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善文美的古代家训经典——《朱子治家格言》述评 – 彭笑远

摘要:明清时期的“名儒家训”中,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具有极高的价值,对后世影响甚巨。其所产生的背景为“唐宋转型”后的明清世俗化、平民化,朱柏庐以儒家之道为核心底色,融入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质善文美”的《朱子治家格言》。“质善”指其治家思想符合儒家之道和当时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备受推崇;“文美”指其治家格言文本的形式朗朗上口,易记易传。《朱子治家格言》所传递出来的修身、齐家思想对我们当代人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朱子治家格言  唐宋转型  质善  文美  修身  齐家

    明清时期的“名儒家训”中,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具有极高的价值,对后世的影响甚巨。因其“质善文美”的品质,濡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成为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敦品励学的典范。

一、《朱子治家格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朱柏庐,身历明清两朝。1644年明亡之时,他27岁。“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因慕‘二十四孝’中魏时孝子王裒‘闻雷泣墓’故事,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明末诸生。他一生未做官,居乡侍奉母亲,设馆授徒。并潜心研究程朱理学,提倡知行并进。康熙时,开博学鸿儒科,他坚决不赴。当时,人们将他与徐枋、扬无咎并称‘吴中三高士’。死后,门人私谥孝定先生。著作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等。”[[1]]

    《朱子治家格言》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具体而言,就是唐宋转型背景下的“宋元明清”的科举沿袭:

“唐宋”经常被作为一个关键词使用,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原因是因为唐宋历史确实有“连续性”,主要在于宋代在政区设置、法律条文、官僚体系、科举制度,以及礼乐制度等各个方面都是承接唐代的,所以说“宋承唐制”。另一个原因乃在于唐宋历史的“断裂性”,日本的内藤湖南根据西洋史的背景,明确地提出一种理论,把唐算做“中古”的结束,而把宋看成“近世”的开始,具体见于他的《概括的唐宋时代观》。陈寅恪的《论韩愈》也提出“概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据此视角,葛兆光先生在《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角、角度与方法》中指出,唐宋转型具体表现为:

第一,盛唐以后的“孔子升格运动”,使中国儒家思想的方向,从荀子强调“礼法”一路,转向孟子一路的“性善”、“良知”、“好辩”,引起了刘子健说的“中国转向内在”,确立了宋代重视“内在超越”的路数;

第二,韩愈《原道》开创了宋代新儒家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和历史的风气,而他的学生李翱的《复性书》结合儒释两家的说法,也把儒家的道德约束从外在转向内在,结果是一方面使佛教理论进入儒家学说,另一方面让新的儒家学说有效地超越了佛教,同时也有效地取代和抵制了佛教;

第三,宋代有怀疑经典的风气,欧阳修怀疑《易》,朱熹怀疑《古文尚书》,但是这种风气可以上溯到中唐时代啖助、赵匡、陆淳,他们质疑《春秋》三传;第四,从唐代贞元、元和年间开始的变礼迭出、仪注盛行,敦煌各种《书仪》、《随身宝》,改变了传统的、由贵族垄断的经典之礼,使长期以来礼仪与社会生活脱节,普通民众与礼仪无缘的现象得到改变,以至于影响到宋代。[[2]]

    因此,“唐宋转型”后,真正对后来的明清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宋代,形成了一个“宋元明清”的时代文化的连续体,具体体现在科举制度的沿袭和深化方面。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沿袭隋制,又有新的发展,据新旧《唐书》及《通典》等史料记载,唐代科举考试所试各科有:

1. 常科,包括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其中明经又包括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

2. 非常科:制举。通常所说的唐代科举项目,主要是指进士、明经和制举,尤其是进士科,更为人所称道。进士、明经和制举代表了唐代科举制的主要种类及特点,也是唐代高级官员入仕的重要途径。秀才、明法、开元礼、道举等科,在唐代就其重要性来说,都比不上进士、明经和制举。[[3]]

    宋代承袭唐代制度,继续沿用科举制度并将其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扩大化,对后来的元明清三朝影响甚巨。

    宋代实行锁院、糊名、誊录这些隔绝考官与举子,只凭程文而不再见本人的措施,种种防弊措施也在加强,由此遂导致“取士不问家世”原则在宋代的实现。宋代还把;录取进士的名额也增大,科举在政治上的地位越来越重,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考试的内容重点由诗赋转向经义,反映出儒家思想较之唐代明显增长。元代实行科举的时间不长,所取人数亦不多,但其所订之制却成为明清的蓝本。其制规定考四书、五经,用程朱注,不仅考试成绩的判定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统一的标准,而且,这些书籍也较易获得,尤其四书内容较为简明,较易准备,这对贫寒子弟克服求学最初的障碍是相当重要的。科举在明代实际上已经基本上完备定型。各级科举的层次、细则在明代得到了越来越精确的规定,科举构成了一张严密有序的大网。考试与学校的结合达到了几近于浑然一体的程度。八股文不仅使衡文更明快,实际也提高了考试的难度。清人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他们对这一制度的作用主要是在坚持和进一步严格化、细密化。[[4]]

