”过程,得知当年的圣泽书院就是在孔堂原址上修筑的。可是到了明代,圣泽书院便离开原址,迁建到汶上县县城内。既然原址与原建皆不存世,我们就把后世的一幅孔子讲堂剪纸作品拍照放大,制成展板。

孔子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聚众讲学外,还常与弟子一起钓钓鱼、射射猎。《论语·述而》里记载着孔子的渔猎行为是“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子钓而不纲”是说孔子捕鱼只用鱼竿钓,从来不用渔网捕捞。这是因为用鱼竿钓起的鱼大多为成年鱼,而用渔网捕捞则会将成年鱼和幼鱼一网打尽;幼鱼没到成年就被捕杀,对自然界而言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社会而言则是取用无度、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这样深刻的道理,孔子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已经看得十分清楚,并且身体力行,值得景仰。“弋不射宿”的本义是孔子从不用带绳子的箭去射归巢歇宿的鸟儿;但细细推敲起来,除孔子偶而会在白日的公务告一段落之后于傍晚时分带着弟子射猎外,又有哪一位猎人会专门选择天色逐渐昏暗时或清晨未明前去射猎呢?所以,这里的“宿”,并非实指在巢中歇宿的鸟儿,而是在泛指昼夜都伏卧于巢中孵化鸟蛋的雌鸟。故在《论语》中写下“弋不射宿”的真实用意,同样也是在告诫人们切勿违反自然规律、注意生态保护。它与《论语·述而》里的“钓而不纲”、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 “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等言行都是同一个意思。后人有感于孔子依自然规律而行和经济持续发展意识的超前,曾在孔子常去钓鱼的地方筑起一座平台,台上正中建有六角亭,亭中竖有“孔子钓鱼纪念处”石碑一通。但这些建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都被平毁。幸好我们找到了后人所绘孔子钓鱼台上六角亭及其石碑的图片,拍照后放大,放在展板上。

民间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语和一句歇后语。俗语是“清官留下一只(双)鞋”,歇后语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这两句话都是在孔子调离中都时被百姓创造出来的。相传孔子因治理中都政绩突出,被调任管理鲁国全境土木工程的司空之职。在孔子离开中都时,全城百姓都赶来跪在孔子面前苦苦挽留,孔子数次抬脚,就是迈不开步。其中一位老妪在孔子抬脚时,趁势脱下孔子脚上的鞋,从怀里掏出一双亲手制做的新鞋给孔子穿上。孔子离去后,百姓们将从孔子脚上脱下的鞋供奉在县城阁楼上,作为对孔子清廉为官和为民谋利的肯定与怀念。从此,凡是在中都这片土地上任地方官的,在离职时都要由全城百姓决定是否要留下自己的一双鞋:如果为官清廉,百姓一定会请求其将鞋留下保存;反之,百姓决不会让其留鞋。这一作法日后渐成风习,在此为官者更深以能在离任时留下一双鞋为荣,于是,“清官留下一只(双)鞋”的说法也就成了如今汶上县一带的俗语。“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的歇后语也是百姓亲眼见到孔子离职时所携带的并非是其搜刮的民脂民膏、金银财宝,而是除他铺盖行李与一张琴之外许许多多大捆大捆的书简后用语言直白描述的实际情形。

孔子被百姓脱下来的那双鞋被供奉在县城阁楼上,年深日久便有损坏,但一发现有了破损,就会有人照原样再制一双新鞋而将旧的换下,代代相袭,两千年来从未中断。这强烈地表达了百姓对清廉官吏、清平政治的景仰与渴望。因此我在执笔写展览大纲时就特别想将孔子履搬上展板,但忆及我父亲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他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山东省民众教育馆馆长期间,曾在汶上县民众教育馆里看到过扣在玻璃罩里后世复制的孔子履,1937年下半年日寇飞机轰炸山东时,将汶上县民众教育馆一带炸平,房舍展品等全部化为灰烬。这就又使我对搜寻孔子履资料感到绝望。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邮票厂一位收藏家家中发现了一枚20世纪30年代的极限明信片,明信片背面就是玻璃罩里后世复制的孔子履照片。这是国内仅存的珍贵史料实物。我们欣喜之余赶紧翻拍下来,放大后上了展板。现在这张极限明信片已被这位收藏家放到了互联网上的搜狗图片库里,无私地与大家分享。

《大哉孔子》展览由主线和副线两条展线组成。上述这6张图片是放在主线展板上供成人参观之用的;副线是在展厅里专门针对低幼观众设立的故事岛若干处,岛里设置银幕、座位,循环放映讲述孔子生平小故事的动画片。动画片一共9集,每集放映时长5分钟。在这9集动画片中,第6集名为“孔子当官”,内容含有“清官留下一只(双)鞋”和“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的情节,第7集名为“保护生态”,内容含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情节。故事岛开放以来,成人和儿童都竞相抢座观看,深受观众欢迎。

    *

作为为撰写《大哉孔子》展览大纲而言,我们搜集到的这些与孔子宰中都有关的资料已经不能算少了;但从专门研究孔子宰中都的课题来看,我们所收集到的这些资料面(范围)还不够广、开掘探究并宣传阐发这些资料的丰富内涵还不够深透。孔子宰中都的官德、官行,和他顺乎自然规律、善待世间生灵的举止,都值得我们后世认真研习、全盘吸纳并发扬光大。

                                  2015.12.7初稿

                                  2016.3.25改定

(文为山东省汶上县复建孔庙、拟于其中布置“孔子展览”者要求而提供的素材。但历三年并无下文。因其中反映了制作展览的学术活动,颇可借鉴。故而留存。——2019年7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