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传统家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尤以“齐家”思想最为重要。中国传统家训中“以睦亲为上”的“齐家”思想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及勤俭持家等内容。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家训中“齐家”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鲜活的时代内容,不但有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昌盛。
关键词: 传统家训 “齐家” 思想 孝慈
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家箴、庭训、庭诰等,是家庭或家族中父祖等长辈对子孙及族人的训诫和教诲,也包括兄长对弟妹的劝勉、夫妻之间的嘱托。我国传统家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涉及修身、处世、治家、仁爱、清廉、婚恋、交友等许多方面,其中尤以“齐家”思想最为重要。“齐家”即“整肃家风家规”、“整治、治理家庭”之义。古人希望通过“齐家”达到和睦家庭、端正家风、垂范后世之效,即实现颜之推所谓的“整齐门内,提斯子孙”(《颜氏家训·序致》)。
中国传统家训中“以睦亲为上”的“齐家”思想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顺及勤俭持家等内容。
一、父慈子孝、长少有序
传统家训十分重视“父慈子孝”对建立起一个长少有序的和睦家庭的重要性,其中尤其重视子女对父母的“孝”,强调“百善孝为先”,把“孝”视为子女应具备的最根本的德性和为人处世的根本。柳砒有言:“立身以孝梯为基”(《诫子弟》)。明代大儒者姚舜牧在《药言》中也提出“孝梯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王夫之认为“孝友之风坠,则家必不长。”(《船山遗书姜斋文集补遗》卷一)
何谓“孝”?《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何谓“善事父母”?《孝经·纪孝行》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的最基本含义是“孝养”,即子女从物质上侍奉、赡养父母。古人认为侍奉、赡养父母是儿女应尽的家庭义务和道德责任。《孝经》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司马光提出:“凡子事父母,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司马氏居家杂仪》)
传统家训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除了物质方面的奉养外,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敬爱,即“孝敬”,并强调“孝敬”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一种孝道。如仁孝文皇后《内训》中就说:“孝敬者,事亲之本也。养非难也,敬为难。以饮食孝奉为孝,斯末也。”在物质供养和精神赡养之间,把精神赡养摆到了第一位。司马光认为,仅仅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这是连动物都做得到的,重要的在于敬重。他引用孔子的话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清代的曾国藩提出“事父母以得欢心为本”的思想,认为侍奉老人应和颜悦色,要从精神上关心父母,使父母精神愉悦。清代教育家吴汝纶要求子女把对父母的敬爱推广到对叔伯等长辈的敬爱,提出“孝,不但敬爱生父,凡伯父、叔父,皆当敬爱之;不但敬爱生母,凡嫡母、继母、伯叔母,皆当敬爱之,乃谓之孝。”(《桐城吴先生全书·谕儿书》)
传统家训既注重“子孝”, 也注重“父慈,即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仁孝文皇后《内训》曰:“慈者,上之所以抚下也。上慈而不懈,则下顺而益亲。” 袁采认为父子贵慈孝,“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袁氏世范·睦亲》)。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夫风化者, 自上而行于下者也, 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颜氏家训·教子》)。
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提出,过于溺爱子女实为祸害,“人之有子,多于婴孺之时爱忘其丑。恣其所求,恣其所为……日渐月渍,养成其恶,此父母曲爱之过也。”颜之推提出:“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颜氏家训·教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既不能忽视、怠慢,也不能过于狎昵,如果过于简慢,就做不到父慈子孝,如果过于狎昵,就会产生放肆不敬之心。同时,他还强调父母对子女要一视同仁,不应该有所偏爱,“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 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颜氏家训·教子》)
二、兄友弟恭、妯娌和睦
在兄弟姊妹关系上, 传统家训强调“兄友弟恭”,即兄长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兄长要恭敬。
传统家训认为,兄弟之间血脉相连、骨肉相通,相互间应友爱相处,“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苏洵曰:“兄弟同胞一体,弟敬兄爱殷勤。须要同心竭力,毋分尔我才真。”(《安乐铭》)庞尚鹏要求子孙切记“骨肉天亲,同枝连气,凡利害休戚,当死生相维持。”(《庞氏家训·崇厚德》)颜之推尤其强调父母去世后兄弟间互相照顾、互相提携的重要性,他说:“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颜氏家训·兄弟》)
曾国藩十分重视兄弟和睦对巩固家庭关系的作用,提出“兄弟和睦为第一”、“力挽家运”的首要因素在“兄弟和睦”,“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他还认为做到“兄友弟恭”,最重要的是兄弟之间要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兄以弟得坏名忧,弟以史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曾文正公家训》)。
