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四講 – 子墨講義

4大學》格知誠正修身

子墨講義2016/4/25

格物:對“物”的理解。

從最大處的“自然”格物:用眼睛可以看到的懸象(天)。

~ 月圍繞著地球轉,配以太陽光的照映,形朔月、望月;黑月、明月,我們稱之為初一、十五,稱為一個月。——太陰曆。

地球繞著太陽轉,走一週,稱為一年。地球行轉一週的軌道稱為“黃道”,華夏民族計算一圈,每走一個位子,或說一天,都存在有吉兇的的可能。人們累積了選擇“好日子”“好時間” 的經驗,稱為“黃道吉日”。每一個時辰,每一天,每一侯(五天),每一個“氣”約為十五天,一個“節”約為十五天,一年就有二十四個氣節。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中氣和節氣相間地排列。從春分起十二個中氣分別是:春分、清明(三月辰)穀雨、立夏(四月巳)小滿、芒種(五月午)夏至、小暑(六月未)大暑、立秋(七月申)處暑、白露(八月酉)秋分、寒露(九月戌)霜降、立冬(十月亥)小雪、大雪(十一月子)冬至、小寒(十二月丑)大寒、立春(一月寅)雨水、驚蟄(二月卯)

    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201611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我們同時用月亮的時間‧太陰曆,也用太陽的日期‧太陽曆。兩者有日期的差別,所以有潤月潤日來調整。所以非常準確,也復雜了很多。中國人卻用了四千五百年。

    太陽、月亮、地球的運行是準確無誤的,不會快,不會慢,不走遠,不走近。這種又勤力又標準的運行,形成一種適合萬物生長的氣候環境,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 —好生之德其“道”的本性。

    古人直接用觀察來認識種“自然”的規律,我們把這種規則稱為“道”。

    日和月的變化分析為“陽、陰”的象,把它變化轉變為學問,寫成《易經》一書。把“陽”的“動”現象化為理的“天行健 ,君子自強不息”,把“陰”的“靜”現象化為理的“地勢坤,厚德載物”。

    這是“道”的現象,這個現象含藏的好生道理,所以萬物“各正性命” 是“道” 理所當然的“道理”,萬物彼此間就有“成性存存” 的權力。問題來了,萬物會為了自己生存,往往是會犧牲他物的生命,故此自然界產生一種平衡的力量。古人用“五行”來平衡。“五行”是指相生相剋關係;生有相對的,我生你,或者你生我;相剋也是相對的,我剋你或者你剋我。無論是生或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經常改變形勢,有增多有減少,有強有弱,甚至是會形成你我是相同的。我們稱為“比”或“和”。

    因此萬物彼此性格(靈氣)是會互相感應的,特別是人的力量(磁場)可以強大產生,會把自己以外的“物”(生物、有情的、無情的)給於影響,使它隨着我們的變化而變化。

    在四十多年前,日本人研究水的靈性反應,證明古人“萬物相感”的理論。科學越發達,越可以證明古人的理論。

    現在可以用科學印證很多古人的發現,最流行的印證,有“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和“水的靈性試驗”。(放這兩種影片)

    證明什麼?證明中國的“天譴”理論是真實不虛。“天譴” 和印度人的“因果報應”有些不同,天譴是立刻形成,不必等,天譴也不是只一個人,而會互相影響牽連的。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都是在說“道”的力量,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會有“敬畏心” 。上述所講是深層的“格物”道理。

    淺一點的“格物”,好像說,我們吃飯,為何要節省,一粒米都不可浪費。

唐代李紳的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二個方面的“物的認識”,一是農民,今天的土地越來越少,糧食危機越來越大。二是,世界上還有許多缺糧的人,都在飢餓中掙扎,每天都有兒童餓死,聯合國糧農組織在羅馬總部發表新聞公報稱,今年全球的饑餓人口將有小幅下降,達到9.25億。這是近15年來世界饑餓人數首次出現下滑。但是,世界饑餓現狀仍是“令人不可接受的”,6秒鐘就1名兒童死於與饑餓有關的疾病所以我們會生起感恩心,同情心,慈悲心,而不浪費。

致知,誠意,正心。

    深刻明白而且緊緊記得這些“道理”,執行這些“道德”,不會一分一秒忘記,就稱為“致知”了!

