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行年考 – 梁涛

周灵王20年 鲁襄公21年 己酉(公元前552年)

〇夏历八月二十七日(阳历9月22日),孔子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父叔梁纥,母颜徵在。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鲁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孔丘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襄公)二十二,孔子生。”《谷梁传·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 孔子生。”《孔子家语·本姓解》:“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甫,考甫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放叔,避华氏之乱而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 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徵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 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世本·秦本·传·宋孔氏》:“叔梁纥生仲尼。仲尼圬顶反首张面,四十有九表,堤眉谷窍,参臂骈胁,腰大十围,长九尺六寸,时为长人。后数世皆一子。”

【考辨】关于孔子生年有两种记载,一是司马迁的鲁襄公二十二年说 ( 见《史记·孔子世家》、《鲁世家》、《十二诸侯年表》),二是《谷梁传》、《公羊传》的鲁襄公二十一年说。两说相差一年,这一年之差,却使后世学者聚讼纷纭,笔墨官司打了两千年。据钱穆先生统计,历史上取前说的学者有杜预(《左传注》)、陆德明(《左氏音义》)、苏辙(《古史》)、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郑樵(《通志》)、朱熹(《论语序语》)、吕祖谦(《大事记》)、罗泌(《路史余论》)、金履祥(《通鉴前编》)、薛应旂(《四书人物考》)、夏洪基(《孔子年谱》)、黄宗羲(《南雷文约》)、万斯大(《礼记偶笺》)、马骕(《绎史孔子年谱》)、阎若璩(《困学纪闻笺》、《潜丘札记》)、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史记质疑》)等,而取后说者则有贾逵(《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何休(《公羊解诂》)、王钦若(《册府元龟》)、胡安国(《春秋传》)、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通考》)、胡广(《四书大全》)、崔述(《洙泗考信录》)、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群经补义》)及钱大昕(《养新录》、《三史拾遗》)等(见钱穆《孔子生年考》,《先秦诸子系年》第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后世有些学者为了调和二说,进行了多方解说,如司马贞《孔子世家》索隐说:“今以为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司马贞认为《谷梁传》所记的“冬十月庚子,孔子生”,用的是夏历,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因此按照周正,十月当属于明年,所以《史记》就往后推了一年记在襄公二十二年了。但有学者对此提出疑义,认为《春秋》中成、襄、昭、定、哀用的都是周正,“周正建子,十一月乃今之九月,安得属明年耶?”(狄子奇《孔子编年》卷一)司马贞的说法并无根据。有鉴于此,当代学者对孔子生年问题不再做过多纠缠,而取《史记》司马迁之说。如钱穆先生认为对孔子生年“详考确论,不徒不可能,抑且无所用”(见前引书)。钟肇鹏先生也说:“对于二千年以前的古人的生年差一年,本来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何况计年上有虚岁、周岁的不同,在古代历法上又有三正的不同,相差一年其实不过相差几个月,用不着长期争论考辩。今从史记,以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551年。”(钟肇鹏 《孔子研究》第1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关于孔子的生日,《公羊传》记是“十有一月庚子”,而《谷梁传》则记为“冬十月庚子,”两者相差一月,对此以往学者多有考证。崔述说:“《春秋》是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则庚子乃十月之二十一日,既无闰月则十一月中不得复见庚子,故今从《谷梁》。周正之冬十月,则今夏正之秋八月也。”(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一)孔广森《公羊通义》说:“陆德明《释文》谓‘庚子孔子生,传文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今以十月庚辰朔校之,知旧作十一月者误,故定从《释文》本。” 据此,孔子当生于“十月庚子”,“十月庚子”是以周正计算,因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推算为夏正八月二十七日。此生日为后世多数学者接受,故从之。

孔子出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野合”之说,后世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野合”是指在野外交配,按此说法,孔子为私生子。但历来儒家都避讳此说,认为有失“圣人”体面,故又主张“野合”是指粗野不合礼仪。司马贞《史记索隐》云:“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按,司马迁做《史记》时,孔子地位虽有很大提高,但远没有到迷信的程度,加之司马迁信奉黄老,又具独立精神,故对孔子种种不“尔雅”之事,如“子见南子”、“惶惶如丧家犬”等都能照实记录,因此,司马迁“野合”的说法可能寓有隐讽之意。但孔子即使真是私生子,于其伟大也无损一丝一毫,故不必在文字上做文章,以求避讳。

