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五五一年)生於魯國昌平鄉的陬邑(今山東曲阜附近)。孔子出生不久,父親叔梁紇就去世了。幼年做游戲,喜歡模仿成人祭祀的禮儀動作。家境清貧,却胸懷大志,十五歲更發憤讀書,勤勉好學。他曾說:“在只有十戶人家所住的小地方,一定有天性忠信,和我一樣的人,可是都不能像我一樣地好學。”他曾經跟郯子學習古代的官制,向老聃學習禮儀制度,跟萇弘、師襄學習音樂。他幾乎無所不學,也沒有一定的老師,任何人只要一點可取,他就向人學習,使他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孔子早年,只為貴族做過管理倉庫和園囿的小事,直到二十七歲,才開始在魯國的朝廷供職。魯昭公二十年,孔子三十歲時,齊景公率同晏嬰到魯國訪問,景公就問孔子,說:“從前秦穆公以一個小小的國家,又地處偏僻,終能在諸侯中稱霸,這是什麼原因?”孔子分析秦穆公成功的原因是:有遠大的目標、政治清明,能舉用賢才,如他用五張黑羊皮,把百里奚從奴棣中贖回,並加以重用,便是最好的例子,景公聽後,覺得孔子很有見解。
以後,孔子因為“知禮”而名聞國內外。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歲,魯大夫孟僖子在臨終前遣命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去跟孔子學習禮儀;後來他們都尊孔子為老師。
魯昭公二十五年,昭公因為討伐季平子失敗,逃到齊國。孔子眼看政治混亂不堪,也到了齊國。他和樂官長討論音樂,聽到舜所用的韶樂,滿心喜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覺。因為精通音樂,能分辨韶樂和武樂的區別,很受齊人讚賞。齊景公向他請教為政的道理,他眼見當時的君臣倫常敗壞,就說:“國君要像個國君,臣子要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景公佩服,想把尼奚谷的田封給孔子,因為晏嬰阻止而作罷。最後就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於是孔子返回魯國。
當時魯國的政治依然腐敗,孔子就決心不做官,開始整理詩、書、禮、樂,用來教導學生,德望也漸漸高起來。魯定公五年,孔子四十七歲,陽虎獨攬魯國的政權,準備叛亂,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作為號召,想拉攏孔子。孔子不見他,卻在路上碰見了,只好在表面敷衍他,考慮出來做官。事實上,孔子絕不會和這種人同流合污。
魯定公九年,孔子五十一歲,陽虎作亂失敗,逃到齊國,魯國的政局才平靜下來。定公為改革政治,任命他做中都地方的宰官。不到一年,政績卓越,四方爭相模仿;接著,升任小司空,大司寇。
魯定公十年,齊國和魯國在峽谷(今山東萊蕪縣)締結和約,孔子隨定公通行。齊國陰謀劫持魯君,被孔子識破。孔子便毫不畏懼,義正詞嚴地加以訓斥。齊景公看到孔子那種嚴正的態度,不由得敬畏起來。回國後,為表示謝罪,便將以前從魯國獲得的鄆、汶陽、龜陰三處歸還魯國。這是外交上的一次勝利。
接著,孔子又開始整頓內政,計劃先削減三桓的勢力。他對定公說:“臣子的家中不可私藏兵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築起三百丈高的大城牆。”於是派子路去當季氏的家宰,打算拆毀三桓的高牆。叔孫氏先把後邑的城牆拆了;季孫氏費邑的城,雖經阻擾,終於也拆了。只有孟孫氏成邑的城,經過阻擾攻戰還是沒有拆。可是,三桓的勢力便大為減弱了。
孔子擔任大司寇,銳意革新政治,在短短的三個月,就使政治上軌道:人人遵守禮法,商人不敢任意哄抬物價,路上不敢撿回別人失落的東西,整個社會充滿和樂的景象。
由於孔子改革的成功,開始受到三桓的猜忌,鄰近的齊國更加擔心,便想盡辦法加以破壞,挑選了一批歌姬舞女送給魯君。季氏不聽孔子的勸告就接受下來;於是君臣共同玩樂,一連三天沒有上朝聽政,政事又漸漸敗壞。孔子眼看已不可挽回,就決心離開魯國。