    致知,從“道法自然”中了解“實在的現象”,就生敬畏心,就不會好心做壞事,所做所為,所想所思,不敢傷人害人,這樣的心就是“誠意”了。

    我們形容一個人的態度“誠心誠意”,意思說不敢貪圖非份,不敢欺騙,不敢取巧,不敢偷懶,不敢顛三倒四,也不敢推
塞,敷衍了!應該做的事,一定揭盡所能去做。所以“誠”也和“忠誠”合在一起。

    至到這一個階段,一個人的“心”便會正直,不敢思邪,不敢起壞心腸,歪念頭。

    由此可見,古人觀察力的深厚,深入知道人性。

    世上確是有天生的聖人賢人品質,有天生的善良心腸的人,他始終不會變質。 但大多數人的“善良”是不穩定的,容易被物質影響,生起貪婪的心,經不起虛榮的引誘而出賣人格。所以讓這些“人”,重新認識“宇宙的真象”是天譴、或報應,一定發生的,絕對沒遺漏,不會有僥倖逃過的。

    從前的華夏民族,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認識是理所當然的。人人以它的信仰,信仰的深度達到“理所當然”的地步。所以可以“克己復禮”的修身處強調。

    近代的環境大變,西教傳入,崇洋西化,神教的信仰,心存僥倖,幹壞事可以“逃過報應”,或來一個把頭埋在沙裏面,掩耳盜鈴,索性稱說世界沒有報應天譴這麼一回事。人們把這種看法稱為“無神論”或“Free Thinker”。

    毫無憚忌,要幹什麼便做什麼,偷、盜、搶、劫無所不用其極,以傷害人命換取“金錢”,完全違背“好生”的天道,所以天譴報應無窮!

    但是又為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卻去立很多法律來約束人類。法律約束,是要執行有效,人們才會遵從。

    法律約束,最低限度,有約束也是好事。但是法律是人製造,它就沒有“天道”的公正無私了。今天的法律都是政客利用來欺壓和剝削人民的血汗和權力的工具,幾乎每立一個法律都在製造人民的痛苦,當官的一條財路。

    法律越玩得多,人們就越沒有“道德”,人人都用心在如何找空縫空檔或逃避,並把它變成為無道無德的保護條規,反而使道德無立足點。

    這是人類的災難了!好像說同性戀的“合法“,但“天道”絕對不會遵守的。而是用 愛滋病,家庭破裂,婚姻不存在,人類斷絕……的懲罰,等著這些國家和人類。大約是符合西方天理所說“上帝要消滅一個人,先讓他瘋狂”,應該是指這個現象。

    “格”宇宙真理之物,讓心生敬畏,起到念頭虔誠,因此人心純正,純樸赤子之心。此時才來給人講“修身” ,才會起到作用。

修身

    章句之中所說“德潤身”,用“道德”來養身體,華夏民族的文化中,教人修身有二十幾個“德目”:仁、義、禮、孝、弟(悌)、知、信、忠、誠、恕、直、勇、節、溫、良、謙、恭、儉、讓、寬、敏、惠……等.

    整個儒學都是在勸導人們“修身”!無論你是平民百姓,達官貴人,都要先行修身!以修身做為“學”的目標,以修身做為人類永續生存的條件。

    從歷史乃至今天人禍情況分析,“沒有知識又沒有道德,其危害性有限;若是很有知識卻沒有道德,其危害就真正是人類的大災難”。好像說,一個人拿刀拿槍行兇,只不過是殺人十個八個,但是用聰明的“知識”,好像運動人民,使人民互相殘殺,那麼百萬千萬就成為可以辦到的事,而且自己還可以手不沾血地“清高”!

     這兒指的“道德”是指華夏的“道德”。“道法自然”的“道”“天道之大德曰生”,“道”的最根本德是好生,讓萬物生長的一個根本“德”,德目都是不可以離開“生”,稱為“道德”
;德是服從於“道”的。

    修身是為了社會和諧,萬物共存,生命永續。所以內容就很廣泛而且非常具體了。甚至是在不同時代,不同環境,都要相應,促進“道德”的修身了!