周灵王23年 鲁襄公24年 壬子(公元前549年)

〇孔子三岁,父叔梁纥卒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颜氏娘家是曲阜大族,“于是颜徵在离开纥家,带着三岁的孔丘,寡母孤儿,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阙里去了。”(匡亚明《孔子评传》第38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家语·本姓解》:“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放。”

【考辨】《世家》称“丘生而叔梁纥死”,当是概括的说法,而《家语》认为孔子三岁丧父,二者基本相符,故从《家语》。《孔子家语》旧题三国魏王肃注,王肃在自序中称《家语》与《论语》同源,系孔门弟子各记所问,后选一部分辑为《论语》,所余即集录为《孔子家语》,并说《家语》得自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但人们多认为此书有伪。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墓主为中山怀王,卒于西汉宣帝五风三年,即公元前55年)出土竹简中有《儒家者言》二十七章,内容以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且多和《说苑》及今本《孔子家语》有关,有学者认为,竹简《儒家者言》体例与今本《家语》近似,它与以前出土的西汉双古堆简牍应该都是《家语》的原型。今传本《家语》“可能陆续成于孔安国、孔僖、孔季彦、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有着很长的编篡、改动、增补的过程。”(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2期)因此,《孔子家语》有一个长期流传、整理、编定的过程,并非王肃一人伪造,虽然书中有后人改动、增补的内容,但其中一些材料是基本可信的,故对《家语》材料应有选择地采用。

周灵王25年 鲁襄公26年 甲寅(公元前547年)

〇孔子六岁,为儿嬉戏,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生长在鲁国,从小就对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儿童玩耍时,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的方形和圆形俎豆等祭器摆列出来,练习磕头行礼。孔子以后提倡“克己复礼”,无疑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的。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考辨】《世家》说“为儿嬉戏”,未知何年,暂列于此。

周景王2年 鲁襄公30年 戊午(公元前543年)

〇孔子九岁,弟子仲由生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卞人,少孔子九岁。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猳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家语·弟子解》:“仲由,弁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少孔子九岁。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

周景王12年 鲁昭公9年 戊辰(公元前533年)

〇孔子十九岁,娶丌官氏女为妻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人丌官氏为妻。

【文献】《孔子家语·本姓解》:“至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世本·秦本·氏性篇》:“孔子娶宋并营氏。”

【考辨】《孔子世家》未有此条,今从《家语》。按,丌又作亣,古其字,音基,丌官,复姓。韩勅造《孔庙礼器碑》云:“并官圣妃在安乐里。”丌字作并。

周景王13年 鲁昭公10年 齐景公16年 己巳(公元前532年)

〇孔子二十岁,为委吏、乘田,子孔鲤生 孔子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作过委吏(管仓库小吏)、乘田(管理牛羊畜牧小吏)。孔子早年的这段经历,无疑对他以后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今年孔鲤出生,因鲁昭公送来鲤鱼,故名。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论语·子罕》:“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 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壮长而已矣。’”《孔子家语·本姓解》:“至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世本·秦本·氏性篇》:“孔子娶宋并营氏,生伯鱼。”

【考辨】委吏、乘田之事,本无明确时间,《阙里志·年谱》分别列于二十岁、二十一岁。崔述《洙泗考信录》说:“二十岁为委吏,二十一岁为乘田吏,殊无明据。大抵在郯子来鲁之先,否则不能自通于国君也。”按,古代男子出仕后,方可与君通贽往来,本年鲁昭公始赐孔子鲤鱼,故孔子出仕当在此时之前,《年谱》可能就是据此列于本年。今从之。另,《年谱》列为委吏、乘田于两年,今列于一年。

周景王15年 鲁昭公12年 楚灵王11年 辛未(公元前530年)

〇孔子论“克己复礼,仁也” 孔子今年二十二岁,在鲁国有一定影响,适楚灵王被杀,孔子引古语“克己复礼,仁也”评论此事。“克己复礼,仁也”又见《论语·颜渊》,是孔子的一个重要主张。这一思想,是孔子对前人的继承,而不是自己的创造。

