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歸仁‐孔子仁學研究

壹*前言:

就中國思想而言,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軸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心思想是「仁」,研究孔子思想,當以「仁」為標的。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徵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後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 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同場合,不同時間,針對不同主體物件,孔子所闡述的仁的含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因此我們更加堅定以孔子的仁學做為探討的研究,希望能找出具體的「仁」的意涵。

我們首先簡單介紹孔子,再整理出論語中有關於「仁」的句子,之後整理孔子所闡述有關仁的特質,找出仁的根基本源,再討論孔子之仁和其他學派有關「仁」理念上的差異,最後了解孔子仁的理念把「仁」從哲理中應用至我們的生活上。

使用先整理歸納法,並演繹出「仁」的近似特點,以求仁。

孔子特別強調仁不僅要成於內,而且要形於外,成於內為心的修養,形於外的行為是「克己」、「愛人」。 「克己」、「愛人」是仁的實踐,是我與他人和諧一致的實踐活動。 因此,領悟到孔子博大精深的豐富學問後,更要學以致用,以仁人之心對待萬物。

貳*正文:

一. 孔子生平簡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幼年父親即去世,由母親顏氏帶大,自幼家裡貧困,故特別努力上進,拜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三十歲便周遊列國、廣收門徒,首先提倡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故後人尊稱孔子為「萬年師表」、「至聖先師」。孔子始終未受皇上重用,周遊列國四十年。

孔子和他的思想深深影響中國、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家,甚至在西方,儒家學說推動近代啟蒙運動,伏爾泰、盧梭、洛克、霍爾巴赫、狄德羅、萊布尼茨……等思想家均受影響,使歐洲打破封建和神學統治。

二.孔子論仁:

1.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第一.二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第一.三

3.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六.五

4.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二十三

5.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人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第六.二十六

6.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三十

7.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數而第七.二十九

8.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一

9.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二

10.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

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第十二.三

11.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

『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顏淵第十二.二十二

12.「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憲問第十四.二

1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憲問第十四.四

14.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憲問第十四.十六

15.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憲問第十四.十七

16.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第十五.九

17.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十七.六

18.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十九.六

19.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子張第十九.十六

20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宥第三.三

2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二

2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第四.三

23.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里仁四.六

24.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里仁第四.七

25.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治長第五.八

26.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治長第五.十八

27.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泰伯第八.十

28.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第十三.十九

29.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第十三.二十七

三.思維整合:

「儒家學說注重人的自身修養,其『仁』意謂著人與人之間所建立的一種和諧關係。」【註一】孔子最在乎自我本身的人倫關係,也就是說,對待父母要孝順,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夫妻之間有禮,為官者要清廉愛民、盡本分而忠朝廷,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對待其他人要博愛;子曰:「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夫夫、婦婦、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夫智、婦信、父聖、子仁,君義,臣忠」,從本身的關係與盡責,從而延伸出仁、義、禮、智、信、忠、孝、弟、勇、中庸、清、直、愛,以達仁的境界。

1.以仁為核心的思維:

根據論語所述有關仁的特質,所整合出的思維整合圖。我們發現,忠,在子路、顏淵、公治長、陽貨分別出現共五次,道仁者之人必須忠心、尊敬,保有君臣之間的忠誠與對人處世態度的尊敬。孝,只在論語學而篇出現過一次,「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為仁之本與」。廉,在子路、里仁、雍也、憲問出現過共五次,講述仁必須少思寡慾、恬淡寡清和正直。恥,在里仁篇出現過一次,言:仁者必須勇於認錯,有改過的精神。堅,在里仁、陽貨、里仁、子路出現過共四次,喻仁者必須心志堅定、志向篤實並勇於追求。恕,在陽貨、雍也、顏淵出現過三次,主要為顏淵第十二.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能將心比心。禮,在八宥第

三.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言語,在子路、陽貨、學而、子張篇出現過六次,為出現次數最多者,其主要論述仁者須不巧言令色、花言巧語且要思而後言,再進行禮、樂時要心存仁心。博文,只在子張篇出現過一次,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將親子間的「慈」、「孝」轉移到兄弟長幼之間的「友」、「悌」,再擴展到一般人際關係的「誠」、「信」,更轉變為君主從之間的「忠」、「義」,最後包括全人類的「仁」、「恕」。「 仁就是從人性中發展出來的友愛、博愛,而恕則是以人為基礎寬容和體諒,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最高規律。為了實現仁的最高境界,必須使善性自然流露的「直」,由披上傳統文化外衣的『禮』未加以節制,使它成為「中庸之德」,而且要走上具體實踐此德之「道」。 」 【註二】

2.仁與禮:

「仁與禮是不可分,仁是內容,禮是外部形式,仁和禮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

【註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可見,孔子不滿意禮只是人們外在的行為規範,認為人們在施禮時應具有仁愛之心,即仁為實施禮的基礎。仁是人的思想根源、感情內涵,禮是仁的外在流露、形式體現。在倫理之禮與道德之仁中進行協調,使得作為外在社會規範的「禮」同涵蘊內在人生行為的品性「仁」,將宗法倫理與人文價值之間達到某種統一。因此,孔子更加將忠信恕孝弟恭寬敏惠,做為仁的延伸,人經由禮制的約束與學習,提高仁的內涵,成為仁人。