    “身”什麼會造惡,以佛教來分類,是身口意會造惡,而造惡的原因是貪嗔痴。所以更加細分。要消除貪嗔痴。所以要堅守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儒教則用不同方式來導人修身

從心修起:善良仁慈

    修“心德”,把“心地善良”“心存仁慈”排在最前面,代表著作人的必備要求。

    中華所有聖哲都是以正面的態度“仁者見之仁,智者見之智”來教導眾生。《三字經》寫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 ……《心典》“眾善子” ,他們難道不知道世上有“凶心”“殘忍”“ 多惡子 嗎?當然知道,但是他們都具備了“心地善良”“心存仁慈”不忍人之心”“本性善良 ,以忠厚之心對待問題,“仁者見之仁” ,知而不言,就是智慧。

    修行要由“心德” 入門;“心德” 是從“心地善良”“心存仁慈”開始。人所以是人,因為有“同情心” 。孟子在公孫丑篇講得很直接: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口氣很嚴肅,同情心是“仁” 的起點,没有同情心者就不是人。

同情心是善良的表現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曾子。(善良里藏貴人和福氣;善良是容人之行,助人之道,愛人之德!)

~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並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盧梭

~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蕭綱

~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餘。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善積者昌,惡積者喪。

~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裡寧,為善事者子孫興。——方孝孺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寬容、忍讓、和善。——戴爾•卡耐基

~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羅曼•羅蘭

~如果說美貌是推薦信,那麼善良就是信用卡。——布爾沃•利順

~感人肺腑的人類善良的暖流,能醫治心靈和肉體的創傷。——羅佐夫

~善的源泉是在內心,如果你挖掘,它將汩汩地湧出。——奧勒利烏斯

~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一言之善,重於千金。——葛洪

如何啟迪善良的心

    “人之初,性本善 道出人天本具備善良的心,但受後天的薰染而日漸變壞,所以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所以華夏文化以 的不二法門。

    教育的最終目的為明辨善惡及真偽,並使人傾向於善與真,排斥惡與偽。——塞•約翰生
    培養“善良仁慈”的心,人才能淡化的獸性。

    大自然萬物為了生存,會為食物互相爭奪殺害,當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不只是爭奪,還會無情的互相殺戮。西方人把這個規則視為當然現象,稱為“森林法則”,而華夏民族認為在生存爭奪之中,有辦法平衡。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盛名。
處處在傷害善良的心

    1. 盜賊的罪惡,損人財物事小,使人彼此失去信任才是真正大罪惡。盜賊如毛,因為破案率低,破案率低也是罪大惡極。

    2. 乞丐的故事。有個朋友常常會把錢給路邊乞丐,大家會說這些都是假的騙人的” ,可是這個朋友還是常常會給,他的理由萬一有一個是真乞丐,就可以幫到他,為什麼不去做呢?不要擔心受騙,會有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是呀大家現在都擔心受騙,不敢去貿然幫助他人,使社會非常冷漠。不能因為有一兩個壞蛋,就不敢去扶有需要的人。

    3. 一個法官判決一個案子。一個年青送一個車禍受傷的老人進院,老人說是年青人撞倒,起訴他。法官判決說“不是你撞倒,為什麼要送他去醫院?” 必須賠償!所以十三億人開始印烙了“扶不扶?” 的念頭;撞倒人,不可救他;路上看到人受難,不要去扶他” !因為失去旁人的救援而死去的人,一年有多少?沒有統計,但是人的“善良” 被理葬得更深了!

    心地善良是仁慈的溫厚德行,無須矯揉造作故弄玄虛,沒有惡意的用心。平易近人,寬容別人的錯,記住別人的好。多做點善事少做點缺德事,心胸就寬闊,心態平隱,所以心地善良者“仁者壽”壽命長。心地善良的人心則誠,是氣質涵養,真誠者不會有那麼多險惡,報應好報。

附件轉載:從小孩子時教育善良

關心他人的感受

    當孩子弄壞東西受傷時,父母第一個反應是檢查東西壞掉的程度,而非關心孩子。有人會說,那是因為父母已經眼看到確認孩子沒事。但無論如何,孩子眼裡會誤會“關心我”並非是父母的“優先考慮”。 

    是否常有意無意讓孩子以為,他人的感受其實不是很重要? 孩子不吃飯時,我們會說“不要浪費,多吃才會長大” ,還是說“這些菜是阿嬤早上辛苦去買的,媽媽煮好久才做好的,你多吃一口我們都會很開心”? 前者傳達出的是我們在意孩子“行為與自身的關係”,後者則是“行為與其他人的關係”。試著用平和的語氣,鼓勵孩子在做決定時可以想想將會如何影響別人?