魯定公十三年,他先到了衛國。看到衛國人口眾多,十分富庶,印象很好。前後大約停留了五年之久,不受衛君重用。有一次,他打算到陳國去。經過匡城,陽虎曾經欺壓匡人,匡人誤認他是陽虎,被圍困了五天才脫險出來。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孔子,孔子不得已去見她。子路很不高興,孔子就很嚴正地申明說:“我若不是因為存著得君行道的一點希望,才不得已去見她,天一定厭棄我!天一定厭棄我!”後來,衛靈公和夫人同車出游,要孔子坐第二部車隨行,孔子感慨地說:“我還沒有看見喜愛美德像喜愛美色一樣熱切的人!”又有一次到宋國去,宋國司馬桓魋住想加害孔子,孔子說:“上天既然賦給我道德的使命,桓魋又能反我怎樣?”又打算到晉國,路上聽到晉國的兩位賢大夫──竇鳴犢和舜華被殺,就回到陬鄉,作陬操這首琴歌哀悼這兩個人。
魯哀公三年,孔子六十歲,季桓子死了,康子繼承卿位,想召回孔子,因公之魚阻止,改召孔子的學生冉求。第二年,孔子到了蔡國,曾經到葉地游曆。葉公問孔子為政的道理,孔子說:“為政的道理,在使遠方的人歸附,近處的人貼服。”有一天,葉公向子路問起孔子的為人,子路沒有回答他,孔子知道了就對子路說:仲由!你怎麼不回答他說:“他這個人呀!學起道術來毫不倦怠,教起人來全不厭煩,用功時連吃飯也會忘記,求道有得高興起來,什麼憂愁都會忘掉,甚至衰老將到也不知道了。”
孔子到了蔡國的第三年,吳國進攻陳國,楚國派兵救陳,軍隊駐紮在城父,聽說孔子住在陳、楚邊境上,就派人聘請孔子。孔子正打算前去,陳、楚兩國大夫怕楚國真用了孔子,對兩國就危險了,於是雙方派人把孔子圍困在荒野上。糧食吃光了,隨行的學生也餓成病了,而孔子仍不停地講學、讀書、彈琴、唱歌。子路滿懷懊惱地來見孔子,說:“有才德的人也會有這樣困窮的時候嗎?”孔子說:“有的,只不過有才德的人遭到困窮時能把持自己;沒有才德的人,那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了。”後來因為楚昭王派兵迎護孔子,才免除這場災禍。昭王想把七百里地封給孔子,因令尹西子阻止而作罷。孔子就回到衛國。
當時衛君出公輒的父親蒯聵不能繼位,流亡在外,這件事常遭諸侯指責。衛君想重用孔子,子路就請問孔子說:“衛君想要你協助掌理政事,老師打算先做什麼?”孔子說:“那我必先端正名分吧!”子路希望孔子不要這樣做,才能獲得衛君重用;孔子加以訓示,並申明端正名分的重要。這種堅守正道的精神,令人讚佩不已。
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歲時,季康子備妥了周到的禮節來迎接孔子,孔子就回到魯國。周遊列國達十四年之久。
孔子回魯國之後,德高望重,被尊為國老,魯國君臣經常向他請教為政的道理;他的學生如仲弓、子游、子夏等也紛紛出來做官,依照孔子的政治理想去實施,這是他感到欣慰的事。他著手刪訂詩、書、禮樂做教材,繼續教導學生,就學的門生約有三千人之多,而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位。
魯哀公十四年,在大野狩獵,獲得一只麒麟,使孔子有“聖王不會再出現”的感嘆。後來顏淵死了,使他覺得失去傳導的繼承人。第二年聽到子路又死在衛國,他的病更加重了。子貢來看他,他嘆道:“泰山就要繃壞了,樑柱就要摧折了,哲人也將凋謝了!”過了七天,一代哲人終於在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四七九年)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逝世後,葬在魯城北面泗水邊上。學生們都在心裡為老師服喪三年,離去時都相對而哭,有些繼續留下來,子貢甚至在墓旁搭了草屋,守墓六年才離開。魯人到墓旁定居的有一百多家,因此把那個地方叫做孔里。魯國世代相傳,每年都定時到孔子墓前祭拜。後來又把孔子的住屋改成孔廟,收藏孔子生前的遺物,供人瞻仰,歷二千五百多年而不衰。
司馬遷說得好:“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賢人也算得多了,當活著時都很榮耀,等他死後便什麼也沒有了。孔子僅是一個平民,他的道統家世至今傳了十幾代,學者們都崇仰他。從天子王侯以下,凡是中國研討六經道藝的人,都依著孔子的話來做最高的衡斷標準,真可說是一位最聖明的人了。”
(本篇取材於史記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