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

衍圣公

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直集贤院的祖无择(1011-1084)上奏朝廷,认为朝廷对孔子嫡裔孔宗愿以“文宣公”袭封不妥,因为“文宣王”是孔子的谥号,“祖谥不可加后嗣”,请求 “更定美号”。

同年三月,宋仁宗下诏,改“文宣公”为“衍圣公”。“衍圣公”这一封号自此确立。

除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至徽宗崇宁三年(1104)期间一度改为“奉圣公”外,“衍圣公”封号一直延用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累计长达 862 年。

衍圣公作为孔子嫡裔,到朝廷的格外尊崇。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夫子書院於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西曆2025/10/18),1000am-1200pm在書院(2 Jln SS25/10, PJ) 舉行釋奠禮,慶祝孔子聖誕2577週年,並舉行拜師受字禮。歡迎您出席。

子墨敬邀
2025.10.13

您讀了《論語》嗎?

*您讀了《論語》嗎? *
《論語》是孔子一生言行錄,全書二十篇,508則 。每篇篇名取自正文開頭,或「子曰」、「子謂」後首句的前二、三字,與篇目中的內容無關。

《論語》是一部人人必讀的經典。

《漢書·藝文志》稱:「《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其內容涉及到人生的廣大面;教言適切中肯,敘述既簡潔而又平易。不但奠定了中國人的文化道統,而且影響力廣至整個東方世界。

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求之者也。」

錢穆《論語新解》,楊伯峻《論語譯注》歸納《論語》的政治思想:德政仁政、貴民輕君、選賢舉能,教民養民、君道王道、納諫……等等意識。

孔子針對政客的鞭策,是後來屢屢遭到滅頂打擊的原因!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夫子書院於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西曆2025/10/18),10.00AM-12.00PM 在書院(2 Jln SS25/10, PJ)舉行釋奠禮,慶祝孔子聖誕2577週年,並舉行拜師受字禮。歡迎您出席。

子墨敬上
2025.10.11

生命活得有意義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生命活得有意義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話是張載的名言,馮友蘭稱為“橫渠四句”。

張載(1020—1077年),字子厚,北宋人。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僑居郿縣(今陝西寶雞眉縣)橫渠鎮,著書講學,傳道授業,“為關中士人宗師”,世稱“橫渠先生”。

張載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有《正蒙》 《橫渠易說》等著述傳世。

為天地立心,把天地的道心,在人性中展現出來。
為生民立命,把人心化為道心,以天命為性。
為往聖繼絕學,把古代聖賢的智慧傳播下去。
為萬世開太平,為世界的和平事業努力。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夫子書院於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西曆2025/10/18),1000am-1200pm在書院(2 Jln SS25/10,PJ)舉行釋奠禮,慶祝孔子聖誕2577週年,並舉行拜師受字禮。歡迎您出席。

子墨敬上
2025.10.8

生命的意義 –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生命的意義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西元前549年,魯國的叔孫豹出使晉國,晉國正卿中軍將範宣子出面迎接。

他問叔孫豹:「古人有句話叫 ‘死而不朽’,這是說的什麼? 」

叔孫豹沒有回答。

範宣子接著說:「從前我士匄的祖先,虞舜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龍氏,在商朝為豕韋氏,在周朝為唐杜氏,晉國主持中原盟會的時候是范氏,恐怕古人所說的不朽就是這個吧?死後,他所說的話世代流傳,所謂不朽,說的就是這個吧!