    行為本身是否正確固然重要,但了解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的感受,則是進入社會後非常重要的能力。

提供孩子關心及感謝他人的機會

    孩子必須有機會去瞭解身邊發生的許多事情並不是偶然,而是許多愛他們的人所努力完成的。當這樣的愛清楚呈現在他們的生命中時,父母即可引導孩子做出回饋的行為。 

    例如,親朋好友的生日就是最好的機會。生日可以不只是帶著孩子大快朵頤、參加派對,花點時間與孩子聊聊壽星 (例:爺爺) 是如何的疼愛、照顧孩子,而孩子可以做些什麼來表達感謝? 畫張賀卡,親手做餅乾,或是幫爺爺洗車,都是孩子能力所及、又有實質意義的活動。

主動擴大圈子

    小孩的生活圈與大人相較是狹隘的,因此若只把目光聚集在熟識的人身上,很容易失去許多關心人的機會。因此,父母常常鼓勵孩子“主動”接觸不熟悉、甚至陌生的人。例如,每當我看到小學生下公車時會跟司機說聲“謝謝”,就覺得非常窩心,整個人也不自覺地開心起來。雖然只是短短、不起眼的“謝謝”二字,但就是具有無窮的魔力。

案例討論

    除了直接的生活經驗外,孩子也可經由間接經驗來練習如何關心別人。例如,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後,描述一位小朋友不肯讓媽媽回家,哭個不停。這時父母即可試著引導孩子回答以下問題:小朋友是傷心還是開心呢? ”“你傷心的時候,媽媽都抱抱你還是跟你玩? ” “下次看到其他小朋友傷心的時候,你可以怎麼做呢? 

控制自己對他人也是一種善意

    對於成人而言,有時若能把自己負面的情緒控制得宜,不因逞口舌之快而造成他人的不舒服,對別人也是一種關心與善意。例如,爸爸回家很累,但媽媽也被孩子氣得半死,因此問道“你可以洗個碗嗎? ”此時爸爸很容易一股氣上來……但若能利用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方式緩和情緒,等待適當機會時再跟妻子反應 (或是不反應也可以),對妻子而言即是一種深切的溫柔。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教導孩子慢慢的增強自我控制的能力。例如,在我極度疲累的時候,都會先把孩子叫過來,跟他們說“爸爸現在很累,不想聽到太大的聲音,你們要玩就在房間玩,我要在客廳休息。”通常,孩子好一段時間都能遵守約定;待他們想要出來玩時,我也會跟他們說「謝謝你們的體貼,爸爸現在覺得好一點了。”通常,他們都會開心地離開,因為做了一件好事呢!

    我們常說“道德教育”與學術課業一樣重要,但總覺得太抽象、又有點遙遠。其實,只要開始設身處地關心周遭的人,就能協助孩子培養“善良”行為囉! 

    錄下張三丰師尊的一篇敬神的文章,作為我們的教育。

    張三丰是元末明初的道士,生卒年不詳,本名全一,字君寶,號三豐,遼東懿州人。張三丰於湖北均縣武當山修道,供奉玄天上帝為主神。是武當派武術的開山祖師。

    張三丰抱持三教合一思想,學貫儒、釋、道三教, 更精研於理學。張三丰認為“道”為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萬物,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妙,統無極,生太極,是萬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

    張三丰認為正邪之別比三教之分重要。他說,儒、佛、道都講“道”,它們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濟時”,佛家“悟道覺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樣,老子所傳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儒家修養人道,仙家修煉仙道。張三丰以修人道為煉仙道的基礎,強調無論貴賤賢愚,老衰少壯,只要素行陰德,仁慈悲憫,忠孝信誠,全於人道,離仙道也就自然不遠了。他把道家的內煉思想同儒家的修正身心學說合在一起,說:“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天口篇•敬神篇》張三丰