颜之推对兄弟关系不和睦会导致家庭败亡的严重后果有深刻认识,“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雠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颜氏家训·兄弟》)在他看来,如果兄弟之间不和睦,那么侄子之间就不会互相友爱,族中子弟间的关系就会随之变得疏远淡薄,而彼此的僮仆也会因此反目成仇。一个家庭到了这种地步,连过往路人都可以随意践踏欺辱他们,那还能指望谁来救助呢?因此,保持兄弟之间的和睦关系至关重要。明末清初学者孙奇逢认为父子兄弟团结则家道隆昌,反之家道衰败指日可待。他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固结而家道隆昌,此不必卜之气数也。父不父,兄不兄,弟不弟,人人凌竟,各怀所私,其家之败也,可立而待,亦不必卜之气数也。”(《孝友堂家训》)
颜之推在分析兄弟不和的原因时指出,兄弟关系的疏远和破裂,主要是因为受娣姒(妯娌)关系的影响,“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颜氏家训·兄弟》)颜之推认为,要维持好的妯娌关系,重要的是在家庭事务上,家长要秉公、兄弟要礼让、妯娌要以恕道给予谅解之心,“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颜氏家训·兄弟》)如果能够本着仁爱之心行事,把兄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加以养育,则这种弊端就不会产生了。
三、夫义妻顺、相敬如宾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在夫妻关系上,传统家训十分强调“夫义妻顺、相敬如宾”。
《左传》曰:“夫夫妇妇,所谓顺也。”(《左传·昭公元年》)意思是说丈夫应有丈夫的品行,妻子要有妻子的德操,如此夫妻关系就顺了。那么,何谓丈夫的品行呢?春秋时期的晏婴说:“去老者,谓之乱;纳少者,谓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晏子春秋·外篇》)作为丈夫要守义,见色而不能忘义,处富贵而不失伦。姚舜牧主张“一夫一妻是正理”,强调婚姻的忠贞专一,告诫子弟“结发糟糠,万万不宜乖弃”(《药言》)。
妻子的德操又是什么呢?司马光认为:“为人妻者,其德有六:一曰柔顺,二曰清洁,三曰不妒,四曰俭约,五曰恭谨,六曰勤劳。”(《训子孙》)倡导为妻要柔顺、节俭、勤劳。汉代著名女学者班昭在《女戒》中也指出,女子“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强调女子修身最重要的要做到恭敬,避免过于刚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柔顺,恭敬和柔顺是女子的最大礼仪。她在论夫妇关系时说:“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作为夫妻,应以礼义互相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
如果丈夫对妻子不仁义,那么妻子就不会对丈夫柔顺,“夫不义,则妇不顺”。若夫妻间的礼义恩爱没有了,夫妻也就该离异了,“恩义俱废,夫妇离矣。”(《女戒》)所以,司马光在《家范》中指出,夫妇只有相敬如宾,才能和睦美满,“夫妇之际,以敬为美。”袁采也强调夫妻之间应以礼相待, 相扶到老,“以宾礼行于夫妇间,虽老而谨”(《袁氏世范》)。
四、勤俭持家、严谨治家
传统家训十分重视和提倡勤俭为本的持家之道,视勤俭为“治生之道”、“发家致富之本”,认为懒惰与奢侈浪费则是败家破国的祸首。
清代朱用纯在《朱伯庐治家格言》中说:“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要求家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曾国藩认为勤俭乃兴国兴家之本,“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 并告诫后人:“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文正公家训》)。
古人认为,勤俭二字,勤最为重要。庞尚鹏视勤为持家之根本,“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庞氏家训》)曾国藩更是强调“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无论是居家、居官、居军,皆以勤字为本。”他说:“身勤则强,逸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百种弊端皆由懒生”(《曾文正公家训》)。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也告诫子孙要把农桑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勤勉而致丰裕,“无一处不可以养人,惟患人之不勤不勉。尔诚能勤勉,到处皆可耕凿,以给妻子也。”
历代家训都十分注重子孙节俭理念的培育和养成。如颜之推告诫子孙在生活上要“施而不奢,俭而不吝”(《颜氏家训·治家》)。陆游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放翁家训》)。诸葛亮提出“俭”是培养君子操守的关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南宋的倪思更是把“俭”看作立身、成家的根本:“俭者,君子之德。世俗以俭为鄙,非远识也。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奢则用不给,奢则贪求,奢则掩身,奢则破家,奢则不可以训子孙。利害相反如此,可不念哉?”(《经锄堂杂志》)
传统家训在注重勤俭持家的同时,也十分强调严谨治家的重要性。清朝大学士张英提出:“治家之道,谨肃为要”(《张英家书》)。“谨”者慎重,小心之谓也;“肃”者恭敬,认真之意也。也就是说,治理家庭的根本方法在于谨慎肃穆,家庭内部成员相处时应该相互尊重、互敬互让、以礼相待。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团结相处,保持家道有序和兴旺,使每个家庭成员因此而受其福。宋代杨万里在《诚斋集》中指出:“家无贫富,人无智愚,子孙皆不可不教。非欲使其便取功名,登科第,以光门户,且使粗知礼义廉耻,稍通晓世务,庶几免为小人不肖之归。”认为无论家庭贫富、人之智愚,子孙皆不可不教。教育子孙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要考取功名,但一定要知道礼义廉耻,稍微通晓世务,以此来做到严谨治家,传承淳朴家风。
总之,传统家训“齐家”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等思想。今天我们继承、发扬传统家训中“齐家”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鲜活的时代内容,不但有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昌盛。
作者简介:朱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生,徐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伦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