    正是因为明代实行科举制,以朱熹注《四书集注》为考试内容,以八股取士,同时扩大了招考范围,所以再一次提高了儒学的地位,真正在中国的民间进一步普及了儒学,使得儒学的精义深入人心,促进了明清家训的繁荣。因此,有研究者指出:“明代及清朝前期家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的需要。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明清的统治者们崇尚儒学,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加强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通过科举制度招揽人才、钳制思想,是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一个重要途径。……封建统治者加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的需要,相应地要求作为‘国’之缩影的‘家’的统治者——封建家长也要加强对子弟家人的管束和教化,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家训的发展。其次,朝廷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第三,官僚士大夫的积极传布。……第四,经朝廷表彰的郑氏家族及其家训的影响,也是明清家训繁荣的又一个重要原因。”[[5]]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朱柏庐在熟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教和道家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实际,撰写出著名的《治家格言》,泽被后世。下面,我们从“质善文美”两个维度来评析《治家格言》。“质善”指其内容符合儒家之道,代表了中国人勤劳、节俭、朴实的治家思想;“文美”指其文本的外在形式对仗、押韵、朗朗上口,易记易传。

二、“质善文美”的《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全文并不长,大约500多字,为了更加全面集中地展示,故全文录于此: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难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生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宜平心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有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以上为《朱子治家格言》的全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朱柏庐的家训特点和风格,下面具体从“质善”和“文美”两个维度去分析本家训:

    首先,《朱子治家格言》在内容上体现为“质善”。“质善”即为《朱子治家格言》的内容以儒家之道为根本,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

    从内容上来看,《朱子治家格言》主要还是按照朱熹《四书集注》中《大学章句》篇的精髓为指导的。

    《大学章句》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其中特别提到,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而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如果没有修身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本乱而末治者是没有的。所以,此处反复申述的道理之一便是“修身乃一切之本”。

受此影响,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内容也主要围绕“修身”、“齐家”展开。因为当时身处封建专制时期,加之朱柏庐自身的身份,所以他没有在家训提及“治国”和“平天下”的内容,这是与“帝王家训”不同的地方。

    《朱子治家格言》中所体现的的“修身”和“齐家”内容有:

1.教育子女要勤于打扫居室卫生,保持居室的整洁和安全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开篇即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特别提到了要勤于打扫居室,保持居室的整洁,同时,还要注意居室的安全。这充分体现了朱柏庐所秉持的古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精神。

    为何如此重视居室的卫生和安全,并将其放置在整个《朱子治家格言》的第一段?在我看来,这是朱柏庐对于日常生活的深刻体察。因为居室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居室脏乱差,不光反映出所居住之人的懒散、不讲卫生,更反映出所住之人精神世界的混乱无序和无所寄托,同时,脏乱差的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所住之人的心情和状态,让人心烦意乱,无所事事。而如果不注意居室的安全问题,则会直接导致居室所住之人的性命之忧,而人最基本的满足就是安全、其次是生存,最后才是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由此看出,朱柏庐对于人所居住的居室的卫生和安全两个方面是极为重视的。

2.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勤劳持家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既与传统儒家优秀文化有关,也与我国长期处于农耕文明有关。作为一个农耕民族,有《悯农》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此处特别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这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关,更与消费习惯有关。我们今天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物质生产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物资供应极大的丰富,但是,我们也要时时谨记“勤俭节约”的古训,做到不浪费,适度消费,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此外,朱柏庐对于生活器具的“质而洁”的强调,对于“饮食约而精”的重视,也正契合了今天的“极简主义”的生活理念,突出的是减少生活的超额负担,抓住生活的主线,删繁就简,活得自然健康,而这些饮食和起居上的规训今天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验证。特别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很多时候人为物所累,心为物所迷,常常感到疲惫和劳累,这个时候,不妨做做减法,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放空一下,如饮食上的清淡或少吃,少去追求物质的奢华,少去攀比住房的大小与好坏,也许会获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3.教育子女做人要“知进退,明荣辱”,要“兼听则明”

