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日

 王笑冬 漢天文王笑東 2018-09-15

中華民國把孔子诞辰定为公历9月28日

     每年公历的9月28日我国和很多国家都会举行祭孔典礼,但9月28日真是孔子的诞辰日吗?

《春秋公羊传》明确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有一月庚子(日)。”

  根据张培瑜先生《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鲁襄公二十一年为公元前552年周正(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十一月初一为庚辰日,那么孔子诞辰的庚子日为周正的十一月二十一,即农历九月二十一,也就是公元前552年10月9日。

  但是为什么每年以公历9月28日祭孔?原来这个日期是蒋介石1952年从大陆逃到台湾后定的。

        这件事得先从写《史记》的司马迁谈起。比《史记》早的儒学典籍《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中明确记载孔子诞辰均为“鲁襄公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552年。但《公羊传》记载孔子生于“十有一月庚子”,《谷梁传》记载孔子生于“十月庚子”。司马迁当时写《史记》时使用的是秦《颛顼历》,这个历法规定每年以“十月为岁首”,所以司马迁就把孔子诞辰写成了“鲁襄公二十二年”,为公元前551年。但后世儒生一查,鲁襄公二十二年的周历十一月(农历九月)没有庚子日,只有周历十月(农历八月)有庚子日,为农历的八月二十七,于是就把这天定为孔子的诞辰。

      蒋介石逃到台湾之后,1952年,台湾当局把孔子诞辰的农历“八月二十七”用西方格里历逆推成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但国际习惯做法是把1582年后用格里历(400年97闰日),1582年以前用儒略历(400年100闰日)。于是每年公历“9月28日”就成了“孔子诞辰日”。现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联合国依然使用这个错误的“孔子诞辰日”。

 2016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曲阜国学院首先使用汉天文学者王笑东考证的孔子诞辰日祭孔。

   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这里的十一月使用的是周正,与今天使用的农历(夏正)相差两个月。孔子是公元前552年农历九月生的。根据张培瑜先生《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孔子生辰为农历(夏正)九月二十一,庚子日。

孔子诞辰天象 太白出高 五星出東方

     西方格里暦西元1995年10月,在新疆和田地区汉代古墓中发现了汉代织锦,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東方 利中國

    《汉书 宣帝纪》载:神爵元年 秋,后将军充国言屯田之计。

    《汉书 赵充国辛庆忌传》载:今五星出東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汉书 天文志》载:晨星,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与太白俱出東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中国败,夷狄胜。

       汉织锦天象为黄帝二三九七年庚申岁九月二十一己巳日,太初暦汉宣帝神爵元年九月己巳,儒略历逆推西元前61年11月9日前后。第二年赵充国大败西羌,宣帝赐将士织锦。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汉代织锦天象,太白出高,五星出東方。

 《春秋公羊传》载孔子诞辰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为鲁新暦周正(建子)十一月二十一庚子;《谷梁传》记载的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为鲁旧暦殷正(建丑)十月二十一庚子。

漢天文学者王笑東考孔子诞辰为黄帝二一四六年己酉岁夏正(建寅)九月二十一庚子日,儒略暦逆推为西元前552年10月9日。

孔子诞辰天象为太白出高,五星出東方,与汉代织锦五星出東方天象同

   孔子诞辰天象,太白出高,五星出東方。岁在降娄星次,是鲁国分野。月离井宿。日躔氐宿,为兖州分野。

   曲阜国学院从黄帝四七一三年丙申岁起,每岁于九月二十一祭祀孔子。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曲阜国学院农历九月二十一祭孔

曲阜尼山聖辰归真

先师孔子弟子子夏传《春秋公羊传》载,先师孔子诞辰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春秋谷梁传》载先师诞辰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黄帝之时,以孟春之月寅月为岁首,岁末置闰,夏袭之,称夏正。汤伐夏,改以季冬之月丑月为岁首,称殷正。武王克商,改以仲冬之月子月为岁首,称周正。

自秦及汉,延用《颛顼暦》,以夏正十月为岁首,九月后置闰。汉司马迁《史记》用《颛顼暦》逆推先师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无月日。鲁襄公二十二年十一月无庚子日,后世则取《史记》之年,取《谷梁》十月庚子之月日,考先师孔子诞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十七。

民国用西方格里暦逆推为公元前五五一年九月二十八日为孔子诞辰,世界沿用之。今世儒生王笑東旅居阆中曲阜多年,用当代天文暦算逆推《公羊》《谷梁》二传三十六日食,证实二传用殷正、周正交替记事,偶用夏正。名殷正鲁暦为鲁旧暦 ,名周正鲁暦为鲁新暦。《公羊》载“十有一月庚子”为鲁新暦周正十一月二十一。《谷梁》载“十月庚子”为鲁旧暦殷正十月二十一,均为夏正九月二十一。西方儒略暦逆推为西元前五五二年十月九日。自汉落下闳创《太初暦》,以黄钟律数定朔策,以黄帝暦十九年七闰调岁实,行无中气置闰,复归夏正,天下大同。今以黄帝暦考先师孔子聖诞为黄帝二一四六年己酉岁夏正九月大二十一庚子日。以当代天文暦算推之,先师孔子诞辰天象为太白出高,五星出東方。天生仲尼,聖辰归真。今以每岁九月二十一纪念先师孔子聖诞,传承先师大同世界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