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易》家庭伦理观重塑当代家庭的价值观 – 邓立光

摘要:中国上古家庭伦理,可以从《易经》相关的卦如《咸卦》、《恒卦》、《姤卦》、《家人卦》等得到了解,而易卦的意义由卦爻原则推断出来,因此,易卦所显示的家庭伦理就成为理则,既然是理则,便有普遍性,故可以作为重塑当代家庭价值观的重要参考。

本文以《姤卦》《咸卦》《恒卦》《家人卦》为例分别分析男女相处之道,男女之感应,夫妇之道,家教及男女的家庭角色等古人对于家庭伦理观自有的完整观点。重塑当代家庭的价值观,可以承接古代家庭的伦理观,以成就如鼓琴瑟的夫妇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理想家庭关系。

    关键词:家庭伦理  男女  重塑  价值观  夫妇

《姤卦》言男女相处之道

《彖传》就阴阳刚柔的连合给予最高的评价,如“天地相遇,品物咸章”,此即《序卦传》所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而且在天覆地载的前提下,万物发荣滋长,皆出现茁壮成长(咸章)的情景。这样的阴阳相遇,谓之“刚遇中正,天下大行。”表达了只有以坚守原则不逾越为前提,真正的阴阳互补才会出现,而行事才产行理想效果,并可作为天下表率。因此,《垢卦》所言阴阳相遇的意义便十分重要。套在男女之间,便是两性的相处之道。

    “姤”的意义是阴柔遇上阳刚。本卦五阳一阴,是阴消阳之卦。初六处至少之地,为五阳所钟。此于女性而言则有浮滥之嫌,故《卦辞》云:“女壮,勿用取(娶)女”,就是说社交能力很强的女子不可以娶为妻子。就男女相处而言,这表示女子多情分心,当然男女都可能会如此,但本卦特指女性,除了卦体结构五阳一阴,阴爻处于初位是重要原因,爻例以阳上阴下为常位,而爻由下而上,故一阴承五阳,即显示女子的多边男女关系。

    男女相处之道,由六爻的三组对应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初六偏应九四:阴爻安静自守则吉,躁动往应则凶。本爻居于原位以承二爻之阳可矣。上应于四阳则偏而不正,有凶险。这是近“比”优于远“应”的例子。因此,女性对于感情宜专一,现实情况是女子用情不专,家庭往往不保。九四偏应初六:本爻下应初爻,偏而不正,有悖常情,且二、三俱为阳爻,阻隔太甚,故情况犹如厨房失鱼,必生凶险之事。

    九二敌应九五:本爻敌应,居于原位,据初六而成一对。犹如厨房里的鱼,只宜自家享用,不宜用来宴客。表现了男女婚姻的基本要求,是一对,而且相邻两爻具有阳据阴承的关系,这表现了男女的正位。九五敌应九二:敌应则不强求。孔子云:“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就是努力提升品德,增强才能,这犹如用杞叶包裹甜瓜,有美含之,中正自守,以待有缘,而缘亦必至。本爻表现了“刚遇中正”之道。

    九三敌应上九:本爻如臀部受伤,皮肤脱落,举步维艰,然危而无灾。本爻不受初爻影响,因二爻同为阳,产生阻隔作用;又与上九敌应排斥,无法接近,故安于其位而不躁动。上九敌应九三:本爻不只敌应,而且失位,况处于一卦之末,卦时将过。这犹如面对角落,空自一人。这不合阴阳之道,但因不躁动,不苟且,亦不招祸咎。

《咸卦》言男女之感应

《咸卦》是《周易》下经第一卦,是人道之始。古人云“上经”言天道,故首《乾》《坤》(天地)而终于《坎》《离》(日月)。“下经”言人事,故首《咸》《恒》(人道之始)而终于《既济》《未济》(行事之宜)。就大方向而言,这样的划分合乎《易经》言天道而归本于人事的精神及意旨。

    “咸”的意思是“感”,因此《咸卦》主于感通。感通是天道特徵,故《卦辞》云:“亨利贞”,而婚嫁则属男女感通之事,是吉象。《彖传》以感通之义发论,先就卦爻排列,紧扣阴阳二气之交感互应,言“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上九爻降入六三,六三升至上九,便成为《咸卦》卦体。由此而言“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生化的大源定在“感应”上,而感应是天道生生不息的关键。人道方面,圣人以感化人心为上。要天下和平,首要在感化人心,而不由政令刑罚去造就,只有道德才能产生感化的效果。这层意义孔子有真切的体会,所以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动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感应之理以男女亲爱为喻,由初爻至上爻,展现了由感触脚趾、小腿、大腿,至交欢、爱抚、亲嘴等等亲爱过程,这也是夫妻敦伦之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都是从生生不息的正面意义来看待正常的男女情欲。