【文献】《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蛑蛑,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考辨】《左传》中的“仲尼曰”有两种情况,一是所评论的事件孔子尚未出生,应为孔子以后的言论;二是所评论的事件孔子已经出生,可能是对当时言论的记载。今年孔子二十二岁,在鲁国有一定影响,应属于后一种情况。

周景王16年 晋昭公3年 鲁昭公13年 壬申(公元前529年)

〇孔子二十三岁,设教于阙里 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学生中有颜由(颜回之父)、曾点、冉耕等。匡亚明说:春秋时期“有些有一定文化教养的没落贵族,特别是士一级的贵族,也利用自己的文化修养(《诗》、《书》、《礼》、《乐》等方面的知识),收徒设教,称为村塾,这种私塾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但影响不大。孔子所创设的私学,则完全不同,它是中国教育史上跟‘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孔子评传》第273~274页)

【文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繇,颜回父,字季路,少孔子六岁。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刘向《新序》:“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阙里志·年谱》:“孔子年二十二岁,始设教于阙里,冉畊、颜路之徒,往受教焉。”

【考辨】孔子何时设教,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十七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一说二十三岁(刘向《新序》),一说三十岁(匡亚明《孔子评传》),一说三十五岁(司马贞《史记索隐》),刘向曾“领校秘书”,故其说当有据,今从之。

颜路,颜回之父,字季路,鲁国人。《家语》说少孔子六岁,故时年十七岁。冉耕,字伯牛,鲁国人。《列传》、《家语》未记其年岁,而《圣门志》、《阙里广志》说少孔子七岁,若其说可信,时年当十六岁。曾点,南武城人,字子皙,为曾参父亲,年岁不详。《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金鹗说:“此以齿序。”若金说成立,子路少孔子九岁,曾皙当少孔子十岁左右,时年十三岁左右。琴张,又名琴牢,卫人,字子开,一字子张。年岁不详,此时也当已十三四岁左右。以上几人,为孔子最早的门徒。

周景王17年 鲁昭公14年 癸酉(公元前528年)

〇孔子二十四岁,合葬父母于防 孔子二十四岁时,母亲去世。由于孔子丧父时年龄很小,不知墓在何处。为了打听父墓以便将父母合葬,孔丘只得把母亲棺柩停放在“五父之衢”,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好打听父墓所在。后来颜徵在的邻居陬邑人曼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孔子这才将父母合葬于防。

【文献】《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焉。”孔颖达《礼记·檀弓疏》:“于是陬曼父之母,素与孔子母相善。见孔子殡母于外,怪问孔子,孔子因其所怪,遂问陬曼父之母,始知父墓所在,然后得以父母尸柩合葬于防。”《礼记·檀弓》:“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之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孔子之母既丧,将合葬焉,曰:‘古者不祔葬,为不忍先死者之复见也。《诗》云:“死则同穴。”自周公已来祔葬矣。故卫人之祔也离之,有以间焉。鲁人之祔也合之。美夫,吾从鲁。’遂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吾见封之若堂者矣,又见若防者矣,又见覆夏屋者矣,又见若斧形者矣。吾从斧形者焉。’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云。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及二十五月而祥(注:大祥,古时父母死去两周年的祭礼),五日而弹琴不成声,十日过禫(注:古代守丧完毕,除服时的祭祀)而成笙歌。“《孔丛子·陈士义》:“李由之母少寡,与李音窃相好而生由。由有才艺,仕于魏,王甚爱之。或曰:‘李由母奸,不知其父,不足贵也。’王以告由,且曰:‘吾不以此贱子也。虽然,古之圣贤亦有似子者乎?吾将举以折毁子者。’李由对曰:‘今人不通于远,在臣欲言谁耳?且孔子少孤,则亦不知其父者也。孔子母死,葬于五父之衢,人见之皆以为孤。葬,问鄹曼父之母,得合葬于防。此则圣人与臣同者也。’王笑曰:‘善。’子顺闻之,问魏王曰:‘李由安得斯言!’王曰:‘假以自显,无伤也。’对曰:‘虚造谤言以诬圣人,非无伤也。’”

【考辨】孔子母亲死于何时,史无记载,已不可考。《史记》叙述此段文字在“儿嬉戏,陈俎豆”之后,“年十七,孟僖卒”之前,故有学者认为是孔子十五六岁时。但所谓“孔子年十七”,孟僖子卒,南宫敬叔往学礼,是司马迁的误记,孟僖子卒时,孔子实已三十四岁(详见“周敬王2年 公元前518年 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条)。且上引《檀弓》文字中孔子自称“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并有门人弟子,故年龄当已较长。《阙里志·年谱》列于二十四岁,此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故从之。

