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團拜通告

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團拜通告

各位同學朋友,請攜家眷出席馬來西亞孔學研究常年舉行的 新年團拜 。

日期: 癸卯正月二十二日(2023-2-12)星期日
時間:1000am-1230pm
地點:孔研會夫子書院
2,Jalan SS 25/10,Taman Mayang,47301 Petaling Jaya, Selangor

節目:
1. 報告理事會訂記事項
2. 理事癸年及演講
3. 癸卯年的展望
4. 節目呈獻
5. 大食會(歡迎同學攜帶食物結緣)

子墨敬約
2023.2. 6

《 新年團拜 》

《 新年團拜 》

孔學研究會· 夫子書院向大家祝賀,新的一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子俗老師演算「壬寅五行氣運」說2022的希望。
大家兩年多沒有見面,彼此都困在「單獨」之中。
所以特別主辦「團拜」,雖然是在網路上,互相祝福,相見相援,也能大大增加人氣,給自己添加盛旺,止衰止退!
吳炫美老師充滿讃語的主持,晚上八點半(2022.2.22週二),引領大家給大成至聖先師行四揖禮,誦唱《大同篇》。
1)給大家拜年祝賀的有:清和、子儒、永華、全漢、京連、武昌、思漢及諸位老師,祝福新禧之外,有許多的鼔勵,更語重心長禱願同學們未來的時間,多點用心用力弘揚中華文化。傳送強大的正能量!
2)子墨談說孔研會夫子書院。2021年沒有擱下,改在線上講經說道德禮,不只是為本會講課,為友團海外也盡不少心力。
圍棋活動也由堂課改為網課,成績斐然,第六屆孔子杯也完成了。
我們也佈施了二百份救濟品(今天一月又再辦了一次)
子墨老師也向大家報告壬寅年的計劃。加強線上文宣工作,多增加電子書、臉書強化、全面進入視頻活動!
只要病情稍有舒緩,便開始堂課。
一年之計在於春,再促奮發!
3)子俗演算「壬寅五行氣運」說2022的希望。
老師分析了大環境、中環境,對華人是大好機遇,又是兇險的挑戰。
個人方面不要追求「什麼行業最好」,而是多思考在現有的事業職業如何「與時俱進」,追求方法上的突破,才是正確觀念!
最後陳老師用他的「老師」對世界各地各國的預測,給大家分享。
團拜到10:20pm結束,出席的同學有七十一人

子墨謹此報導
2022.2.22

馬來西亞孔會研究會
夫子書院
中華之源

辛丑年(2021)新年快樂!

辛丑年(2021)新年快樂!

同學們,家長們,早安!
西曆2021/2/1,農曆庚子十二月二十日。
一個代表2021走過了一個月,一個告訴我們十天便是新年!

孔學研究會給大家拜早年:祝賀

新年快樂,迎來新氣象
文化振興 再塑華夏情
回顧過去 送走毒瘟神
展望將來 重整再出發

這個新年會在禁足中度過,正是提供思考空間。世界受疫情衝擊得亂七八糟,是改變和調整的時機。誰能面對困難沈著應對,就佔了先機脫穎而出。國家如此,個人也不例外!

子墨敬祝
腊月二十月(2021/2/1)

2020年度常年會,會長講話 — 文明的信仰

2020年度常年會,會長講話。
2020年2月9日(星期日)10:00am.會所舉行。

各位同學,老師,家長,早安。

感謝大家出席今天的集會。此時正是面對大風浪的時刻,中國武漢發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什麼時候開始,抓得不準,但是來勢洶洶,1月20日是個轉捩點。武漢當局宣佈“嚴重”性,並於1月23日“封城”。然後,天天聽到病例高增,病死的人更是追上2003年的流感。

世界許多國家都沒有幸免,旅遊停止,飛機也停飛,也造成敵視武漢人,許多外國人增加反華情緒。

這是一個非常糟的時候,但是我卻看到改變。

一.人類假如還是不回歸人性,無道失德。好像說,連飲食也極端殘忍,違背天理。“老天”一定給他調整過來,用的手段是火水病疫來教訓。
二.中國人在困難的時候,許多人的人性被啟發了,視命運共同,會慈心互助⋯⋯,可能因此會重新接受老袓宗的文化。

文明的信仰

我把中華民族的「信仰」或「生命的意義」或「終極目標」稱為「文明的信仰」!