    作为一位饱经世事的家长,朱柏庐知道人世间的险恶和不易,但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性善说”的影响,朱柏庐又特别强调做人要善良,要“知进退,明荣辱”,如《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此处特别强调了做人做事要有计划,要“未雨绸缪”,不要“临渴掘井”,同时要给自己留有后路,要“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同时,因为朱柏庐生活的年代还不是今日之法治社会,所以他主张“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同时,做人也要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生骄态者,贱莫甚。”“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做人还要“兼听则明”,所以要避免“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要注意开阔自己的胸襟,要勤奋上进,少接触那些恶少,多接触那些踏实可靠的富有经验的人。在社会上,要能够清醒客观,理性地分辨善恶是非,“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宜平心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在受到别人的帮助和恩惠的时候,要怀有感恩的心,永远也不要忘记,而在施予别人好处后,不必记挂在心上。总之就是做人要善良、清醒、理性,常怀感恩之心。

4.教育家中子弟要戒色节欲

    明清以来的家训与之前的朝代家训又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明清家训中多了一些告诫子弟要戒色节欲的内容。这与明清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关。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生活中的物质较为丰富,出现了明代的“世情小说”《金瓶梅》,还有其他情色类小说,如《肉蒲团》、《灯草和尚》等,这些小说一方面为了吸引读者,在小说中大量描写男女之事,且绘声绘色,大力宣扬,但在小说的结尾处,又都设置有劝人戒色节欲的教化之语。在这样一种历史文化背景之下,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中也有对子弟戒色节欲的教导。

    如朱柏庐提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就是告诫自己的子弟,少接触社会上的那些“三姑六婆”,因为这些女人其实是“淫盗之媒”,也就是传播淫盗的人。和这些人接触多了,自然会染上淫盗的恶习,从而败坏了自己的生活作风和家风。同样,漂亮的婢女和娇嫩的小妾也并非是闺房之福,相反,因为招引来这些美丽娇嫩的女人,反而会让男主人沉溺于女色当中不能自拔,使男主人不思进取,身心有亏。更进一步,就是童仆也不要用俊美的男孩,妻妾也不要让她们浓妆艳抹,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引起家庭内部的纷争。因为旧时的家庭多为大家庭,不同于今天现代社会的三人或四人规模的小家庭。大的旧时家庭如《红楼梦》中展示的一般,近现代的旧时家庭如巴金《家》、《春》、《秋》中展示的一般,往往是较多人聚在一起生活,所以易于引起家中的混乱。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引起家庭外部其他人的窥视和骚扰。

     除了戒色外,朱柏庐还告诫子弟“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因为酒色财气多指不良的生活嗜好和习气,所以朱柏庐并不是彻底反对“财和酒”,而是反对“意外之财”和“过量之酒”。因为“意外之财”来之不义,不是勤劳所得,所以易生祸端,所以不要贪。而“过量之酒”易让人乱性,失去理智,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5.重视慎终追远,重视子女教育

    作为一家之长,除了要重视现世的教育外,还要通过祭祀祖宗来“慎终追远”,这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孝道”的传统。在传统的十三经中即有《孝经》,对于孝道的各个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也影响到朱柏庐的孝道观。

    因此,他提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强调祖宗虽已早逝,但不能忽略了对他们的祭祀,同时,祭祀的时候要保有一颗真诚的心,的的确确是发自真心地祭拜祖宗,而不是流于形式,做做样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表达自己对于祖上先人的追思与敬意,另一方面也是做一个表率给自己的儿孙,然他们也心存对于父母和祖上的敬畏和感恩,将抽象的孝道通过祭祀这种形式具体生动地传达给家中子弟。

    对于祖宗如此,对待子弟更要严加管教,要让他们耕读传家,所以朱柏庐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这里所说的经书,主要是指儒家经典。自隋代立设科举考试以来,考试的内容就以儒家经典为主。隋、唐、宋科举考试内容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到元代时,开始在“五经”之外出现了“四书”(朱熹著《四书集注》,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到明代时,因朱元璋之故,朱熹《四书集注》得到特别重视,基本上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八股取士以“四书”为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因此,朱柏庐此处所说的“经书”主要指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读经书的目的,除了加强子弟的修养外,还肩负着报效朝廷的重任。同时,做家长的还要以身作则,“居身务期简朴”,自己首先要做到简朴,不铺张浪费,不飞扬跋扈,这样才能做到教育子弟直道而行,不违良知。

    在子女长大之后,谈婚论嫁之时,更要秉持着“重人品”,不重“钱财”的标准,所以要“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在家中子弟读书、婚假、考取功名,走向社会后,他劝诫自己的子弟要做到“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也就是说,读书并不纯粹是为了科第,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向圣贤学习。做官要“心存君国”,要忠于自己的君王和国家,不能只想着自己的身家性命。朱柏庐在此提出这一点,也是与他身历明清二朝的经历有关。康熙时,开博学鸿儒科,他坚决不赴,表现了他一心向明,不侍二主的决心,用自己的政治实践为“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也为子弟们做了最好的表率。

