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聖地朝聖讀經班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第二天2025.8.9 孔子与《论语》~韓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講解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第二天

#尼山聖地朝聖讀經班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第二天2025.8.9

孔子与《论语》~韓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講解: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

一、孔子的生平事迹
二、《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三、《论语》不是随意编排的书
四、《论语》的思想体系
1、形而上层面的性天道
2、统合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形而中之谓仁
3、形而下层面的学与艺
五、如何研读《论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十五岁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做事本领。

“志于学” ~这里的学”,根据《论语正义》解释说 “学不外道与礼也”。

意思是说“志于学”就是志于“道”和“礼”为核心的人生大志,
“道”——探索宇宙、人生和社会的根本道理,
“礼”——重建礼乐制度,解决当时人心的败坏、 迷乱和社会的失序、混乱的问题。

这里的 “学” 不是现在学者们坐在书斋里做学问,也不是学生为考试拿文凭寒窗苦读,而是以礼乐挽救世道,以仁爱救治人心,即《大学》所说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

子墨報告
2025.8.12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2025.8.9 開班式

#尼山聖地朝聖讀經班
【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2025.8.8~16日

2825.8.9 開班式:
尼山聖源書院副院長王新宏主持

1、中國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秘書長石永奇先生致辭
2、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秘書長黃美玲女士致辭
合影(明德堂前)

「第七屆東南亞尼山儒學學習和聖地朝聖班」能夠順利主辦,是儒聯和聖源書院的恩賜。在此我代表五十位同學向他們致萬二分感謝!謝謝!

海外華人大約有五千萬,四千萬在東南亞,這四千多萬人,一百多年來飽受排華之苦,受到第二等第三等公民對待,暴力性同化,甚至被多次大屠殺,這是華人永遠的怨恨和痛楚。

在如此環境之下,能夠認識華語華文,大概只有馬來西亞華人辦到。有些馬來西亞華人還可以多讀一點[四書五經],其他國家的華人只能堅守民俗習慣,讓中華文化一直流淌在血液中,保持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勞、忠貞、誠信。

如今讀書人多了,以为文化會重振,現實並不是如此。反觀不少寫儒學大文,講經典內容的人,卻是言無信行無德,講一套做一套,不禁讓人瞠目結舌,噓唏不已。

這是我們面對的困境,是學儒最擔心的事,所以要來孔子聖地,向儒行前輩汲取「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我就用這幾句話,和同學共勉!

子墨致辭
28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