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聖地朝聖讀經班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第二天2025.8.9 孔子与《论语》~韓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講解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第二天

#尼山聖地朝聖讀經班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第二天2025.8.9

孔子与《论语》~韓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講解: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

一、孔子的生平事迹
二、《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三、《论语》不是随意编排的书
四、《论语》的思想体系
1、形而上层面的性天道
2、统合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形而中之谓仁
3、形而下层面的学与艺
五、如何研读《论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十五岁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做事本领。

“志于学” ~这里的学”,根据《论语正义》解释说 “学不外道与礼也”。

意思是说“志于学”就是志于“道”和“礼”为核心的人生大志,
“道”——探索宇宙、人生和社会的根本道理,
“礼”——重建礼乐制度,解决当时人心的败坏、 迷乱和社会的失序、混乱的问题。

这里的 “学” 不是现在学者们坐在书斋里做学问,也不是学生为考试拿文凭寒窗苦读,而是以礼乐挽救世道,以仁爱救治人心,即《大学》所说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

子墨報告
2025.8.12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2025.8.9 開班式

#尼山聖地朝聖讀經班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2825.8.9 開班式:
尼山聖源書院副院長王新宏主持

1、中國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秘書長石永奇先生致辭
2、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秘書長黃美玲女士致辭
合影(明德堂前)

「第七屆東南亞尼山儒學學習和聖地朝聖班」能夠順利主辦,是儒聯和聖源書院的恩賜。在此我代表五十位同學向他們致萬二分感謝!謝謝!

海外華人大約有五千萬,四千萬在東南亞,這四千多萬人,一百多年來飽受排華之苦,受到第二等第三等公民對待,暴力性同化,甚至被多次大屠殺,這是華人永遠的怨恨和痛楚。

在如此環境之下,能夠認識華語華文,大概只有馬來西亞華人辦到。有些馬來西亞華人還可以多讀一點[四書五經],其他國家的華人只能堅守民俗習慣,讓中華文化一直流淌在血液中,保持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勞、忠貞、誠信。

如今讀書人多了,以为文化會重振,現實並不是如此。反觀不少寫儒學大文,講經典內容的人,卻是言無信行無德,講一套做一套,不禁讓人瞠目結舌,噓唏不已。

這是我們面對的困境,是學儒最擔心的事,所以要來孔子聖地,向儒行前輩汲取「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我就用這幾句話,和同學共勉!

子墨致辭
2825.8.9

第七屆東南亞華人儒學經典研修班


第七届
尼山聖地朝聖讀經班
名稱:
第七屆東南亞華人儒學經典研修班

二、主辦:
國際儒學聯合會、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
尼山聖源書院(承辦)。

三、宗旨:
1.促進東南亞華人的對中華文化的瞭解。
2.促進東南亞儒學愛好者儒學素養的提升。
3.為海外華人儒者到世界儒者朝聖地–曲阜朝聖。

四、目標:
為海外華人學員學習中華文化和儒家經典提供説明。

五、內容:
1.了解華夏文化。
2.學習儒家經典。
3.拜謁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三聖地,儒家文化觀光。
4.要求每位學員要寫學習心得。

六、地點:
尼山聖源書院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

七、學員:
1.吸收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三地的儒學學員。
2.男女老少不拘,優先接受團體及華夏文化的工作者。
3.學員不超過50人。

八、日程安排:2025/8/7至16日,含來回10天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吉隆坡KLIA起程(子時)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北京–泗水,入住尼山聖源書院; 報到註冊

2025年8月9日星期六至11日星期一:
1、聖源書院上課學習:《孔子與論語》,《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孝經》解讀,《孟子》
2、文化考察:尼山夫子洞、尼山孔廟,尼山聖境,鄒城孟府孟廟。

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
朝聖:三聖地: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在孔廟舉行歸儒賜字典禮。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和14日星期四:
1、聖源書院上課學習:《大學》導讀,《中庸》,《孔子思想與身心修養》。
2、學員座談、交流、分享。 結業式:研修重播、學員代表發言、總結講話、頒發結業證書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和16日星期六:
尼山聖源書院–泰山–濟南–北京。 北京考察,返程。