我聽說:’
最高的是樹立德行,
其次是樹立功業,
再其次是樹立言論。
久久不會廢棄,這才叫不朽。

如果是保存姓氏、接受氏,守護宗廟,世代不斷絕祭祀,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家族,官祿大的並不能叫作不朽。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夫子書院於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西曆2025/10/18),1000am-1200pm在書院(2 Jln SS25/10, PJ)舉行釋奠禮,慶祝孔子聖誕2577週年,並舉行拜師受字禮。歡迎您出席。

子墨敬上
2025.10.6

孔子被稱為「先師」

孔子被稱為「先師」

孔子之所以為「先師」,是因為他刪削製作「六經」 ,並以“六經”來教授廣大弟子。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涗:“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 ”
又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

這些記載行文簡練,卻關係到儒家之所以成立的關鍵。

後世稱孔子為「先師」,其意是作為「師」的先行者,也就是說,孔子是「師」這一身份的創始者。

周代的學校本是國家的政治機關,到孔子才開創了私人辦學的傳統。 也正是因為這一傳統,使孔子及其弟子作為「儒家」學派獨立於王官系統,具有獨特的精神屬性。

另一方面孔子以“六經”授人,其中一個道理,為政治國之道必須進入政治生活才能踐行,這使儒家學派呈現出一種特性:精神上獨立於政治,在角色、身份上又附著於政治。 因此,孔子既有師者之名,也有政治導師之實,名實兼備,方能教化群倫,公推萬世師表。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夫子書院於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西曆2025/10/18),1000am-1200pm在書院(2 Jln SS25 /10 PJ) 舉行釋奠禮,慶祝孔子聖誕2577週年,並舉行拜師受字禮。歡迎您出席。

子墨敬上
2025.10.3

孔子被稱為「至聖」

孔子被稱為「至聖」

何謂「至聖」?
在孔子之前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是有德有位的聖王。 而孔子終其一生,雖有聖人之德,卻無王者之位,甚至僅僅是春秋晚期的一名教書先生。

孔子逝世以後,人們卻把他視為古聖先王的繼承者。 《孟子·公孫醜》錄宰我之言:“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 “漢代趙岐註解此言:”以為孔子賢於堯舜,以孔子但為聖,不王天下,而能製作素王之道,故美之。 ”

“賢於堯舜”,這是孔子能夠達於“至聖”的道理:堯、舜等人已為聖人,孔子之聖尚過於堯、舜,所以可稱之為“至聖”。

而按照趙岐的理解,孔子之所以“賢於堯舜”,是因為孔子“製作素王之道”,即身非王侯,而功績比肩堯、舜。

那麼,孔子功績何在呢?

正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所說:「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 ”

也就是說,孔子在春秋之世,面對禮崩樂壞、周道不行的變局,“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促使他刪削“六經”,總結歷史經驗,並留下了垂范萬世的文化準則,自身也成為超邁堯、舜的“至聖”。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夫子書院於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西曆2025/10/18),1000am-1200pm在書院 (2 Jln SS25 /10 PJ) 舉行釋奠禮,慶祝孔子聖誕2577週年,並舉行拜師受字禮。歡迎您出席。

子墨敬上
2025.10.1

孔子聖誕2576週年慶典~釋奠禮

夫子書院誠邀您出席
孔子聖誕2576週年慶典~釋奠禮

歡迎您與家人一同參與, 讓我們攜手共慶文昌星的誕辰。
向古人學習,讓孩子禮拜文昌,加持
聰明才俊, 啟智明慧!

釋奠禮將以莊嚴肅穆的儀式進行以下活動:-
1. 三獻禮
2. 賜“字”儀式
3. 飲福受胙
日期:2024.9.29 星期日
時間:9am – 1pm (在書院用午餐)
地點: No. 2, Jalan SS 25/10, Taman Mayang 47301 Petaling Jaya, Selangor
夫子書院聯繫號碼: whatsapp 6011 1636 6114

子墨誠邀
2024.9.27

中華人有姓有名有字

中華人有姓有名有字
舉一個例子:諸葛亮的姓是「諸葛」,名是「亮」,字是「孔明」。

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聖誕,今年落在西曆2024.9.29星期日。
為孔子祝壽,同時舉行「拜師授字」典禮。

想安「字」的人,請盡快登記,要寫進天表中。
已經有「字」的人,請前來為師祝壽!

