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中元節


農曆一年分三元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天官賜福;紫微大帝诞辰;乃庆元宵,
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诞辰;祭祀
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水官解厄。洞阴大帝诞辰;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先秦傳統陰陽五行觀分別,春少陽、夏太陽、秋少陰、冬太陰。寒季是陰,暑季是陽。南是陽,北是陰。純陰之鬼與冬、寒、北之陰相對應。五行之水氣開始顯現的時間正是申,即七月。水氣,于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應地,純陰之鬼正是在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次年三月沉寂。

先秦时代即已形成四时祭祀先祖,其中有迎秋、秋尝、秋祭等风俗密切相关。

秋天之神為白帝、主殺伐、為死神,在秋天到來的七月份迎白帝、祭秋神。

因此民俗上即是三大鬼節的出現:七月祭鬼節,十一月寒衣節,次年三月清明節。故俗語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中元節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

清乾隆《普寧縣志》言:”俗謂祖考魂歸,咸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時間,迎秋、秋嘗與秋祭之俗逐漸在民間形成了七月為神鬼之月的俗信。 

農曆七月是下半年的開始,陰陽消息為「否」卦,三陰爻迫消陽氣,陰增陽退,正是交接之時,陰靈在些時能夠和陽間溝通,所以陽人借此時舉行祭拜和超度。

後來,這種習俗逐漸演化為視整個七月為祭鬼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亡人節」、「七月半」。中元节举行各种仪式,如放河灯、烧法船、拜忏、放焰口,等法事,為亡魂赦罪,減輕罪苦,希望他們早日安息。普度没有归宿的鬼魂,满足其出行,转世的要求。

農曆七月初一 ,鬼門關開放,凡是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可以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子墨202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