6.注意维护家庭关系、亲戚关系和邻里关系

    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群居性是其重要特征。因此,除了维护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好自己的子弟外,如何与邻里相处好,便成为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除了“近邻”外,还有“远亲”。因为传统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每个家庭的规模都不小,与之相关的亲戚家庭规模也不小,因此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对于如何处理好自身家庭和邻里关系以及亲戚关系,朱柏庐有自己的一套主张,而这个主张的出发点就是“忍让和宽容”。如他说:“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难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这几句话信息量很大。对于外面的做买卖的人,不要占人家的便宜。对于穷苦的亲邻,要多加温暖的体恤。因为在朱柏庐看来,刻薄和乖舛都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健康发展。对于大家族内部的兄弟叔侄,要一碗水端平,多照顾一下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亲戚。同时,要讲究长幼有别,内外有分,不能嘻嘻哈哈,没大没小,要有规矩,要严肃认真。而如果是听了媳妇的枕边风而导致兄弟失和,那就不是大丈夫。当然,这里也反映出朱柏庐在当时时代所体现出的大男子主义,过分强调了兄弟如手足的重要性,而没有具体去分析“妇言”是否合理。这是我们现代人值得批判和反思的。

    重钱财,而忽视慢待了父母,那就不配做人子,更不配做人。这也是强调孝道的。

7.受到佛教影响,讲究“因果报应”

    佛教自东汉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后,一直到唐代出现禅宗,完成了彻底的中国化过程。自唐宋之后,佛教的很多观念深入中国社会,对中国各个阶层的人均产生了影响。受此影响,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也体现出了儒家思想之外的“释家思想”,讲究“因果报应”。

    首先,做人要向善,真正具有善心,因此“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有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其次,做人要勿作恶,因此“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如果作恶,那就会遭到报应,即便是今世不报,那么也会在来世报。这种思想并非来源于传统儒家思想,而主要是来自于佛家的“因果报应”,此生和来世,此岸和彼岸。

8.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顺时守命”

     先秦老庄形成了独特的道家思想,其中之一便是“顺时守命”,因为“回归本性,回归自然,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其一是‘柔’;其二是‘顺’。‘柔’是就人生主体来说的,是说人自身不要有主观意念,不要有主观欲望,不要有主观追求,不要有主观自我,柔软到对客观事物没有任何障碍、对自身的自然存在和自然变化没有任何妨碍的程度;‘顺’是就人生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是说在人与客观事物的接触中,一切都要顺从客观事物的自然本性,不干扰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变化。”[[6]]

    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提出:“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其乐。也就是说,只要家庭和谐、家人安顺,即便是早饭和晚饭都不够,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团聚在一起就很高兴。同时,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好臣民,早早把国家的赋税交上去,即便口袋里所剩无几,但也心安理得,自得其乐。

    因此,朱柏庐最后总结说:“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这八个字“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如果真能做到这八字箴言,那么这样的人也就近乎完美了。

其次,《朱子治家格言》在形式上体现为“文美”。“文美”即为语言形式之美。

    在明清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家训,为何单单《朱子治家格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除了其内在的“质善”外,还有其外在的“文美”。而在内容之外,追求文采之美,也是儒家一贯的主张。

孔子最早提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理论主张特别强调了文章不光要有思想内容,还要有文采,这样才能让文章流传的广泛(空间上)和深远(时间上)。

    具体到《朱子治家格言》上,主要是其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仗极为工整,且揭示出一个朴素的道理,也让人信服。同时,朱柏庐还采用较为浅近的文言文来说理,如“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有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文中没有什么生僻的字词,采用一种对话式的口气娓娓道来,仿佛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话语,让人读后心生亲切之感。

    以上是我们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的分析,主要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其本身“质善”而又“文美”的两个方面进行了述评。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朱子治家格言》中闪烁着很多“修身”和“齐家”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今天去挖掘、学习和弘扬。

作者简介:彭笑远,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经典与青少年教育研究。


[[1]] 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706页.

[[2]] 以上内容参阅彭笑远著《唐宋诗学转型视野下的杜牧诗歌研究》,华艺出版社2009年版,25-27页.

[[3]] 以上内容参阅彭笑远著《唐宋诗学转型视野下的杜牧诗歌研究》,华艺出版社2009年版,55页.

[[4]] 以上内容参阅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98—100页.

[[5]] 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492—496页.

[[6]] 王德有主编《中国哲学小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