上引《礼记》中的这段文字,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把“不知其墓”与“殡于五父之衢”断开,成为两句。按照他们的解释,这段话是说:孔子是其父叔梁纥与其母颜徵在野合(未婚同居)所生,故其母耻而不告孔子父墓所在。孔子母死,孔子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为了打听父墓所在,就想了个殡母于五父之衢的办法。按常礼,殡当在寝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殡母于外,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怪而问之,孔子便可借机打听父墓之所在。后来问于邹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亲葬于防,然后使父母得以合葬。按此所说,文中的“殡于五父之衢”是指殡孔子之母。

清人江永则把两句连读成一句,其《孔子年谱》说:“按此章为后世大疑,本非记者之失,由读者不得其句读文法而误也。近世高邮孙邃人濩孙著《檀弓》论文,谓‘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十字当连读为句。‘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两句为倒句。甚有理。”据此,则这段话是说:孔子父亲死后,埋在五父之衢,孔子不知是葬、是殡。后孔子母卒,想从周人合葬之礼葬父母于防。根据当时礼制规定,埋棺于坎为殡,殡浅而葬深。若是殡,则可以迁动尸骨重新安葬;若是葬,因为埋葬较深,魂魄已安,便不可轻动。当时看到其父亲下葬的人,都认为是葬。孔子再三审慎,不敢轻启父墓。后来问于郰曼父之母,才知道“盖殡也”,于是启殡合葬于防。

按,以上两说,当以前说为是。古代殡葬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丧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孔子丧父时方三岁,到此时已二十余年,那里有殡二十余年而不下葬的?故江说不可信。但郑注说孔子不知父墓是“母耻而不告”,孔疏亦说“母以幼少之女嫁七十之夫,是以羞惭不能告子”,似皆臆测。盖孔子父死后从古制,墓而不坟,孔子少孤,故不知父墓所在。《檀弓》说“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正说明孔子时始封。又,《孔丛子》有“孔子少孤,不知其父”的说法,当为后世“虚造谤言”,不可为据。

周景王20年鲁昭公17年郑定公5年丙子(公元前525年)

〇孔子二十七岁,学于郯子 今年鲁国东南方小国郯国的郯子来朝见鲁昭公,在宴会上,鲁国大夫昭子问起郯子关于少昊时以鸟名官的情况,郯子作了详细回答。孔子听说这件事后,马上去拜见郯子,向他请教学习。孔子好学,学无常师,此其一例。

【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暤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注:鸟名)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又见《孔子家语·辨物》。

【考辨】郯,国名。故城在今山东省郯县西南二十里。郯子自称少暤之后,少暤为己姓,但据《汉书·地理志》:“少昊后,盈姓。”盈即嬴,则少暤后另有为盈(嬴)姓者。《史记·秦本纪赞》云:“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据此,郯当为秦人的一支。秦原为东方民族,因周初参与武庚叛乱,失败后被流放到西北地区(参见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郯则留在当地,因与中原风俗不同,故孔子称其为四夷。

周景王22年鲁昭公19年戊寅(公元前523年)

〇孔子二十九岁,学琴于师襄 孔子二十九岁时向师襄学琴,在学习中循序渐进,由曲调到演奏技巧,由技巧到曲子的志趣神韵,由志趣神韵进而体会作曲者的人格风貌。徐复观先生说:“孔子对音乐的学习,是要由技术以深入于技术后面的精神,更进而要把握到此精神具有者的具体人格;这正可以看出一个伟大艺术家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国艺术的精神》第5页,春风出版社1987年版)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韩诗外传·卷五》:“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其惟文王乎!’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师襄子曰:‘敢问何以知文王之操?’孔子曰:‘然,夫仁者好伟,和者好粉,知者好弹,有殷勤者好丽,某是以知文王之操也。’”又见《孔子家语·辩乐解》。

【考辨】孔子学琴于师襄,年代不可详考。《阙里志》列于本年,今从之。

〇孔子弟子商瞿生 商瞿,字子木,鲁国人,孔子弟子。喜好《易》,孔子曾传之《易》。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特好《易》,孔子传之志焉。”