九、朝聖團:
領隊:黃美玲子墨老師。

十、學員要求:
~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
~尊重中國的宗教信仰、意識形態、世風良俗、生活習慣、公共利益。

。。。
。。。
。。。

2025.5.25 歡迎來參加*中華母親節慶典~孟母節, 孟子誕辰日即為中華母親節

2025.5.25 歡迎來參加*中華母親節慶典~孟母節
孟子誕辰日即為中華母親節

近代有知識中國人想:
~世界許多小國寡民能過本民族意義的「母親節」,為什麼十四億民族沒有呢?
~中國有一位被稱為「天下第一母親」的孟母,可以用她為因緣主題。那麼那一天呢?
~思考討論:一向以來,慶祝孟子誕辰是在農曆四月初二。一個姑娘有了孩子便成為母親;有了孟子,姑娘成為孟母。因此選擇記念了二千多年的「孟子誕」為「中華母親節」!

到夫子書院慶祝”中華母親節”
日期:2025.5.25(星期日),
時間:10:00am至12.30pm。
地點:夫子書院 No. 2 Jalan SS25 /10, 47301 Petaling Jaya, Selangor

活动节目:
1) 望子成龍成鳳: 子俗老师
2) 中華母親節慶典~孟母節 的由来: – 子墨老师
3) 敬茶礼: 在慶祝中華母親節時刻,香茶奉敬父母醇厚的愛。
4) 誦讀經典:育兒班孩子
5) 中華书法相互挥笔:墨里有春暉,字中見母心

敬邀各界人士,家长及孩子们一同出席。
歡迎帶食物與眾結緣。謝謝!

報名敬茶請聯絡: 夫子書院 Whatsapp +6011 1636 6114

子墨敬邀
2025.5.22

中華母親節 – 香茶奉敬父母醇厚的愛


在慶祝中華母親節時刻,
香茶奉敬父母醇厚的愛。

在KL Gateway Mall感受千年孝亲的温度
4月27日(週日)上午10点
德教会紫生阁、紫胜阁、紫沛阁、紫映阁、宋恩阁、紫嘉阁、济隆善社及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马来西亚汉服运动暨马来西亚华夏同盟会联办
用一场仪式,让爱在杯盏间代代相传

三大文化亮点,亲子共学孝道真谛
– 《三字经》诵读x古琴雅乐
孩子们身着汉服演绎经典,悠扬琴声中唤醒家族文化记忆

– 沉浸式敬茶礼
以茶为媒,三代同堂执杯行礼

– 华夏文化互动
汉服快闪体验、中华书法相互挥笔

简单却深刻的互动体验
– 汉服快闪体验:唐风襦裙、宋制褙子、童款裋褐,搭配汉元素自由穿搭,尽享传统之美!
– 古琴雅集共鸣:古琴演奏–关山月,良宵引,酒狂。
– 中華书法相互挥笔:墨里有春暉,字中見母心!(贈送精美紀念品)。

扫码报名,解锁文化礼遇

日期:2025年4月27日(週日)
时间:10:00AM – 1:00PM
地点:KL Gateway Mall LG1

【为什么值得参与?】

当现代的孩子遇上千年礼仪
器物虽简,孝心至真
孩子跪奉的不仅是茶,是读懂父母辛劳的契机

孔研會·夫子書院的常年捐血日


捐血日期:2025.4.27 星期日

2025.4.27 星期日,是孔研會·夫子書院的常年捐血日,
敬請您出席!