時間:9am – 1pm (在書院用午餐)
地點:夫子書院,2, Jalan SS 25/10, Petaling Jaya
報名賜字請點擊 https://wa.link/8wemwf
或其他 011 1636 6114

子墨邀約
2023.9.25

中華祭禮「三獻禮」中華民族最崇高的祭禮

中華祭禮「三獻禮」
中華民族最崇高的祭禮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祭拜天地、祖先、神靈,重點内容被稱爲“祭之以文”
自從滿清中葉開始,極其苦難的中華兒女,活在求生存之中,無論拜什麽,都只有祈求平安,祈求生計順利,活下去是成為人生的唯一要求。

現在慢慢進入小康生活,生活素質開始提升了,所以祭拜恢復“祭之以文”,有誦念,祭文,祝文,禱文。

星期三(2024/09/25)8pm 在夫子書院的三獻禮培訓課,將會解説,如何寫“祝文”,以後在家中祭拜就會合禮了。
有興趣的,可報名 011 1636 6114

子墨邀約
2024.9.23

孔子是文昌星來降世

孔子是文昌星來降世

中華民間信仰中,文星是以孔子爲代表,武星是關公爲代表。
中華文化圈的國家,會在孔子聖誕的慶典中,舉行“孔子敬”儀式。
有的是在學校舉行,讓學子祭拜,並贈以學業文具。

民間祭拜文昌星已是久遠的風俗,是學子祈求文昌賜以聰明、智慧、學業進步、科業及弟。

今年西曆9月29日,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是至聖先師孔子聖誕2576週年,難得踫上正日在星期天,夫子書院舉行祝壽「三獻禮」,你可以帶孩子來來參加拜師,受字,點硃砂“開智聰明!”

安字報名請點擊 https://wa.link/8wemwf

敬請預早報名:名錄天表

子墨敬啟
2024.09.20

“拜師賜字”儀式

“拜師賜字”儀式

1. 至聖先師孔夫子聖誕,隆重舉行三獻禮,舉行拜師禮。

2. 隔代拜師輩份排列:“夫 子 學 生 立 志 習 文 承 述 元 亨 永 傳 利 貞⋯⋯”。
不用“夫”輩,是表示為過去孔子的先輩學生,
我們是後輩隔代,始用“子”輩,年青一代的“學 ”輩。

3. 安字要求,不與七十二賢的字,諱父祖輩,不與前者重復。歸依學生眾多,可考慮用雙字。

4. 賜字證書:前頁為天表,前頁為賜字:相片、簽署。

5. 安字者提供:中文姓名,年齡(出生年份),男女。要寫入「天表」。
報名請點擊 https://wa.link/4qbwmv

6. 地點:夫子書院 No. 2, Jln SS25/10, PJ, Selangor。
日期:2024-09-29 星期日
時間:9:00am至1:00pm

子墨敬邀
2024.9.19

名字完整了嗎?

名字完整了嗎?
姓:中國民族一定有個「姓」,姓氏五千多年以前形成,世世代代延續。
上古時代,有八個大「姓」:姬(周王族姓)、姚、媯、姒、姜、嬴(秦姓)、姞、妘。

名:《說文》:“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思說,夜晚了,暗黑不能見認人,以代號稱叫,名是個人代號。
《儀禮•喪服》:“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孩子出生三個月內,由父親(或爺爺)取「名」。
每個朝代安名都時代特色。

字:《禮記•檀弓上》所言「幼名,冠字」。《禮記•士冠禮》中有言「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安「字」,可以在入學禮,成童禮,拜師禮,成年禮的時候舉行。
好像:
屈原:名平,字原,平與原二字相連;
趙雲:字子龍(雲從龍);
诸葛亮:字孔明(明就是亮)

請問您的「名字」?
子墨敬問 2024.9.17

#孔子聖誕二五七六週年慶典-釋奠禮
地點:夫子書院 2, Jln ss25/10, pj。
日期:2024-09-29 星期日
時間:9:00am至1: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