    神也者,妙①萬物而為言者也。上帝②以神道設教,故神實司乎善惡。凡聰明正直者,皆以神之權授之。

    夫天神為申,主引萬物;地神為祗③,主提萬物。此神德之蕩蕩者,百姓日受而不知,亦惟盡乎人以合乎天地焉可也。

    苦夫岳瀆郊壇,庵堂祠院,其間之豎碑立像者,無非振古之精神。寺宇崇宏,聲靈赫濯,瞻望者莫不肅然起敬也。然而香火盛,則祈福之人多;禱告繁,則邀福之人至,神豈為人所愚哉?

    夫神之出處不一,要皆從正氣中來。魯語曰:“聖王之制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加之山川社稷,皆有功烈於民者也。夫曰:法施於民,原不期人之報也;以死勤事,原不冀人之感也;以勞定國,原不望人之恩也;御大災捍大患,原不待人之求也;廣功德於人間,原不俟人之祝也。

    即或春秋④典重,齋延頻臨,入廟者亦止祈神靈以保我君國,而於己無與也;亦止祈神靈以保我父母,而與己無與也;亦止祈神靈以澤我民物,而於己無與也;亦止祈神靈以超度沉魂滯魄,而無己無與也。而且肅吾身,潔吾念,淡吾慮,濯⑤吾肺肝,敬其心以敬其神焉,則不求福而自獲福。是則敬神者,不如自敬其心之為妙也。

    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始無愧神。可對神,仍可對心。抑非心之外遂無神世,相在爾室,相在爾心焉耳。有如天之神棲乎日,日光所照,何處不明人心之神棲乎目,目光所到,何物不見人顧欲諂媚神祗,以圖消其罪垢,豈可得哉?

    戒之曰:敬神之道有二⑥,下流之諂瀆,不與焉;上士存心正大,立功行而至意遙深,居處之間,恐神鑒察,有福有慶,仍歸神恩。斯人也,雖未焚香秉燭,恭叩廟門,而已得敬神之大道也。

    中士存心謹格,言帝天而身益震懾,善念之生,因神鼓勵,有功有德,必荷神庇。斯人也,抑或齋戒沐浴,參禮菩薩,亦可謂敬神之小道也。

    至於外飾小心,中藏大慝,紛紛往來,朔日穀日⑦。神將曰:“爾來乎?吾正索爾。勿諂我,勿瀆我。爾敬我香,我加爾鎖。歸去革心,庶乎其可。”

      【註釋】

①妙:此指陰陽不測中生養主宰萬物的奇妙功能。

②上帝:這裡“上”為很早很古;“帝”即帝王。即上古最早制定神祀禮祭的皇帝。

③祗:音“其”,地神之謂,有母德之義。

④春秋:此指春秋戰國時代。

⑤濯:音“濁”,洗滌之義。

⑥有二:即有別。此“二”即分別的意思,不表示定量。

⑦朔日穀日:泛指經常,類如“初一十五”。

【譯白話文】

    “神”之為神,它是回歸到陰陽不測的神妙的境界,與生養着萬物,演化萬物,主宰萬物之境同在,並且可以使萬物各顯生命靈性,這就是“神” !很早上古時代的君王,就已經認識到“神”至高無上的境界,所以用“神”的觀念來為人民設立教化,讓人們以“神” 為學習的對象,和追求的目標。所設立“神” 以教化的意義,又體現對善惡者可以司掌賞罰的能力。凡人類中的聰明正直善良者,“神”就會把神的力量傳授給他們,使他們可以顯示“神”,顯示“神” 之用。

    在宇宙自然中,神是無處不在的,在天為天神,天神的功能為主引生萬物;在地為地祗,地祗的功能為培養推薦萬物。這就是神德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浩蕩廣大。所有人彷時時刻刻都受到神德的功養,卻不感覺到,會想到其威力的蓋覆。當然,人們只要盡其天性天良去做順乎自然的事也就可以了,無有必要每每去惦記着神或不神的事,因為那就是吻合自然的神在行自然的事。

    那麼,為什麼名山大川,城郊社野,修建廟庵祠堂,供奉安立神像,刻碑奠記,這是延身很古老的時候已經興起的一種緬懷追慕情懷,對古人崇敬的精神。廟宇修建得宏偉高大,肅穆莊嚴,讓人走進到這個環境瞻望,人人都會升起肅然起敬的敬畏之心。但是,當廟宇的香火盛旺,敬神成為公眾祈求賜福消災的世俗活動之後,人們敬神的初意失去了,所有的禱告聲音都是在為自己增加財多物豐,健康長壽降祥。神有可能那麼昏庸無知,被人所愚弄嗎?

