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建设与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 王殿卿 俞家庆

    摘要:重视家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重视家庭建设,既是历史的呼唤,也是一种历史的反省,更是一种历史文化观的重建。坚持正确的历史文化观,才能把握和理解儒学的“齐家之道”。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就要辩证处理好精华与糟粕、批判与继承、文化与政治、动力与阻力、本土与外来的关系。

    关键词:齐家  家庭文化 家庭建设  历史文化观

    家庭建设,重在文化建设,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正,民风好,就为社会释放正能量,社会祥和,国家安定发展。家风不正,就容易冒歪风、出邪气,成为各种犯罪的孵化器。古语说,家乃国之本,本固则邦宁。家庭建设,不只是私事,更关系着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是承传民族文化基因、培育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是教育子女做人,立德树人的第一所学校,要教育子女成为有人性的人,非冷血宠物;成为中国人,非他国洋奴;成为好公民,非阶下囚;成为事业接班人,非败家子;成为国家栋梁,非尸位素餐之辈。家教、家风,并非私事,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优劣。

    家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系,建设家庭文化,就是为民族文化的根系浇水、施肥,使得民族文化繁荣昌盛;忽视家庭文化建设,民族文化的根系一旦缺水少肥,就容易花果飘零。

    重视家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道德人格和政治理想的追求。中华传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齐家”思想,历代先贤编著的家训和蒙学典籍,是中华民族“齐家”实践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弘扬中华美德,立德树人,建立良好家风与民风,促进社会和谐,均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家庭文化与中华文化同命运,共兴衰。近百年来,中华文化不断受到“欧风、美雨、苏霜”的冲击、质疑、贬损、批判。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新自觉,再次挺直自己文化脊梁之时,才使得中华文化,如遇春雨甘霖,根系施展,繁花似锦,果实累累。“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热心的专家、学者和遍布城乡的教育工作者、干部、群众才有可能“解放思想”,去爬梳、挖掘儒学“齐家之道”,并研究如何传承、创新、转化,针对社会生活实际问题开展家庭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因此,当今重视家庭建设,既是历史的呼唤,也是一种历史的反省,更是一种历史文化观的重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反复复强调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摆脱“殖民地的文化心理”,转变近百年来文化思维模式,建立新的历史文化观,指明了方向。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所表明的正是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坚持这一正确的历史文化观,才能把握和理解儒学的“齐家之道”。历史文化观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现象的立场、观点、方法。持不同的历史文化观,对历史文化现象的看法会大相径庭。

    2014年冬天,在山东德州出席德文化研讨会,那里有个董仲舒的“董子读书台”,一个以孔子、董子、朱子“三子”为主线的儒家思想展览馆。看后,大家对于董仲舒的历史定位与评价,多有议论。有的说,独尊儒术,三纲五常,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误导了中国;有的认为,他从“焚书坑儒”的“火堆”中救出了儒学,从此刚刚统一的中国,就有了统一的思想,用儒家修齐治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建立起社会管理与发展的新秩序,对于中国两千年的统一、稳定、发展、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没有独尊儒术,就没有儒学后来的发展与贡献,因而,也就没有发展至今的中国。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观。

    回顾以往20年我们开展中华美德教育试验,始终令人“困惑”的也是我们应当有个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观。1994年开始,我们在北京进行以倡导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德”为内容的学校德育改革实验。到1996年就被一些人指责说,这个实验是用封建糟粕毒害当代青少年,企图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在一份全国发行的刊物上,连续批判。1999年,我们聘请八位博士撰写以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德”为内容的《大众道德丛书》。在出版社领导终审时,认为这“八德”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国民党政府提倡的,拒绝出版;2007年,一位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分管学校德育的处长,对于开展诵读《论语》章句的校长说,“怎么,让学生诵读这种亡国灭种的书!”;2014年11月,一位全国著名小学校长,在报上发文章认为,要培养世界公民,就不推荐《弟子规》;却主张读原版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有的老领导,也一再叮咛,给孩子讲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定要有批判,坚持“批判的继承”,否则会犯错误等等。面对“刊物”、出版社、主管领导、第一