日期: 2025.4.27
時間:10.00am-3.30pm
地點: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夫子書院,No.2 Jalan SS 25/10 , Taman Mayang, .Petaling Jaya 47301, Selangor。
咨詢:6011 1636 6114

子墨敬邀
2025.4.11

夫子書院 · 兒童讀經班 招生


夫子書院 · 兒童讀經班 招生

給孩子最好的開始,就是讓他從經典中學做人、學做事。
夫子書院「家庭讀經」不只是誦讀經典,更是一種有文化、有智慧的生活方式。
從《三字經》起步,孩子接觸歷史智慧、生活禮儀、仁愛精神,開拓視野、提升自信,讓每一天都充滿收穫。

讓孩子回歸熱愛,從「兒童讀經·家庭讀經」開始!

夫子書院 · 以經典滋養心靈,以智慧照亮未來
招生對象:5-15歲學童
上課日期時間:4月13日,星期日10.30am-12.30pm
地點:夫子書院,2 Jln SS25/10, PJ,Selangor
報名請Whatsapp: 6011 1636 6114

子墨敬啓
2025.4.10

孟母的故事 5

孟母的故事 5

(一)“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這段話是大家熟悉的《三字經》課文,《三字經》為南宋王應麟(1223–1296)所作,已有700餘年了。孟母仉(zhǎng掌)氏(生年不詳~卒於元前317年)戰國時代的鄒國人。孟子三歲喪父(父親名叫孟激,字公宜),母親志堅守節,兼任父責,擔起教養孟子的全部責任,他含辛茹苦,克勤克儉,撫育孟子成了大器,歷史上的眾多偉大慈母中,把孟母排在第一位 “母教一人” 的母親,名垂千秋。

“孟母教子”影響深遠,西漢時期,韓嬰的《韓詩外傳》,就有孟母的故事比諭;劉向《列女傳》有“孟母教子” 的說明,東漢女史學家班昭曾作《孟母頌》,西晉女文學家左芬也作《孟母贊》。孟母作為民間懿范(母親典範) ,受到多個帝皇追加封諡,在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為“邾國端范宣獻夫人”。

自南宋之後,《三字經》經過明朝、清朝學者修訂,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還是排在前面,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被誦讀至今。孟母受到廣泛尊崇,其主因,如明朝山東監察禦使鍾化民的《祭孟母文》上所稱讚: “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來,一人而已。” 、“子之聖即母之聖”

孟母逝世後,與孟子的父親合葬于鄒城北25裏的馬鞍山麓,後人稱該林地為“孟母林” 占地578畝,林東遙望孟子林。孟子故里鄒城市,至今保留著馬鞍山為孟母墓、鳧村為孟子故居、孟廟內孟母殿、廟戶營三遷祠等。
子墨敬上
2025.3.28

孟母懿範 4

孟母懿範 4

1.寡母單力承擔養家教子的責任,對現代單親家庭,起著很好的鼓勵作用。

2.要有“家貧子讀書”的信念,越是困苦越應該自愛長進,才能改一 生。

3.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教子:勉學、仁慈、孝德、勵志、敦品、明理、希聖希賢。

4.教育要始自懷孕、幼時,重視良好環境的塑造,言傳書教身教兼備。

5.孟母克苦盡心教育,孟子自愛勤學,就算貧苦的環境,終竟能成就聖人大業。

母親節剛過不久,我出席了一個很有意識的雙親節感恩活動,四代同堂,孩子給爸爸媽媽跪下奉茶,非常感人。十多年來,讀經活動的推動,提升了過母親節(或雙親節)的意義,不再只是留在吃一餐飯,買一份禮物,更不會只是買一束花,說句 “爸爸/媽媽,我愛您!” ,而是要把 “母親節”的意義突顯並延續,把孟母日和母親節合一,以 “母教第一人”的模範母親,作為學習對象。

在孟母生下孟子的這一天,孩子誕辰時刻,是孟母成為母親的時候,這才是一個最具意義的母親節。

數千年中華文化發展歷程,“母儀足式”的媽媽眾多,其中最被稱許又源遠長流,要算是“孟母”了。孟子成為聖人,孟母居功至偉。若是深刻瞭解孟母孟子的生平故 事,對現代人將起著很大的鼓勵和啟示。雖然是一年一度的母親(雙親)節,老師們可以提升過節的內涵,把一天的孝道感恩活動,轉化為永續的文化底蘊;促進良 好的“家庭教育”,改變孩子的一生。

