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思想史之四-結語-思想家特質概述 – 楊錦富

    從上列事實(1-3)的敘述,說明中國思想另有它潛藏的特質。這特質預示了自先秦至戰國的思想家,不論儒、墨或其他諸子,他們主要的任務,並不是想建立一個思想系統或以學問傳世。支持他們生活最強烈的因素是經世濟民,是直接參與政治並能影響社會;且而對政治社會賦予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能遇明主採納他們的意見,實現他們的抱負,徹底達到得君行道,才是他們人生最大的宏願。這些人物,有的重視人生的修養,有的重視學術的思考;前者是把德性修養當作是實現社會理想的根基,後者不過當作外顯事業的追求。而設若這方面的努力失敗或受挫,他們立即退而求其次,有的教授門徒,有的修身養性,終極仍在求得安心立命;統而言之,即一在求內聖之道,一在求外王之顯,其源雖溯自先秦儒家,在內外的途徑上二者是相互貫通的。是而就早期的儒者言,其表現大都顯於外王的事業,秦漢統一之後,由於專制帝王統治,外王事業即轉化成在朝的出仕,如《禮記‧儒行》所說「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便是這時期的寫照。降及宋代,北宋諸儒如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二兄弟等客觀方面的要求較強;到得南宋,政局日非,多半趨向於心性的路,心性一路,其源蓋肇端於孟子,它雖是一條逆返的路,同時是一條心靈開拓和精神昇進的路,亦是一條無止境的奮鬥之路。有了這方面的開闢,儒者進退之際皆能從容而不失據,不論其為客觀或主觀的奮鬥,對人生的進路都具有同樣積極的意義,也經由這兩方面交互的聯結,確立了儒學實踐的意義,也確立了儒學思想的宗教性,此宗教性,儒家如此,道家亦復如此。而此宗教性的判別,儒道與其他宗教就顯有不同,其他宗教是經由信仰達到心靈昇華的效果,儒道則由人文或理性的進路達到人生境界的提昇,實踐的過程彼此雖有差別,圓滿的人生歸趨則是一致。

    綜上所云,知由於中西思想的差異,也知由於中國思想的過於強調實踐和實用,純智性的活動即較缺乏獨立性,理論的分析與系統的繫聯亦少講求,自行從事思想推究的能力即不容易展露,以是終極歸趨即在求天人合一的境況,然此天人合一境況所說的自然,當已不是科學化的自然,而是道德化的自然;以其為道德化的自然,所以用圓融、和諧作為中國思想的原理與歸宿,順著這原理與歸宿推衍下去,其與純數學的演繹和科學的實驗彼此即遠遠偏離。

    總之,中國思想之型範雖不如西方哲學的論辨嚴謹,亦不如佛教的深沉體驗,但無疑地卻凝鑄成一個圓熟而厚達的理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