〇孔子弟子冉有、冉雍生 冉有,又名冉求,字子有,鲁国人。曾为季氏宰,有才艺,以政事著名。冉雍,字仲弓,鲁国人,以德行著名。二人均少孔子二十九岁。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有才艺,以政事著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雍,字仲弓。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雍,字仲弓,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生于不肖之父,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可使南面。”

【考辨】冉求、冉雍,《列传》、《家语》均没有说是那国人。但《家语》说“冉求,仲弓之宗族”,又说“仲弓,伯牛之宗族”。据《家语》,伯牛为鲁人,故知冉求、冉雍也为鲁人。

《荀子》书中曾提到有子弓,并常与孔子并举,有人认为此子弓即仲弓。杨倞《荀子·非相》注云:“子弓,盖仲弓也。”俞樾说:“仲弓称子弓,犹季路称子路。子路、子弓,其字也,曰季曰仲,至五十而加以伯仲也。”(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三)但郭沫若认为子弓即商瞿传《易》的馯臂子弓,而非仲弓,并说:子弓就是仲弓,“本子路亦称季路之例,则仲弓亦可称为子弓。但这个例子实在不好援用。因为仲尼不见称子尼,伯鱼不见称子鱼,而子思亦不见称季思,则子路仅亦字季路而已。”(《儒家八派的批判》,载《十批判书》129~131页,群益出版社1946年版)。郭说成立,今从之。

周景王23年鲁昭公20年齐景公26年己卯(公元前522年)

〇孔子批评宗鲁“非义” 齐豹推荐宗鲁于公孟,公孟任命其为骖乘。后齐豹准备暗杀公孟,告知宗鲁不要前往。宗鲁认为公孟虽然不善,但应当遵守信义,保护公孟一同前往,结果被杀。孔子认为宗鲁“非义也”,阻止弟子琴张前去吊亡。春秋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极大混乱,对于什么是“义”出现了不同标准。宗鲁将义简单理解为对主子的忠诚,而孔子则认为义必须首先以是非善恶为标准,故批评宗鲁“非义”。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年》:“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将作乱,而谓之曰:‘公孟之不善,子所知也,勿与乘,吾将杀之。’对曰:‘吾由子事公孟,子假吾名焉,故不吾远也。虽其不善,吾亦知之;抑以利故,不能去,是吾过也。今闻难而逃,是僭子也。子行事乎,吾将死之,以周事子;而归死于公孟,其可也。’丙辰,卫侯在平寿。公孟有事于盖获之门外,齐子氏帷于门外,而伏甲焉。使祝灶鼃寘戈于车薪以当门,使一乘从公孟以出;使华齐御公孟,宗鲁骖乘。及闳中,齐氏用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以中公孟之肩。皆杀之。……琴张闻宗鲁死,往吊之。仲尼曰:‘齐豹之盗,而孟絷之贼,女何吊焉?君子不食奸,不受乱,不为利疚于回,不以回待人,不盖不义,不犯非礼。’”又见《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琴牢,卫人,字子开,一字子张。与宗鲁友,闻宗鲁死,欲往吊焉,孔子弗许,曰:‘非义也。’”

【考辨】琴张为孔子早年弟子,孔子二十三岁设教时,他已来学,若以十三四岁计算,今年约二十余岁。琴张不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弟子解》中有琴牢,字子张,对于琴牢与琴张,历来有不同看法,或说为一人,或说为二人。按,《弟子解》虽没有明说琴牢即琴张,但记叙事件相同,二人明显是一人,故当作一人看待。

《庄子·大宗师》有子琴张云:“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据此证明琴张即孔子弟子子张(颛孙师)。但据《仲尼弟子列传》,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此时尚未出生,故章氏之说不可信。

〇孔子称赞虞人 齐景公田猎,用弓招虞人,但按当时礼制规定,应当以“皮冠”(《孟子》说是“以旌”),所以景公的行为是违礼的,故虞人宁死不从。孔子听说此事,对虞人表示称赞,认为所招的礼仪不对,则可以不听从。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年》:“十二月,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孟子·万章下》:“(孟子)曰:‘……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又见《孔子家语·正论解》,作“孔子在齐”。