    寺廟裡所所有受到恭敬供奉之神,都是來自多方面的神靈,有天神,有地祗…都是由正氣中來。周朝魯國人說:古代聖明的君王制定祭祀對象的規定:造福於民的人才能享受祭祀;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的人才能享受祭祀;不辭勞苦保國安邦的人能才享受祭祀;能抵禦消除特大災害的人才能享受祭祀;能團結民眾抗拒戰勝災害的人才能享受祭祀。甚至人們敬山川社稷,都因為它們有功有德於人民,所以才會去敬它們。但是那些被人們祭祀的,他們造福於民,原本並不期望人們回報;為人民鞠躬盡瘁,也並未想讓人們感恩戴德;不辭辛勞保國安邦,也沒想要人們思念他的功勞。他們幫助人民抵禦和戰勝災難,原本也不是有人求他才那樣做。他們把功德普及於人間,原本都沒想到等後人去歌頌他們。

    後來到了春秋時代,社會非常重視祀典,齋戒祭祀活動非常頻繁。但儘管如此,到廟裡祭祀的人,他們目的在於興邦安國,而不考慮自己;或者在於為父母祈福,而不考慮自己;或者祈禱神靈保佑生民萬物,而不考慮自己;或者祈禱神靈為那些可憐死去的人超度亡靈,而不考慮自己。而且在祈禱神靈之前,肅穆自身、凈潔自念、清除私慮、凈化肺肝,以崇敬自己入手,轉化為崇敬神靈。這樣的結果是自己不去求福而自然會獲得福報。所以可以知到,敬神的人,不如先敬自己的“道心”更為達到“妙” 境。

    凡是人之“道心”所在就是神之所在。可謂心即神,神即心。做事能夠無愧自己的“心”,就可以講無愧於神;無愧於神,必然無愧於心。“心” 即是神,在人心之外就沒有神駐的地方;就像房子,心就是神的寓所,神的顯示通過心得以作用。這也好比天的神寄居於太陽之中,太陽發出光芒,哪個地方都被照耀得一片光明;人心之神寄居於人的雙目,目光所到之處,什麼東西都能看到。人只是想諂媚討好神靈地祗,以期指望神靈給予特別關照,消除污垢罪孽,這怎能夠得逞的呢?

    如今讓大家提出警戒:人們敬神的目的和心態是各有不同的,居心不良的下流卑鄙之人,無論怎樣討好諂媚於神,神都不會給他們好報的。那些高尚之士,他們的心態正大光明,他們做事處處從人民長遠利益着想。獨居或辦事,都知道神靈的監察,深恐有出現錯誤來,因此他們得到福享受去慶,是神所賜的恩典。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沒有到廟裡燃燭燒香,叩頭跪拜祈禱頌祝,實際上他們把敬神的大道修到了。

    中等智慧的人存心謹慎,說話做事生怕冒犯了神靈天理,時時都生著善良的念頭,受到神靈鼓勵而做善事,有功有德,當然就會受到神的庇佑。像這樣的人敬神非常虔誠,嚴格講究禮節,守持齋戒,清淨身心,禮拜神靈菩薩,算得上敬神的小道形式。

    至於那些外表偽裝得一派正人君子之相,內心卻是奸狡巨猾,骯髒污濁,他們也是初一十五經常出入於廟堂敬神燒香。對這樣的人,神會說:“你們自己來了,我還正要捉拿你們呢,你們也莫想討好我,也莫想玷污我,你們敬給我的香紙,我只能還給你們以枷鎖。要想真正消罪獲福,只有回到洗心革面的修行上,否則虛假都是白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