    线小学校长和人们尊敬的老领导,如此表态,使我们搞德育改革实验的人深感观念不通,寸步难行;观念不同,很难沟通。令人受到鼓舞的是2014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就要辩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精华与糟粕。如何对待中华历史文化包括儒家文化,人们都同意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何谓精华,何谓糟粕?这些却需要认真思考。首先我们要承认任何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其精华与糟粕,这是历史文化的一种常态。对于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要分清孰多孰少,精华多者总体上可以说是一种优秀的历史文化,反之,可以说是一种落后的历史文化。中华历史文化总体上看是精华多于糟粕的优秀历史文化。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自尊与自信,挺直自己的文化脊梁。我们要爬梳整理的儒学“齐家之道”等家庭文化的许多思想材料确实产生在封建社会,但我们要认识到,农业文明不等于落后的文明,长期在封建社会传承的文化并不一定就是糟粕性的文化。相反有很多反映人类处理各种矛盾的智慧。也有很多东西可以“与时俱进”,经过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全可以为今天所用。

    批判与继承。对待中华历史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批判是手段,继承是目的,两者不能颠倒,不能只有批判没有继承。文化发展确有不破不立的问题,但破易立难。荀子讲过:“旧礼已废,新礼未立,必生乱象。”在这方面,中华民族曾付出沉重的代价,需要清醒理智地进行反思。而今,我们的文化发展进入了继承、弘扬、转化、开新的新时代,要立字当头、建设为主。对于历史文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要从“批”与“破”的惯性中解放出来。批判的武器是需要的,但不当的批判会付出沉重的历史代价。比如,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女学”,曾被冠以“男尊女卑”、“歧视妇女”等批判了一百多年。今天看来,历史上的“女学”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女学”是否有其值得珍视的“合理内核”?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不然习近平总书记怎么会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把“贤妻良母”、“相夫教子”也作为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重要观念呢?

    文化与政治。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道德是文化的灵魂,历史是文化的筋骨。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它反映特定阶级的文化主张,但也决不可能脱离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我国历史上,不同王朝的统治者不管主推哪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也不可能“揪着自己头发”离开自己本土的历史文化。这反映出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几千年来,统一、稳定、进步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这与中华历史文化有直接关系。儒学“齐家之道”,很多反映在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家训》文化中。流传至今的几百部《家训》中,既有所谓的“帝王家训”,也有大量的“仕宦家训”,也有市井口口相传的“市民家训”,还有皇朝颁布,令臣民诵读的“圣谕广训”,无论何种“家训”,其教育人立身、治家、处世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动力与阻力。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历史文化究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还是阻力?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阻力论”,一种是“动力论”。中国近代的落后以及西方文明随着“船坚炮利”的强势涌入中国,使“阻力论”逐步成为主流话语,把很多复杂的历史问题都归罪于儒家思想。实践证明,这样的认识是不客观的。1984年,谷牧先生讲到孔子、儒学时曾指出:“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不快,就是因为吃了这位老夫子的大亏,这是第一种看法。当代国外又有与此相反的第二种看法,认为世界二战后经济发展快的,多是儒学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被提到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近几年来我国大陆也被列入这个名单。”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西方中心论”历史文化观的局限性。面对当前社会失范、道德滑坡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反思,长期以来,我们将儒学“齐家之道”弃之如敝屣,忽视甚至否定家庭、家风、家教的作用造成多大的失误。要认清中华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使中华历史文化更多地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本土与外来。文化历来是多彩多样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不论其如何高明,若不实现“本土化”,就会水土不服,难以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切不可照抄照搬。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历史文化中的精华相结合。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家庭文化建设同样是这个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外国,主要是欧美的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青少年德育理论传入我国,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由于没有结合中国实际,“水土不服”、“不接地气”,因此,一般都没有成什么气候。看来还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德育之根”,真正了解了中国,才能取人之长,办好自己的事。

    作者简介:王殿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俞家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课题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