〇相传孔子论秦穆公何以称霸 齐景公与晏婴在齐国、鲁国边界上打猎,顺便来到鲁国,由于此时孔子在诸侯间已有了一定声誉,齐景公专门向孔子请教:秦穆公国家狭小,地方偏僻,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答道:秦国虽然狭小,但穆公的志向很大;地方虽然偏僻,但善于起用贤人,所以能够称霸。景公听了十分高兴。通过这件事,孔子在诸侯间的影响更大了。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绌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说苑·尊贤》:“齐景公问于孔子曰:‘秦穆公其国小,处僻而霸,何也?’对曰:‘其国小而志大,虽处僻而其政中。其举果,其谋和,其令不偷。亲举五羖大夫于系缧之中,与之语三日而授之政。以此取人,虽王可也,霸则小矣。’”《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景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史记·鲁周公世家》:“(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入鲁问礼。”《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齐景公二十六年:“猎鲁界,因入鲁。”

【考辨】齐景公来鲁问礼,见于《史记孔子世家》、《鲁周公世家》等,但江永《乡党图考》、崔述《洙泗考信录》、梁玉绳《史记志疑》、狄子奇《孔子编年》及近人钱穆、蒋伯潜等均怀疑此事有伪。其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此事《左传》未见记载,且《左传》本年记录景公因皮肤感染患上热病,病了整整一年,到十二月才好,于是与晏婴“田于沛”,不可能有时间来鲁国。二、孔子与齐景公问答中说到秦穆公“处僻而霸”,明显是六国时语言,所以此事可能是六国时人伪造的。三、孔子后到齐国,为高昭子家臣,通过高昭子见景公(见《孔子世家》),若此时已见景公,何必要自辱以为家臣,以求引见。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以上几点说服力并不充分。

首先,此事虽不见于《左传》,但不能成为怀疑的理由。《左传》是一部解经的著作,它的记事本来就是围绕经文展开的,且有所谓笔法、体例的考虑,未记录的事件自然不在少数,怎么能因为《左传》没有记录,便认为其事有伪呢?今年齐景公染病,十二月方狩猎于沛。沛,杜预注:“泽名”,江永说水名,一般认为齐国都附近。但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则说:“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入鲁问礼。’是年即齐景公二十六年,云猎鲁界,因入鲁,然则沛在齐、鲁界上。凡水草相半者皆可言沛,非必一地矣。”章氏所说正确与否暂且不论,即使沛在齐都附近,鲁齐本来相去不远,由齐之鲁完全可能,所以此怀疑并不成立。

其次,孔子与景公的对话中,确有后人的用语,这说明此事有后人增饰、修改的地方,但就此断定此事有伪,似根据不足。因为古书都经过长期的传抄流传,有些事件起初只是口头流传,后来才被写成书籍,在这期间,发生某些变形改造,是完全正常的。所以这里的秦穆公“处僻而霸”,也只是司马迁的发挥,我们说它有误,是可以的,若说它有假,则似武断。至于第三点,更不足为辩。故暂信司马公之说,列于此。

周景王24年鲁昭公21年庚辰(公元前521

〇孔子三十一岁,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孔子三十一岁时,与鲁人南宫敬叔适周,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说的,已经与人的骨头腐朽了,只有言论还在。况且君子得其时则出来做事,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并告戒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孔子又向周大夫苌弘问乐,并参观了周庙,收获很大。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史记·老子韩非例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定县竹书《儒家者言》:“于大庙右阶之前有铜□,其□如名(铭)其背〈□□□〉〈之为人也,多〉言多过,多事多患也。”《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无谓何害,其祸将大。无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人,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趣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徙。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我害。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长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临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又见《荀子·宥坐》、《淮南子·道应训》、《说苑·敬慎》、《孔子家语·观周解》、《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家语·三恕》,除《说苑》外,皆作鲁桓公庙。《孔子家语·致思》:“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贶,则丘之道殆将废矣。”《礼记·乐记》:“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武》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孔丛子·嘉言》:“夫子适周,见苌弘,言终退。苌弘语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和目而隆颡,皇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刘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诸侯力争。孔丘布衣,圣将安施?’苌弘曰:‘尧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坠,礼乐崩丧,亦正其统纪而已。’既而夫子闻之曰:‘吾岂敢哉,亦好礼乐者也!’”《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当染》:“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韩诗外传·卷五》:“哀公问于子夏曰:‘必学然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哀公曰:‘然则五帝有师乎?’子夏曰:‘臣闻黄帝学乎大坟,颛顼学乎禄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乎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周公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能着乎天下,名号不能传乎后世者也。’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又见《新序·杂事第五》,姓名有异。