我們鼓勵民間社團、宗教團體、幼兒園,學校的萬千經典教育老師,舉辦“慶親會” 時,以 “孟母教子” 為內容,細述孩子部份教育每一個孩子,細述母親部份教育每一位父母。

為了讓老師們可以發揮孟母孟子的“父慈子孝”內涵,我儘量詳細介紹以下事蹟。老師對故事有深刻瞭解,便可以為稚子、青少年、成年、父母作應機說明。

子墨敬上
2025.3.24

舉辦“孟母節” 活動 — 弘揚孝親文化 3

舉辦“孟母節” 活動 — 弘揚孝親文化 3

以孟母為母親日的中華母親節,熟悉的故事,熟悉的文化,讓天下父母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被用心體會的節日,讓天下子女心有一個受到喚醒、精緻表達的節日;既是母愛的花朵,又是感恩的果實。”

宣傳母親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弘揚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禮雅社會;經典教子、倫理道德、移風易俗的新風尚。

學會感恩,學會回報……關愛母親!—-烏鴉反哺、感恩母親;羔羊跪乳、歌頌母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是中華母親節系列活動的好主題;提升家庭美德,強化家庭教育。

舉辦的活動項目還有:
~ 多代同堂,子女給父母跪拜敬茶。
~ 經典(如孝經,弟子規……),詩詞朗誦。
~ 寄發“中華母親節”賀卡,Email,SMS…。
~ 社團舉辦活動、祭拜孟子、講孟母的故事比賽、演出、家庭活動…。

舉辦“孟母節”弘揚孝親文化
農歷四月初二 (2009年4月25日星期日)
百善孝為先 –“孝”是中華傳統道德倫理的核心
給孩子講孟母的故事:孟母日—母親節

老師們, “孟母教子” 的故事,是我們讀經班的重點故事,希望大家把這故事當為必習的課業,深入瞭解,就可以藉以應機逗教。又把孟母日和母親節合一,成為常年紀念的節日,能起著巨大的教育功效!“孟母教子”故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衍伸,有者是教育孩子,有者是教育雙親。

子墨敬上
2025.3.21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舉辦母親節 2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舉辦母親節 2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舉辦母親節開始於1998年,當時是與「美國母親節」同期,只是內容上講「孟母的故事」,孩子給父母親跪敬茶禮,和兒童讀經班同學表演。

2007年開始稱「中華母親節」,並廣揚至各小學和華團。以下是2009年「中華母親節」活動報告:

“雙親節” 在即,恭祝天下父母親:
身體健康 快樂如意
謹致 週日讀經班,幼兒園,小學讀經班,儒學會,儒教會:

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無人不是在父母親的慈愛之下孕育長大,許多偉人乃至聖賢,都是在父母呵護下成才,其中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一位中華賢母;孟子三歲喪父,孟母擔負起全部教養孟子的責任”。

“孟子誕辰日”為“中華母親節”

農曆四月初二,人們隆重祭拜孟子,這一天是孟子的誕辰!孟子的誕辰正是孟母仉氏成為母親的那一天;成為母親的那一天做為“母親節”是最具義意,這種理念,可為天下母親樹立榜樣,可使每個人在“生日”那天,不是向母親索求,而是提醒子女為母親盡一分孝心,使母親得到欣慰。”生兒育女是為人母的開始,中國 傳統稱生日為“母難”之日,這表明為人子者勿忘母恩。”

“天下誰人無母親!天下誰人不受母愛!天下誰人不愛母!母愛,愛母,是人之天性,是愛心的起點和基石,是提高人母的素質、促進溫馨家庭教育、培育社會的愛心、提升社會的道德,是人類和諧的泉源。”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是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仁慈之心的民族,自古以來,母親無私的愛護,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很有影響的聖賢,諸如孟母、岳母、陶母、歐母等賢母,其中孟子母親仉氏是最突出的一位中華賢母,在孟子三歲喪父後,她就擔負起教養孟子的全部責任。