禮在實質上也不單單是表露仁的形式,禮對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就是人在不斷實施禮的程序、塑造自我外在美中可以培養、強化人的感情、道德,使仁得到昇華。

禮儀需要長期學習、反復演練,連舉手投足都不能輕易放過。因此,孔子才把禮樂當做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並根據學生的特質因材施教。像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第十二.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提過司馬牛,說他「多言而躁」故當司馬牛向孔子問仁時,孔子認為人是說話謹慎、絕不輕易出口。儒家正是用授禮的方式,使人達到人生藝術化,把人的身體從呱呱落地的自然物逐漸培養成具有藝術美的形象和仁德的表現。

四.孔子之仁和其他學派之仁的差異:

1. 孟子與孔子之仁差異:

孟子主性善說,使仁、義、禮、智四品質擴而大之。他發展孔子「為仁由己」的思想,提出了「盡心、知情、知天」的理論。在政治上主張施仁政「民貴君輕」,要求君主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

仁的理念 著重 範圍

孔子 以禮得仁 品德修養 較廣泛,孔子所道不清孟子 仁政「民貴君輕」 仁政、個人修身 較狹隘,明確指向

2.墨子兼愛與孔子仁愛差異:

墨子相信兼愛實行的結果,必能使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墨子要提倡兼愛,他希望每個人都能以「兼」的心量來愛人,都能「愛人身若己身」,則社會禍亂必可消跡於無形。「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

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

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墨子兼愛第十四

仁的動機 愛 著重

孔子 道德心性之自覺 愛有等差 個人之修德,到為人為政之事業開發墨子 天下之亂 兼愛 政治、道德、主宰之天、大自然與人

參*結語:

孔子身處的春秋時代,上下封建秩序開始解體,神權君主的權勢衰退,周天子成為虛有其名的天子,各諸侯相繼爭權,民不聊生,加上勃興的貿易和商業,使部分庶民取得財富和地位,原本統治階級獨享的知識和武術也擴散於民間。在這動亂不定的時代,民本主義和人道主義已開始萌芽,各種新的學術思想,正在擴大的酒槽中醞釀發酵。而孔子也就在這動盪的時期,將他對人心道德與君臣間的禮制、德仁甚至是忠信恕孝弟恭寬敏惠的理念傳佈開來,孔子甚至藉由講學教育的方式把人民的仁人之心萌發起來,讓社會不再不安定。

孔子的仁學重於實踐,因此我們必須學以致用將「仁」應用在生活上。修身以遵守禮制、參與社會、反對私慾、克己愛人、關心天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都是最基本的法則。「禮」是社會秩序和行為規範,尤以「克己復禮」為重,意思是只有戰勝己身的異,才能恢復社會秩序、建立新的行為規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恕的真諦,推己及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此公平的為他人著想,不以敗益加身於別人之上,得以得仁。根據我們統整的思維整合圖中,忠出現五次、廉出現過三次、堅出現過四次,所以「忠」、「廉」、「堅」都是實踐仁最不可或缺的金律。「忠」,或指忠誠無私、忠於他人、忠於國家與君主,或近於誠,是敬人的表現,堅守岡衛,不越俎代庖,誠懇厚道、盡心盡力。「廉」,廉潔、正直、不貪不取,或像顏淵或陶淵明,簞瓢屢空、家徒四壁卻心曠恬然,不以貧為踐,不貪慕富貴,一片冰心、光風霽月的過一生。「堅」,保有心志,篤實的追求目標。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十七.六。恭、寬、信、敏、惠這五德是孔子喻仁最清楚的一次,因此實踐此五德也是得仁的鎖鑰。

仁的實踐即是「修身」; 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修身養德以求仁,敬於忠信恕孝弟恭寬敏惠,仁是儒家思想的精粹,以仁對人,生命和社會將會更豐美。

肆*引註資料:

一.引註資料:

1. 註一:維基百科-儒家思想。(檢索日期2008/12/19)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4%92%E5%AE%B6%E6%80%9D%E

6%83%B3&variant=zh‐tw 。

2.註二:林復生(1991)。孔子新傳。(台北:新潮社)。頁79

3.註三:呂紹綱(2003)。周易闡微。(台北縣:韜略出版社)。頁184

二.參考書目:

1. 謝冰瑩(2001)。新譯四書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

2. 黃啓炎(1999)。世界偉人傳記-孔子。(台北縣:台灣東方出版社)

3. 凌永放 (2007)。學校沒教過的孔子智慧。(台北縣:好優文化)

4. 史次耕(1984)。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刷館)

5. 李漁叔(1990)。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刷館)

6. 曾昭旭(2005)。讓孔子教我們愛。(台北市:台灣商務印刷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