【考辨】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以往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时。《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孔子适周,岂访礼之时,即在十七耶?”另外,边韶《老子铭》、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均言“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近人高亨亦持此说,并举出《左传·昭公七年》有日食的记载,以为旁证(见高亨《关于老子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二)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岁时。阎若璩《先圣生卒年月考》说:“《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唯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见《春秋》,此即孔子从老聃问礼也。”此说为今天大多数学者接受。(三)在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岁时。《庄子·天运》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的记载,梁玉绳《史记志疑》说:“盖适周问礼,不知何年。……此本阙疑之事。必欲求其年,则《庄子》五十一之说,庶几近之。”(四)在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三十一岁以前。“因为鲁昭公二十二年(孔子三十二岁),周室已发生内乱,打了五年之久,孔子当然不能于周室两派贵族斗争之时去观光问礼。而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也发生内乱,昭公出奔,国内无君,孔子因乱适齐,流亡在外者也有几年,自无‘鲁君与之一车两马’之事。而鲁昭公二十六年,周室王子朝已‘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子也因之免官归居于陈,孔老自无在周相见之理。”(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第31页)(五)在定公十五年,孔子五十七岁时。此说为今人黄方刚提出,他据《曾子问》中“日有食之”的记载以及《左传·定公十五年》有日食的记载,认为:“孔子两见老子,第一次孔子五十岁,第二次孔子五十七岁。”(黄方刚《老子年代之考证》,载《古史辫》第四册)

以上分歧源于文献的不同记载,于是有学者主张,孔子见老子可能不只一次,《世家》、《曾子问》及《庄子》所记载的是不同时间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但以往学者囿于成见,认为孔子与老子只会见过一次,强要把不同资料统一在一起,结果造成混乱。这种看法无疑是有见地的。从文献记录来看,《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适周问礼”,地点是在周(今河南洛阳);《礼记·曾子问》说“孔子助葬于巷党”,而巷党一般认为是鲁地;《庄子·天运》说“南之沛”,而沛是宋地(今江苏沛县)。可见,孔子至少在上面三个地方见过老子,《世家》所记只是孔、老会面中的一次,地点是在周,目的是问礼,时间应从詹剑峰之说,为鲁昭公二十一年。另,《世家》记与孔子一同问礼的有南宫敬叔,后人多认为他即孟懿子之子,而南宫敬叔出生于鲁昭公十二年,此时仅九岁,他于昭公二十四年方从孔子学礼(详见“周敬王2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孔子三十四岁”条),故学者对此多有疑问。但此南宫敬叔未必即是孟懿子之子,有学者就指出“南宫敬叔即南宫滔,字子容者,非孟懿子之子也。”(蒋伯潜《诸子通考》第51页)

〇孔子弟子端木赐生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列于孔门言语之科,善辞令。经商于曹、鲁间,“忆则屡中”,富累千金。自谓“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孔子称其有从政之才。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好废举(集解:废举谓停贮也。即屯货居奇),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孔子家语·弟子解》:“端木赐,字子贡,卫人,少孔子三十一岁。有口才著名,孔子每诎其辩。家富累千斤,常结驷连骑以造原宪。宪居蒿庐蓬户之中,与之言先王之义。原宪衣弊衣冠,并日疏食,衎然有自得之志。子贡曰:‘甚矣子之病也是!’原宪曰:‘吾闻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吾贫也,非病也。’子贡惭,终身耻其言之过。子贡好贩,与时转货。历相鲁、卫,而终于齐。”

【考辨】《列传》、《家语》均言“少孔子三十一岁”,故列于本年。

周敬王2年鲁昭公24年癸未(公元前518年)

〇孔子三十四岁,孟懿子、南宫敬叔来学礼 鲁国贵族孟僖子陪昭公出使楚国,因为不会相礼而感到十分惭愧。临死前嘱咐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向孔子学礼。孔子对此十分高兴,认为能改正自己的过错,就是君子。