世界上約有三份二的人是「一神的信仰」,「宗教」二字便是以「萬能的神」為定義。另外約有十億人,印度人,他們的信仰是另一種體系,視生命為宇宙的縮小,教義玄奧,非常深入地分析,我稱它為「奧義的信仰」。這是我把人類的信仰內容的粗獷分別。

而中國人的「信仰」是來自對自然界,「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天地萬象」所形成的,從宇宙的「操作」規則認識,成為生活的指導乃至生命的歸依,這條路途,以名之為「道」。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信仰是以「道」作為核心。可是,二百多年來,統治者企圖去漢化,結果是治國無能,國弱民哀,人們陷入失智狀態,無法理解「道」。雖然說「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周易‧繫辭上傳第五章》,可惜,近代的讀書人反而成為去中崇洋的急先鋒,以滅傳統文化為能事;中華民族更傾「無道」。

以白話文解說「道」,容易導人入岐途,還是要用老子的話比較接近其本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來理解,可以從它的性質(德性)描繪聯想,好像「萬物是互相感應的」、「宇宙無垠,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楚辭‧屈原‧遠遊》:「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最高尚的德性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好生」是「道」的本性。

古人從這個「道」之中認識了「德」,並成為文明的根本基礎。幾千年來就是把這個根本「德」衍生出二十多個追求「文明」的德目「仁、義、禮、孝、悌、智、信、忠、恕、直、勇、節、溫、良、謙、恭、儉、讓、寬、敏、惠、誠、廉、恥、和、平……等等」,都是在於讓萬物能夠「生」,因此形成「和」的思想體系,萬物必須「和」才能共存共榮;

萬物太多不同之處,要達到「和」的境界,談何容易;相處要「和而不同」,互相接受彼此有不同,從中求得「和」,故此形成了「禮」(履行的規範),而這個「禮」一定要「以和為貴」,否則不能成立(無禮)。

把這個糸統寫下來就是「道→德→禮」。人類能夠共存共榮,才是稱得上「文明」;中華文明就是追求萬物都能「各正性命」而「成性存存」。所以我稱之「文明的信仰」。

從人類的角度分析,社會和平和諧,要從孝道推展。因為「孝」是三代人的要求「上孝敬雙親,下養育子女」,有「感恩心」的人才會孝敬父母,就有可能學會「老吾老及人之老」。愛火育子者,也有可能發展為「幼吾幼及人之幼」,可提升更高的層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逹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類要繼續生存下去,一定要如此的「文明信仰」;我們尚這個「文明信仰」努力了二十六年,接下來更要加強力度,使多華夏子弟,終身奉獻在這個偉大的事業上!

孔學研究會用心良苦,二

孔學研究會用心良苦,二。

今天2月9日年十六,在會所舉行團拜,我們如往年「檢討過去,展望未來」。

己亥年已經辦了的項目:
1. 活動項,講課,共781項。
2. 出版書本,特刊,論文集,共5冊
3. 新聞稿,共16項
4. whatsapp上通告短文,共731則
5. 重新建網站。

庚子年計劃辦的項目預計:

1. 完成了三十七項活動的計劃書,去年12月發給理事委員了。

2. 活動項,講課,預計700項。

3. 出版書本,特刊,論文集,4冊。

4. whatsapp上通告短文,500則。

5. 重新上網站文章,500餘篇。

6. 增加項目有:青年團重新開始活動,每週禪修,每月禪醫義診,與居民協會聯辦每週太極班,人生七禮禮儀團。

子墨
誠心邀請您來參加
2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