經典《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就是“孟母三遷”和“斷織喻學”的孟母教子的佳話,至今已被世人傳頌兩千多年。“孟母三遷”、“ 斷織教子”的故事,是講孟母為了提供孩子有個好的外在環境,而遷居三次;為勉勵孩子勤學,以割斷織布,示教為人不可荒廢時間、輟學懈習,將如割斷織好布, 造成的損害是無以彌補;孟母關注外境影響和內在的學習精神,終於把孩子培育成了大器,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博得“亞聖”美譽。她自己成為名垂千秋的“母教第一人”,教育子女的母親典範,至今仍傳為懿範。孟母堪可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用以彰顯母親的偉大和偉大的母愛,激勵世世代代的母親,激發作為人子的愛心、孝德。”

子墨敬敬上
2025.3.20

中華母親節的誕生 1

中華母親節的誕生 1
2006年 11月6日签字倡议者有16位:
李汉秋: 全国政协委员 教授
钱 逊: 清华大学 教授
陈 瑛: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 教授
王殿卿: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教授
刘示范: 山东师范大学 教授
骆承烈: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教授
刘仲本: 中共山东省邹城市委书记
孟祥居: 山东省邹城市政协副主席
陈洪夫: 山东省泗水县教育局 局长
张为才: 山东省莱西市教育局 局长
柯 兰: 天津市明德国学馆 馆长
吕宗海: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副主任
郑 涛: 中共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 区委书记
陈启生: 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 會长
刘国强: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学院 教授
汤恩佳: 香港孔教学院 院长

12月2日下午,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了“创设中华母亲节”筹备会,会议决定12月13日在邹城市召开“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会长: 李汉秋,男,全国政协委员、教授、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主任。
副会长: 王殿卿,男,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
副会长: 宋立华,女,山东省妇联副主席。
副会长: 刘仲本,男,中共邹城市委书记。
顾问: 王楚光,男,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中央文史馆原副馆长。
顾问: 骆承烈,男,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顾问: 陈 瑛,男,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教授。
顾问: 钱 逊,男,清华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
顾问: 刘示范,男,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
顾问: 董乃强,男,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顾问: 汤恩佳,男,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董、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
顾问: 孟祥协,男,第七十五代亚圣奉祀官(中国台湾)。
常务理事秘书长:骆军,女,中共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吕宗海,男,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校长。
常务理事:陈启生,男,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會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
常务理事: 盛巧俐,女,山东妇女联合会儿童部部长。
常务理事:宋宜云,女,济宁市妇联主席。
常务理事:张晓华,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常务理事:柯兰,女,天津市明德国学馆馆长。
常务理事:颜炳罡,男,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常务理事:刘国强,男,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
常务理事:栾传大,男,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华美德网》总管。
常务理事:郑 涛,男,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区委书记、中国伦理学会理事。
常务理事:王 亚,男,枣庄市副市长。
常务理事:孟祥居,男,邹城市政协副主席。
理事:孟连君,女,亚圣奉祀官孟繁骥之长女。
理事:黄秀清,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教授。
理事:张宏荣,男,福州市鼓楼区区长。
理事:孔 卫,女,邹城市妇女联合会主席。
理事:陆 地,男,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教授。
理事:张燕身,女,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理事、山西太原宏昌经典早教培训中心主任。
理事:陈洪夫,男,泗水县教育局局长。
理事:张为才,男,莱西市教育局局长。
理事:王 昕,男,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汉秋建议,中国母亲节应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为在这一天仉氏才成为孟母。根据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历代相传的孟子纪念日及台湾孟子后裔所藏明万历本《三迁志》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孟子的生日是周历四月初二,按夏历应是二月初二。

自此在中國大地和海外華人大力推展「中華民族自己的母親節-中華母親節」,年年舉辦活動。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
秘書 子墨報告
202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