【文献】《左传·昭公七年》:“三月,(鲁昭)公如楚。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郊劳。……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辱。饘于是,鬻于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注:即臧武仲,鲁国大夫)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注:说,通“阅”,即南宫敬叔;何忌,即孟懿子。二人为孟僖子之子)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注:即僖)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缕,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考辨】《左传》记此条于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是年孔子十七岁,故《世家》称“孔子年十七”,“懿子及南宫敬叔往学礼焉”。但孟僖子卒于鲁昭公二十四年二月,盖《左传·昭公七年》记孟僖子生病时,连带叙述了他死时的话,太史公未做细查,以为学礼之事即在本年。实际上,昭公七年,孔子年仅十七,而孟懿子及南宫敬叔尚未出生,学礼之事根本不可能(见崔述《〈史记〉言懿子、敬叔学礼于孔子年十七时之谬》,《洙泗考信录》卷一)。故梁玉绳《史记志疑》称:“此是史公疎处。”因孟僖子卒于本年,故定于此。是年孔子三十四,而南宫敬叔年仅十三。

周敬王3年鲁昭公25年甲申(公元前517年)

〇孔子三十五岁,由鲁之齐 今年鲁国发生内乱。鲁国权臣季平子与另一个贵族郈昭伯因斗鸡发生纠纷,请求鲁昭公裁断。昭公因对季平子把持朝政不满,暗中支持郈氏,并和另一贵族臧昭伯秘密策划出兵围困季平子。但鲁国的另两位贵族叔孙氏和孟孙氏支持季氏,鲁昭公大败,被迫逃亡齐国。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斗鸡之变”。为了逃避战乱,孔子于本年离开了鲁国,来到齐国。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宫于郈氏(杜注:侵郈氏室以自益),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臧昭伯之从弟会为谗于臧氏,而逃于季氏,臧氏执旃。平子怒,拘臧氏老。将禘于襄公,万(注:舞名,包括文舞与武舞)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臧孙曰:‘此之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大夫遂怨平子。公若献弓于公为,且与之出射于外,而谋去季氏。公为告公果、公贲。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柤告公。公寝,将以戈击之,乃走。公曰:‘执之。’亦无命也。惧而不出。数月不见,公不怒。又使言,公执戈以惧之,乃走。又使言,公曰:‘非小人之所及也。’公果自言,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告子家懿伯,懿伯曰:‘谗人以君侥幸,事若不克,君受其名,不可为也。舍民数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且政在焉,其难图也。’公退之。辞曰:‘臣与闻命矣,言若泄,臣不获死。’乃馆于公宫。”又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

【考辨】据《左传》,鲁昭公伐季氏在本年九月戊戌(十一日),失败后,于己亥(十二日)逃往齐国。故孔子赴齐当在九月己亥之后。

〇孔子论“苛政猛于虎” 孔子前往齐国,路过泰山脚下时,听到有妇人在野地哭泣。派弟子前去打听,原来妇人的舅舅、丈夫、儿子均死于虎口。问她为何不离去?答道:没有苛政。孔子听后感慨道: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

【文献】《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使子贡往问之,而曰:‘昔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贡曰:‘何不去乎?’夫人曰:‘无苛政。’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又见《礼记·檀弓下》及《新序·杂事第五》。《孔子家语·致思》:“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也。’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索,哭音不哀。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又见《韩诗外传·卷九》。

【考辨】孔子见妇人哭于野,见于《家语》、《礼记》及《新序》诸书,但所记并不完全相同。《礼记》作“孔子过泰山侧”,未说何时事,《新序》则作“孔子北之山戎氏”,孔子一生未北入蛮夷,《新序》或恐有误,今从《家语》,故列于此。又,孔子见邱吾子,虽不如前一事常被人提到,但《家语》、《韩诗外传》均有记载,邱吾子“三失”之说也情理之中,故一并录入。此事《韩诗外传》记录稍有异,其中邱吾子作皋鱼。

〇孔子答齐景公问政;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来到齐国后,齐景公询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回答:君要象个君,臣要象个臣,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又问,孔子回答:为政在于节省财力。齐景公感到很高兴。孔子在齐国,还听到著名的韶乐,结果三月不知肉味,感叹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

【文献】《说苑·修文》:“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故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于此乐者,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白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考辨】孔子去年九月来齐,《论语》所记问政、闻乐之事当在本年前后,故列于此。