《恒卦》言夫妇之道

《咸》《恒》二卦言男女之事,古有定见。《序卦传》云:“有男女(《咸卦》所指)然后有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夫妇之道,就繁衍后代而言,其事行即《咸卦》的敦伦之事,此人类所以能生生不息,而恒久之义即见于此。

    《彖传》以天道为说,天道恒久不已,终则有始。“日月得天而能久照”,言天恒久不变而后有日月更迭;“四时变化而能久成”,言四时恒常更替而形成不变的四季;因此“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言圣人须长时间居位行道,才能移风易俗。由此观之,天地万物的存在,原因不在于瞬息万变,而在于恒久不息。天道如此,人道亦然。

    《大象传》以雷风为喻,雷有警策之意,风有教化之义,因此君子应当秉持原则,确立方向而不移易(立不易方)。本卦的时义在执定目标,持之以恒,则事情虽有阻滞而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即所谓云有志者事竟成。左摇右摆,三心两意,决无成事之理。恒卦的上卦为震,主于变动,与恒久不易的卦时有所抵触,遂致六爻大抵不吉。因此,就一个家庭而言,男女尊重自身的爱情及婚姻守恒,是夫妇能永结同心的基石。

《家人卦》言家教及男女的家庭角色

本卦精神如《杂卦传》云:“内也。”此指家庭而言,故卦名“家人”。卦辞“利女贞”,显示本卦宜于女性占问。

    《彖传》言“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六二与九五居中得正而有应,男女匹配此二爻,则各得其正位。就家庭成员的责任而言,父母承担执行家规和教养子女之责,故有严君之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是各守其位,各尽其份,则家道便正大,此《大学》齐家要义,一家上下有序,则所管治之地亦必上下相安,故《彖传》言“正家而天下定矣。”亦即《大学》所谓“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之意。

    《大象传》以卦象推导出“风自火出”。就日常生活所见,生火焚物,灰烬冉冉上升,火势越大则灰烬播散越急,故有风自火出的感官体验。由此而言“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言之有物即有诚,言之必可行。以此,品行亦能保持一致,不会虎头蛇尾,如老子所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家道得正,必须规矩从严,尊卑有序,而父母亦以身作则,自化化他。

    初九正应六四:所应六四处于下互坎险,然亦在上互离明,故爻象是“闲(防也)有家,悔亡。”本卦初生,家庭成立,最要者是建立家规,以防失教。初严厉,家人关系不和谐而有悔,待规矩立、家节成则悔亡。六四正应初九:本爻处上互离明,所应亦离明,此忠孝节义之家,忠臣孝子俱出其门,光明大吉之象。

    六二正应九五:本爻中正有应,处于离明,坚守妇道,夙兴夜寐,照料家人起居饮食。九五正应六二:本爻以王者之尊感格其家,则威严以外尚有亲情,显示为尊而有亲,自为吉象。

    九三敌应上九:本爻敌应,又在互坎,一家上下皆遵礼而行,虽家规谨严,而终获吉祥。若家人不认真不敬事,养成怠慢性情,最终必有悔憾。上九敌应九三:本爻处最高位,以信示人,不怒而威,最终获得吉祥。此中关键在于躬行自省,内外如一,过而能改,以德服人则人无不服。

结语

    本文从《周易》相关卦义的解说,知道古人对于家庭伦理观自有完整的观点。从男女相处,情意绵绵,再到结婚,都有见地。古人特别重视女性的异性交往,从《姤卦》所表现出来的卦象,显示女性处处留情,对于家庭的伤害远比男性为甚,原因是女性(人妻)乃护持家庭最重要的角色。

    《咸》《恒》二卦显示最核心的夫妇关系,除了男女两情欢愉,就是对婚姻的忠诚专一,这样男女才有安稳的感情归宿,而家庭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家人卦》显示出来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婚姻之道,男女双方必须专一,不能再三心两意。家庭教育方面,须有家规,才能造就有教养的下一代,不能如现代人的做法,父母与子女关系如同朋友,没有上下尊卑,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因为社会是有序的,并有上下尊卑之分。一言以蔽之,重塑当代家庭的价值观,可以承接古代家庭的伦理观,以成就如鼓琴瑟的夫妇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理想家庭关系。

作者简介:邓立光,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国学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