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日被称作元宵节。古人称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将“元”与“宵”相连即在指代每年第一个望(满)月之夜。元宵节又有上元节、元夕、灯节等别称,是中国年(春节)系列喜庆活动结尾处的高潮,也是海外华人和东亚文化圈诸国的一个盛大民间传统节日。
*
据传,上古民众于月圆之夜持火把游走田埂驱赶害虫野兽的行为,是为后世元宵节前身。
汉初,高祖刘邦死后长子惠帝继位,朝政渐被皇太后吕氏把持。惠帝病故,吕后策动外戚篡权,旋被平息。刘邦次子登基为文帝。文帝为纪念平篡的成功,将平篡成功的正月十五日定为“与民同乐”日,年年此日都张灯结彩、广为庆贺。
汉武帝执政后,于不断打压诸侯王权势时,深感需要依据儒家“大一统”(即尊崇以道德教化君临天下,而非恃武力统一全国)的政治思想,推出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神以取代此前五帝(即五方上帝:中央黄帝[轩辕]、东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魁隗]、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皆主、信仰分散的局面。他采纳方士建言,确立了以五帝为辅佐的“太一神”为汉王朝主神,并在司马迁、落下闳等人创制的太初历正月十五日夜于甘泉宫祭祀“太一神”。
西汉初年朝廷正月十五日的“与民同乐”与祭祀太一神活动,搭建起了后世元宵节的雏型。
有人认为元宵节源于道家思想。这并非没有道理。因在汉武帝执政及崇尚儒术前,文帝和景帝都是在以黄老之术治国,故汉初风行道家思想。
道家定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谓之“三元”。东汉末,五斗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并以“三元”配“三官”,将上元节正月十五日作天官诞日,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作地官诞日,下元节十月十五日作水官诞日。此后便有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的说法,也就有了上元节当夜百姓出户观灯接福的热闹场面。这便是后世元宵节百姓欢庆的由来。
还有人认为元宵节源于佛家思想。如胡申生在《社会风俗三百题》云:“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在佛教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菩萨藏经》),‘为世灯明最福田’(《无量寿经》)。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东土正月十五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摄摩腾、竺法兰(两高僧)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
大多质疑的声音是:东汉明帝时佛教初传,不可能有此造成风气的影响。但佛家确以“灯”喻佛法可以破除黑暗,并以“传灯”喻指佛法相传。前如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后若释道元的《景德传灯录》,足证“灯”在僧尼信众、乃至平民百姓心目中决非其仅为佛前供具而已。看来,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的这个雅号确实被抹上了佛家色彩。
由上可知,元宵节的成型过程几乎填满了西、东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而这四百多年恰是原战国中各诸侯国民族与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时期,汉民族及其文化、科技就此整合定型,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初步确立。两汉为华夏民族此后数千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元宵节习俗同样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过程。
一说农历正月十五夜百姓出户赏月观灯源于西汉文帝的“与民同乐”;另说源于东汉明帝命农历正月十五夜于皇宫、寺庙点灯敬佛,士族庶民均须户户挂灯。两汉时农历正月十五夜处处张灯结彩便成了元宵闹花灯之节俗。
隋朝元宵节前后京城热闹非凡,据《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与歌舞表演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开过大年喜庆活动至正月十五日止的先河。
唐朝元宵节时,城镇到处都张挂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各式彩灯,还树立着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一片火树银花,人头攒动, 繁华热闹。
宋朝元宵节时,凸现出“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极热闹的世俗狂欢景象。所悬挂的彩灯样式更为新奇繁复、无计其数,燃放的烟花犹如夜空星雨。还兴起了将字谜写于花灯之上的猜灯谜活动。此外,民间还流行起一种小食,即以白糖、玫瑰、芝麻等为馅,再用糯米粉包成圆形,或蒸或煮或油炸食用,取其团圆美满之意。初名“浮元子”,后南方文人将其更名为“汤圆”、北方则以节名称之谓“元宵”。
明朝元宵节持续狂欢整整十天,于赏月观灯之外又加入若干民间杂耍,极尽歌舞升平。
清朝元宵节满族朝廷不办灯会,民间灯会越发兴盛壮观,不只灯火璀璨,花灯也制作得更为精致奇幻;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纷呈,十分引人。
*
综上,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元宵节及其节俗的演变发展过程与华夏民族发展同步的认知?而每当农历正月十五日我们在观灯赏月、品尝元宵汤圆时,又能不能发自内心地给中华五千年文明点赞、给伟大的中华民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